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真知与符号现象学

发布时间:2017-06-19 20:03

  本文关键词:真知与符号现象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真知,是任何意义理论的核心问题,追求真知也是人的意识活动的最根本动力。但是"真知"的显现是否真为真知,在什么意义上为真知,如何取得真知,最终能否取得最后的真知,却是意义理论中最困难的问题,也是各种意义理论的最大分歧点。皮尔斯的符号现象学理论之所以值得进一步研究,是因为他提出了一个可以清楚把握却又层次复杂的、不同于实用主义的真知观。首先,意义活动是追求真知的;第二,每个符号再现,不可能全真,也不可能全假;第三:正确的意义追求,需要符号活动延续,成为一个社群的一致意见,就出现了"社群真知";第四:因为社群没有边界,符号文本的无限衍义,就能逐渐迫近理想中的真知。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
【关键词】真知 意义理论 社群 符号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今中国文化现状与发展的符号学研究”(13&ZD123)
【分类号】:H0-06
【正文快照】: 一、皮尔斯真知观的地位任何意义理论,不得不以“真知”(truth)为核心命题,人追求意义的意向性,不可能接受明知为伪的意义,意识只接受对它“显现为真的”意义给予,不然意义过程无法完成。伽达默尔讨论施莱尔马赫所谓“自身置入作者的内心中”来解释施莱尔马赫这种理解对象上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滨;洛克意义理论的现代分析:困境与出路[J];广东社会科学;1993年02期

2 邓生庆;“多维结构的意义理论”论纲(一)[J];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04期

3 周云之;中国正名学说中的意义理论[J];哲学研究;1996年04期

4 王路;;意义理论[J];哲学研究;2006年07期

5 王路;R.尚兹;P.霍维奇;M.威廉姆斯;D.M.阿姆斯特朗;C.迈克金;;真与意义理论[J];世界哲学;2007年06期

6 龚世莲;;意义理论中看人的地位[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于林龙;;回归生活世界的意义理论[J];长白学刊;2008年06期

8 梁义民;;论戴维森意义理论的理论特色[J];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9 李光程;谢宝贵;;意义的推理论及其在价值表达式上的运用[J];世界哲学;2010年04期

10 梁义民;;论戴维森意义理论的基本原则[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国山;;洛克的意义理论及其内在困难[A];第二届分析哲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路;;意义理论[A];第二届分析哲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3 孙明湘;沈旭明;;试论赖欣巴哈的意义理论[A];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4 张燕京;;论达米特意义理论的基本原则[A];第二届海峡两岸逻辑教学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5 张力锋;;戴维森纲领——一条躲避内涵的意义理论捷径[A];2003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3年

6 季斌;;罗素的意义理论[A];1997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7年

7 张灏;;意义与指称不可兼得——对一种意义理论的批评[A];首届、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获奖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沙青;“意义”的追问与探求[N];光明日报;2006年

2 张燕京 河北大学哲学系;达米特:当代意义理论和形而上学的开拓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贾春华 王永炎 黄启福 鲁兆麟 王庆国;证候的“意义”[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于林龙;回归生活世界交往范式的意义理论[D];吉林大学;2010年

2 王栋;戴维森意义理论之镜中的语言与实在[D];吉林大学;2012年

3 黄敏;意向性视野中的意义理论[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晶;论后现代语境下意义理论的转向[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莹莹;真之视野中殊途同归的意义理论[D];山西大学;2015年

3 刘蜀;格莱斯意义理论中的哲学元素[D];山西大学;2014年

4 崔伟艳;意义理论及其当代走向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5 王莉钧;遮蔽于意义之中的真之理论[D];山西大学;2010年

6 詹敬秋;理由与意义[D];苏州大学;2007年

7 周幸;符号学意义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谢全文;符号学意义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汝坤;动画世界——图画、语言与意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吴一迪;论卡茨对意义理论的第三种研究进路的构建[D];安徽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真知与符号现象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35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4635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2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