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国内翻译策略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17-06-20 00:04

  本文关键词:国内翻译策略研究述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借助调查数据,对国内翻译策略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和探讨。研究发现:国内翻译策略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重应用的规定性研究、重解释的描述性研究和理论研究。翻译策略的规定性研究关注除语言形式之外的文化因素、文本功能和语用意义等制约因素,其研究成果尤以应用文体翻译最为突出。翻译策略的规定性研究尚存在缺乏对翻译制约因素的科学描写、缺乏对翻译策略使用条件的描写等不足。翻译策略的描述性研究呈现出异军突起之态势,发展较快,但存在着研究方法单一、客观性有待于加强等问题。翻译策略的理论研究在国外翻译策略理论研究、翻译策略选择的制约因素研究、翻译策略本体研究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建树。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本文对今后的翻译策略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议。
【作者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翻译策略 规定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 本体研究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严复会通式翻译之研究——以西方社会学变身群学的过程为例”(项目编号:12yja74001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英译研究”(项目编号:13yjc740090)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59
【正文快照】: 1.引言近年来,翻译策略研究成为我国翻译研究的一个热点。在中国期刊网上“篇名”窗口输入“翻译策略”一词来搜索2000年-2011年间发表的论文,共有1597篇论文,平均每年发表翻译策略研究的论文是133篇。2010年发表关于翻译策略的论文314篇,2011年发表翻译策略的论文345篇,近两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炜栋;蔡君梅;;国内汉英中介语研究述评[J];外语研究;2006年01期

2 崔学新;;异码并列:衔接手段还是翻译策略?[J];外语研究;2006年04期

3 韩子满,刘芳;描述翻译研究的成就与不足[J];外语学刊;2005年03期

4 孙广治;;文化间性视域中的杂合翻译策略[J];外语学刊;2008年05期

5 林本椿;应该重视非文学翻译研究和人才培养[J];上海科技翻译;2000年02期

6 刘金龙;;我国的应用翻译研究:回顾与展望——基于《上海翻译》(2003-2010)的语料分析[J];上海翻译;2011年02期

7 朱乐红,陈可培;英汉谚语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J];外语教学;2000年03期

8 贾晓英;李正栓;;乐府英译文化取向与翻译策略研究[J];外语教学;2010年04期

9 林璋;论翻译学的基础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9年06期

10 申连云;形合与意合的语用意义及翻译策略[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文彬;翻译研究的语篇分析模式及其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蔡静;;从鲁迅、孙致礼看现当代文学翻译异化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3 陈丹;;谚语翻译的“三美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谢志辉;;中国传统译论:和而不同[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吴来安;;文学翻译策略形成的决定性因素[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汪春娣;张萍;张圣素;;国内错误分析研究述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周晶;;试用关联理论分析英谚汉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4期

8 孙艳;;从文化角度看中英谚语互译的翻译策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9 靳哲;;略论译论家韦努蒂的抵抗式翻译策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10 黄玉霞;;翻译策略选择的动态顺应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天文;;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评美国新闻期刊对汉语文化词语的翻译[A];福建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9届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2 朱天文;;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评美国新闻期刊对汉语文化词语的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余锋;;翻译标准的动态特征和原文差异性的保持[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传彪;;对“异化”的困惑与思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刘元元;;女性主义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陈维菊;;从翻译的生态环境和三维原则看标语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嵇德全;;论英汉比喻翻译中的等值与文化差异[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6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翻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陈谊;;《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熟语翻译中异化和归化两种策略的运用[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熊俊;;从生态翻译学视域看翻译中形合与意合的转换[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信娜;;术语翻译信息补偿论[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周小玲;基于语料库的译者文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谭晓丽;和而不同—安乐哲儒学典籍合作英译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严苡丹;《红楼梦》亲属称谓语的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刘雪芹;《论语》英译语境化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郭兰英;“适者生存”:翻译的生态学视角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谢华;翻译美学的文化考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李海军;从跨文化操纵到文化和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陈小慰;翻译研究的“新修辞”视角[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鲍同;山崎丰子文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娜;从形合意合角度比较《傲慢与偏见》两译本[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敏;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异化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徐静晶;论非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刘进;文化语境顺应视角下刘姥姥话语英译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喻滔;异化—旅游翻译的有效策略[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刘毅;中西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丁燕燕;从《飘》的两个中译本论译者主体[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王娟;基于语料库的关于汉语拼音/ou/、英语双元音/(?)/和中国学生中介语双元音/(?)/的语音对比研究[D];大连外国语学院;2010年

9 刘仕敏;以韦努蒂的解构主义翻译观解读王际真的《红楼梦》英译本[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10 姜艳萍;从文化角度论杨必《名利场》译本中归化和异化的融合[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文彬;翻译研究的语篇分析模式及其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林本椿;漫谈汉英实用翻译[J];福建外语;1997年01期

3 冒国安;;形合、意合,英汉句子互译之准绳[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4 刘金龙;刘晓民;;应用翻译研究三论[J];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08期

5 王建勤;关于中介语研究方法的思考[J];汉语学习;2000年03期

6 常新萍;中介语语篇层面上的词汇特征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7 李文中,濮建忠,卫乃兴;2003上海语料库语言学国际会议述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陈建生;语料库语言学与英语教学[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林德华;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的从句错误——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赵巍;翻译学学科性质与研究方法反思[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汉俊;[N];人民日报;2004年


  本文关键词:国内翻译策略研究述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40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4640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f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