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V一句”类标记的非范畴化及语用功能

发布时间:2017-07-03 20:19

  本文关键词:“V一句”类标记的非范畴化及语用功能


  更多相关文章: 语用标记 “V一句” 非范畴化 主观性 语用功能


【摘要】:基于北大CCL语料库的调查,发现"V一句"类标记具有明显的非范畴化倾向,表现为实义的"V一句"小量化、句法形态特征的消失、语篇功能的扩展等。"V一句"类标记具有主观性,表现在动词V的言说义、"V一句"前经常共现的"顺便"等副词的顺势义等方面。"V一句"具有表插说补充、表话题转换、体现礼貌原则等三大话语功能。"V一句"类标记的相关格式"V一下"、"V两\几句"等与"V一句"类标记的非范畴化倾向类似,在语用功能上既有相同点也存在差异。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华文学院;
【关键词】语用标记 “V一句” 非范畴化 主观性 语用功能
【基金】:华侨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汉语语用标记的多维研究”(13SKBS118);华侨大学华文学院科研项目“基于语料库的两岸华语语用标记比较研究”(HW201407)
【分类号】:H136
【正文快照】: “V一句”类标记是指诸如“(顺便)问\说一句”、“(我)(顺便)插一句”、“追问一句”等之类话语中常用语,V指代能进入该格式中的动词。如:(1)有时候会忘了吃午饭,到下午两点觉得饿得受不了了,就煮一大锅方便面解决问题——顺便插一句,大三可能是我有史以来食量最惊人的时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正光,刘润清;语言非范畴化理论的意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01期

2 汪维辉;;汉语“说类词”的历时演变与共时分布[J];中国语文;2003年04期

3 李宗江;;表达负面评价的语用标记“问题是”[J];中国语文;2008年05期

4 董秀芳;;“X说”的词汇化[J];语言科学;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群;;构式理论视野下的夸张形式描述与解释[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张宁;;语言非范畴化的特征及其产生的现实动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3 储一鸣;;“adv+n”格式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4 蔡晓斌;;非范畴化过程中词义的主观化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穆志刚;;中西方语法化理论的发展和融合[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6 雷蔚茵;;名物化现象与词类范畴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7 刘坛孝;董维山;;当代汉语新词语义模糊性的体验哲学思辨——以“山寨x”词串构式为例[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8 邢永革;;从《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看宋元时期南北方言的交融与渗透[J];船山学刊;2009年01期

9 于艳华;;网络语言“X+的说”句法现象探究[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岳好平;徐静;;从范畴化看比喻型名名复合词中的名词形容词化[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陆红艳;;非范畴化视角下的多义性分析[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高松;赵怿怡;刘海涛;;汉语特殊结构的句法标注策略[A];中国计算机语言学研究前沿进展(2007-2009)[C];2009年

3 朱晓凤;;“一般说来”的语用分析[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汪维辉;;说“日”“月”[A];中国语言学报(第十六期)[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秉震;汉语话题标记的语义、语用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董正存;汉语全称量限表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张芳;汉语核心词“水”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刘晓静;东汉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吴为民;汉语性别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陈勇;汉语数量范畴及其非范畴化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郭晓妮;古汉语物氃位移概念场词_Y系统及其发展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张龙;现代汉语习用语法构式句法分析及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杨一飞;语篇中的连接手段[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敏;“难不成”的衍生过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梁静;汉西数词对比分析及汉语数词的西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小飒;基于非范畴化理论的英语动词名词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晓蕾;量词“颗”、“粒”、“枚”的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吴慧敏;《金瓶梅词话》称数法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6 王昕;汉语“接下来”和“接下去”及其语法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刘雯;《金瓶梅》词话本和崇祯本语言比较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王乔;现代汉语“X点”族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梁庆;语言非范畴理论下英语名词功能多义性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郭思华;插入语“据说”的语法化与主观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大网;话语标记研究综述[J];福建外语;2001年01期

2 孙慧妍;;“问题是”的篇章连接作用[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冯光武;语用标记语和语义/语用界面[J];外语学刊;2005年03期

4 王扬;话语标记的认知语用诠释[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冯光武;汉语语用标记语的语义、语用分析[J];现代外语;2004年01期

6 刘焱;;话语标记语“对了”[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7年05期

7 邢公畹;一种似乎要流行开来的可疑句式——动宾式动词+宾语[J];语文建设;1997年04期

8 陆俭明;;关于词的兼类问题[J];中国语文;1994年01期

9 沈家煊;;句式和配价[J];中国语文;2000年04期

10 沈家煊;;如何处置“处置式”?——论把字句的主观性[J];中国语文;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厚敏;;相似性——范畴化的认知基础[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年07期

2 铃木庆夏;;论对举形式的范畴化功能[J];世界汉语教学;2008年02期

3 陈光亚;;“粉丝”名的食物范畴化理据——一个大众文化的视角[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徐景宜;;“颗”与“粒”选择差异及范畴化过程[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付琨;宗守云;;试论“非常X”的去范畴化及其修辞动因[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年10期

6 李莹;;量词“个”的非范畴化[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06期

7 曾庆敏;;隐喻对语言非范畴化现象的认知阐释[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宗守云;;量词范畴化的途径和动因[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刘正光,崔刚;非范畴化与“副词+名词”结构[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10 刘岳军;;范畴化与阅读理解[J];科技资讯;2006年3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宇弘;;“家族相似”与范畴的本质——论“家族相似说”在认知语言学“范畴化”理论中的哲学意义[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陈海叶;;功能语言学视野中的范畴化[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3 崔江宁;;儿童范畴化的动态发展过程的研究——三岁儿童的个案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4 胡艺芹;;中动词的非范畴化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钊;汉语婴幼儿语法范畴的最初习得[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绮丽;《七个月大的婴儿如何理解模糊位移事件—婴儿期范畴化推理》的翻译报告[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程杰;论隐喻范畴化[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吴佳娜;词类再范畴化的认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吴颖霞;英语学习词典中植物类词语的范畴化释义模式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4年

5 李晓倩;17个月婴儿对人脸和客体范畴化的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周毓;基于范畴化的英语学习词典释义模式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年

7 覃夕航;母语经验对汉语普通话声调范畴化感知的影响[D];北京大学;2012年

8 李翼;汉语配对量词与英语配对单位词的范畴化及其对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丽君;原型裂变、次范畴化下英汉多义词“EYE”和“眼”的对比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10 吴楠;基于范畴化的X-ABLE词在英语学习词典中的释义模式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V一句”类标记的非范畴化及语用功能


  更多相关文章: 语用标记 “V一句” 非范畴化 主观性 语用功能




本文编号:5150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5150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9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