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我国网络流行语折射的社会心理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13 16:04

  本文关键词:我国网络流行语折射的社会心理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流行语 网络社会 社会心理 集合行为 陌生人社会


【摘要】:网络流行语是中国转型社会人们诉求及心理的一种虚拟镜像,映射出复杂的社会心态。我国网络流行语折射的社会心理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第一,加强了网络群体共同的心理倾向及观点,反映出从众心理;第二,以快感的满足为生产和传播目的,反映出娱乐心理;第三,主要在"陌生人社会"场景中传播,反映出冷漠的"看客"心理;第四,是网民实现舆论监督权利的体现,往往体现为一种质疑心理;第五,社会转型的种种问题让人产生相对剥夺感,社会现实滋生的种种复杂情绪最终成为不满情绪,折射出社会怨恨心理;第六,面对权利不公平、机会不公平、规则不公平等,风险和危机是一种常态,折射出焦虑心理。
【作者单位】: 重庆工商大学舆情研究中心;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网络社会 社会心理 集合行为 陌生人社会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网络流行语的社会学研究”(11XSH009),项目负责人:王仕勇
【分类号】:H136
【正文快照】: “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人们“交互作用”的结构、环境和空间的延伸与拓展;网络社会“依存”于现实社会,是一种“真实”[1]35。网络流行语是一定时段内主要在网络场域被网民自发使用的、最活跃的、具有发酵功能和特殊意义的并往往对社会现实产生影响的语言符号[2]。网络流行语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艳;;“网络流行语”的社会学解释[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年07期

2 陈一民;;语言学层面的网络流行语解读[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陈v,

本文编号:5375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5375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b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