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说文解字》省形字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5 11:16

  本文关键词:《说文解字》省形字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省形 构件 简化 误析


【摘要】: “省形”是许慎分析汉字形体的专用术语,具体指合体字中表意部件的减省,其基本训释术语为“从某省,某声”或“从某,从某省”。它作为“六书”的补充条例之一,在文字学研究上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它向上可以发现汉字从甲金文发展到小篆的一些规律,向下可以为现代汉字的简化、整理工作提供历史经验,还可以为现代化的机器翻译提供独特的编码依据。 传统语言文字学受其终极目的的制约,始终未对这一现象作深入的研究,仅仅将其作为个别的孤立的字释来对待。而本文的目的在于,以系统、历时、动态的方法研究省形现象,发掘出汉字形体演变的内在规律,为近现代的汉字学研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本文共统计出了《说文》正文中所见的省形字130个,除了7例存疑的字,我们将剩下的123例分为“许慎正确析为省形的字”和“许慎误析为省形的字”两大类,结合古文字资料和前辈学人们的研究,对它们逐一进行了考察。 首先,我们确定了31个确为某字之省者,并从省形构件、结构特点两个角度对其作了具体的分析。我们认为,省形字中被减省的构件原形大多数是合体字,且造字能度很低;被减省的部分均为不直接表现造字意图的次构件,其繁多的笔画不仅不利于书写,而且破坏了汉字的方块形结构,影响了人们视觉上的均衡美;省形构件与其它构件通过省形存声、省声存形、省记号或文饰性成分、省重复部分或共用相同部分四种方式组合到一起,组合后在结构上呈现出上下式、左右式、偏占一角式三种类型。 其次,我们对92个误析字逐一作了分析,发现因许慎不明文字发展规律而导致的误析共69例,因《说文》体例的制约而导致的误析共14例,因许慎主观认识的局限性而导致的误析共4例,因后人篡改或传写失误而导致的误析共5例。其中因许慎不明文字发展规律而导致的误析占了绝大多数,这说明文字自身的体系对其构形的发展有着强大的制约力。 通过对这些误析字本来形义关系的分析,我们认为,它们的产生不是偶然、个别的现象,而是由其自身含有非字构件、同源分化构件,或含有本义已失的构件等因素决定的。所以,不论是真正的省形字还是因种种原因而被误析的字,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不是象以往观点认为的那样杂乱无章。虽然有的省形与字形的类化、转化、讹变等现象交织在一起,就其个体来说也许不是最佳的选择,但 却适应了汉字体系的优化,最终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因此,省形是汉字体系的一 种整体优化策略,而不是个别形体的改易问题,字系不会以牺牲其整体的有序化 为代价来换取个别字形的优化,反过来也可以说,任何个体的发展都要适应体系 的优化,否则将被淘汰。
【关键词】:省形 构件 简化 误析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H121
【目录】:
  • 引言7-9
  • 一 许慎正确析为省形的字9-18
  • (一) 省形数量考9-12
  • 1 有古文字资料可证的省形9-11
  • 2 无古文字资料可证的省形11-12
  • (二) 省形构件考12-15
  • 1 构件类别12-13
  • 2 构件使用频率13-14
  • 3 构件特点14-15
  • (三) 省形结构考15-17
  • 1 组合方式15-16
  • 2 结构类型16-17
  • (四) 省形对汉字整理的启示17-18
  • 二 许慎误析为省形的字18-39
  • (一) 因不明文字发展规律对字形结构产生影响而导致的误析18-34
  • 1 因不明文字表意的准确性规律而导致的误析18-24
  • 2 因不明字形结构的符号化、匀整化规律而导致的误析24-33
  • 3 因不明文字的表音趋势而导致的误析33-34
  • (二) 因《说文》体例的制约而导致的误析34-37
  • (三) 因许慎认识的局限性而导致的误析37-38
  • (四) 因后人篡改或传写错误而导致的误析38-39
  • 三 存疑例39-41
  • 总结41-43
  • 致谢43-44
  • 参考文献44-47
  • 附录: 省形字总表47-54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商忠;;《说文解字》中宇宙全息思想的蕴涵[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刘立志;;许慎之《诗经》学[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张文霞;;《文选》李善注所引《说文》释义情况与大徐本之比较研究[J];宜宾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王世君;张海峰;;传统六书与现代汉字构形学[J];大家;2010年14期

5 褚红;;《说文解字》玉部字的文化意蕴研究[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黄交军;丁红杰;任连明;;从《说文解字》看中国先民的语言审美文化意识[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杨天宇;;略论许慎在汉代今古文经学融合中的作用[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8 裴旭东;;浅论六书中的“转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4期

9 董希谦;许慎及其《说文解字》[J];殷都学刊;1984年03期

10 康国章;;许慎对今文经学的批判与吸纳[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帷韬;;《说文解字》叠文探微[A];2010年重庆市语言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蒋德平;;《说文解字》引《周易》异文校考[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陈志云;;《说文解字》女部声训与汉代妇女地位[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俞丽伟;;《说文解字》所见中国古代城市的文化特征[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5 王崇;;试说“心”字[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6 李玺;;略谈许慎受今文经学思想之影响[A];2010年重庆市语言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李志江;;谈现代汉语通用字部首的定位[A];中国辞书论集2000[C];2000年

8 王亚威;侯安会;;梦魇发病机制的中西医结合探讨[A];第三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9 葛力力;;字词辨析二题[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黄明福;;汉代名儒尹珍与道真县县名[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7年务川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先琴 本报通讯员 董一鸣;许慎“说文” 漯河“解字”[N];光明日报;2010年

2 记者 郭根立 牛付彦;许慎文化国际研讨会将举行[N];中国贸易报;2010年

3 水利部移民开发局局长 刘伟平;加强修养 提高素质[N];学习时报;2009年

4 潮白;用《说文解字》识繁体?[N];南方日报;2010年

5 王坚;说“钓”[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6 驻河南记者 陈关超 通讯员 张跃超;许慎文化园河南开园[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刘国挺 袁国亮 杨志有;许学研究正当时[N];河南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朱海燕;京沪纪事(之七十)[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0年

9 记者 刘国挺 通讯员 刘志强;许慎文化国际研讨会举行项目推介会[N];河南日报;2010年

10 袁国亮 杨志有;许慎文化与河南漯河[N];光明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娜;《说文解字》“误释字”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2 夏军;《说文》会意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蔡梦麒;《说文解字》字音注释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林源;《说文解字》心部字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龙大轩;汉代律章句学考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6 李秀华;《淮南子》许高二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吕浩;《篆隶万象名义》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刘靖年;汉字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谭飞;罗振玉文字学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胡志明;战国文字异体现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鹏坤;谈谈许慎和《说文解字》的几个问题[D];郑州大学;2004年

2 王俊英;《说文解字》省形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周凤玲;《说文解字》与古代天文学[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4 童春华;《说文解字》引《诗》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孙彦;《说文解字》的字典性质及其影响[D];南昌大学;2010年

6 罗红胜;《说文解字》与清代书法篆刻艺术[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琪;《说文解字》“火、心、人”部字的语义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8 罗志翔;《说文》“心部字”研究及溯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9 艾荣荣;《说文解字》战具命名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金丽;论许慎的经学思想与经学成就[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436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5436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1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