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毕竟”的词汇化和语法化

发布时间:2017-07-17 11:25

  本文关键词:“毕竟”的词汇化和语法化


  更多相关文章: 毕竟 词汇化 语法化 时间副词 评注语气副词 疑问语气副词


【摘要】:关于"毕竟",学界在以下诸问题上一直聚讼纷纭:1)单词"毕竟"的产生年代;2)时间副词"毕竟"的产生年代和释义;3)评注语气副词"毕竟"的形成机制;4)疑问语气副词"毕竟"的形成机制。本文在历史语言学词汇化和语法化理论的烛照下,基于对大规模语料的封闭考察,尝试对上述问题作出回答。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毕竟 词汇化 语法化 时间副词 评注语气副词 疑问语气副词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认知—功能视角下完结表达的共时变异与历时演变研究”(14FYY023) 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跨语(方)言视角下语气副词的语法化研究”(12YYC016) 江苏高校哲社基金项目“终竟义语词的共时变异与历时演变的跨语言和跨方言研究”(2012SJB74001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146
【正文快照】: 引言“毕竟”在现代汉语中是强调事物根本特点或原因的语气副词,但在古汉语中是多功能表达式。学界关于“毕竟”的研究有共时、历时和泛时三种。祖人植和任雪梅(1997)、高书贵(2000)、董付兰(2002)和张秋杭(2006)等主要考察“毕竟”在共时平面的句法、语义和语篇特征;孙菊芬(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简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2 张秀松;;语气副词“到底”的历史形成[J];古汉语研究;2012年01期

3 [k菊芬;;“毕竟”在近代汉语中的发展演变研究[J];汉语史学报;2004年00期

4 董付兰;“毕竟”的语义语用分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陈祥明;;中古汉文佛典中的副词“毕竟”[J];泰山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高书贵;“毕竟”类语气副词与预设[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慧;;解析语气副词“毕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2 刘勇强;;白话小说语言研究思路的细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高文利;浅议“N毕竟是N”[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4 唐贤清;汉语“渐”类副词演变的规律[J];古汉语研究;2003年01期

5 鞠彩萍,周建兵;范围副词研究综述[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6 周红苓,郭作飞;《张协状元》近代口语副词简论[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何瑜群;;《醒世恒言》程度副词计量研究[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8 曾常红;魏滢景;;现代汉语状语功能研究述评[J];武陵学刊;2014年02期

9 胡丽珍;雷冬平;;语气副词“还好”的形成及其功能研究[J];古汉语研究;2015年01期

10 罗主宾;;汉语语气副词研究述评[J];湘南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善子;汉韩反诘语气副词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谷峰;先秦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莉莉;现代汉语无条件让步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刘冬青;北京话副词史(1750-1950)[D];苏州大学;2011年

5 张_g_g;近代汉语时间副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崔诚恩;现代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唐贤清;朱子语类副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飞华;汉英语气系统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齐春红;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琳;外国学生习得汉语语气副词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敏;“难不成”的衍生过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梅那;同素近义单双音节语气副词习得偏误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汪红英;论让步连接成分“固然”[D];南昌大学;2010年

4 楼浙琼;《新编五代史平话》程度副词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5 刘勇;《世说新语》范围副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艳华;《型世言》范围副词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杨桂芬;《太平经》范围副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陈丽敏;竺法护译经副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蒋颖;预设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暨南大学;2011年

10 张营;现代汉语语气副词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简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2 孙朝奋;《虚化论》评介[J];国外语言学;1994年04期

3 沈家煊;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J];当代语言学;1998年03期

4 冯雪燕;;从空间最边缘到语气的最终追究——从四大名著看极量词“到底”的形成[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胡泽洪;论语用预设[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6期

6 张秀松;;“到底”的共时差异探析[J];世界汉语教学;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宗江;;去词汇化:“结婚”和“洗澡”由词返语[J];语言研究;2006年04期

2 徐时仪;;“一味”的词汇化与语法化考探[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年06期

3 邵敬敏;;说“V一把”中V的泛化与“一把”的词汇化[J];中国语文;2007年01期

4 盛银花;;“还有”的连接功能及其词汇化[J];语言研究;2007年04期

5 鲁克伟;韦汉;;死喻形成的多维考察——隐喻是如何被词汇化的[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刘红妮;;“一+N”的词汇化与语法化——以“一概”的个案研究为例[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刘红妮;;“一律”与“一概”的词汇化、语法化比较初探[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李雅;张建伟;;词汇的价值观念框架下的认知模式探微[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董祥冬;;“V+有”的词汇化进程[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10 刘红妮;;“以期”的词汇化及相关问题——兼论“以V”的词汇化、共性与个性[J];语言科学;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董秀芳;;句法构式与词汇化[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2 周国辉;;实用虚化 虚用实化——语法化与词汇化的辩证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应学凤;;“不大”词汇化试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向征;曾红玲;刘思耘;;汉语不同结构惯用语的听觉词汇化研究[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黄昌静;;英汉双及物构式引申机制对比[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岩 浙江师范大学国际学院;汉语更接近“卫星框架语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匡芳涛;英语专业词汇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刘红妮;汉语非句法结构的词汇化[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3 应真箭;二语词汇学习软件中的词聚合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朱元;汉英视觉词汇认知语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潘明霞;汉英“身物互喻”词汇对比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6 卡丽娜;乌汉语词汇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刘晓然;双音短语的词汇化[D];四川大学;2007年

8 王洪涌;先秦两汉商业词汇—语义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品;人称系统中词汇与语法的互补[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梁金宝;藏语历史文献词汇统计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欣;英汉新词词汇化程度对比分析[D];烟台大学;2009年

2 董玲玲;“V不得”的词汇化及其例证[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3 范宁;“何X”的词汇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4 张明友;“V不得”的词汇化研究[D];汕头大学;2010年

5 崔贵兵;“V不C”结构的词汇化研究[D];汕头大学;2010年

6 李芬;双音结构“X以”的词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红云;“然+X”词语的词汇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沈中平;时间词“X前/后”词汇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胡珂;汉语非短语结构的词汇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刘灵敏;否定结构的词汇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533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5533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b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