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拉光壮语形容词、动词后附音节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6 14:26

  本文关键词:拉光壮语形容词、动词后附音节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拉光壮语 动词 形容词 后附音节


【摘要】:本文利用田野语言学的方法搜集了拉光壮语的语言材料,综合借鉴梁敏、张均如、韦星朗、李旭练等研究成果,对拉光壮语进行相对系统和详尽的描写分析,便于今后其他壮语方言点后附音节的研究或者其他相关研究。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回顾国内关于壮语后附音节的研究动态,同时论述本研究的范围、方法、目的、意义及语料来源,并对拉光壮语描述和进行概况。第二章从语音形式、句法功能、语义特征、语用特征,这四个方面对拉光壮语形容词后附音节进行描写、分析,并概括其相关特点。第三章从语音形式、句法功能、语义特征、语用特征,这四个方面对拉光壮语动词后附音节进行描写、分析,并概括其相关特点。第四章从语音形式、语义特征、语法层面、语用方面、词性方面和受副词的修饰方面来比较分析形容词、动词后附音节的特征,并对其性质进行概括总结。第五章结语。概括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并分析研究中的难点及不足。本文的研究结论:(1)在语音形式方面,动词有11种后附音节形式而形容词只有6种形式。形容词后附音节与主体词之间在声、韵、调方面有明显的被制约关系,而动词后附音节则没有严格的被制约关系。(2)在句法功能方面,动词加后附音节和形容词后附音节都可以充当句子的谓语、定语、补语、状语的语法功能。区别方面,一是动词后附音节可以做为独立成分存在,而形容词加后附音节则不能,二是动词加后附音节后仍不能做句子的主语、宾语,而形容词加后附音节则可以充当。(3)在语义特征方面,动词和形容词后附音节在AB、ABB式当中,在元音发音部位的高低、开口大小影响到所要表达的语义这一方面,它们有共同的特征,体现在表示程度的大小、深浅、高低、频率和情感色彩等,如元音开口度越大,舌位越靠后,则程度越深。(4)在语用方面,动词加后附音节会依据语境所表达意义来选择不同的形式,它们在使用频率上没有明显区别。而在使用频率上,形容词加后附音节则有自身的特点。(5)在词性方面,动词加上后附音节后,一方面保留着动词词性的某些特征,另一方面却具有较强的类似于形容词性的功能,同时音节数的越多所表达的程度越强。而形容词加后附音节后则没有发生词性的变化。(6)拉光壮语动词带上后附音节后,基本都能受程度副词“la:i1”(多或很)和否定副词“?i5或ka:i5”(不)的修饰或补充;形容词后附音节则能受否定副词“?i5(不)”修饰,但不能受程度副词“la:i1”(多或很)、jau6(极)等修饰。总的来说,对拉光壮语形容词、动词后附音节的研究能加深对壮语形容词、动词后附音节的认识,并为其相关研究提供更为丰富的方言语料。
【关键词】:拉光壮语 动词 形容词 后附音节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21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7
  • 第一章 绪论17-34
  • 第一节 壮语形容词、动词后附音节研究概况17-21
  • 一、相关著作17-19
  • 二、专题论文19-21
  • 第二节 选题的缘由和意义21-23
  • 一、缘由22-23
  • 二、意义23
  • 第三节 研究的范围、方法及语料来源23-24
  • 一、研究范围及方法23
  • 二、语料来源23-24
  • 第四节 拉光壮语语音概况24-34
  • 一、声母24-27
  • 二、韵母27-33
  • 三、声调33-34
  • 第二章 拉光壮语形容词后附音节34-61
  • 第一节 语音形式34-39
  • 一、词根与后附音节的组合形式34-37
  • (一) AB式34
  • (二) ABB式34
  • (三) ACAB式34-35
  • (四) AA+ni~6或AA+ni~6pai~1式35
  • (五) ABCD式35-36
  • (六) AABB式36-37
  • 二、声、韵、调特点37-39
  • (一) 声母37
  • (二) 韵母37-38
  • (三) 声调38-39
  • 第二节 语义特征39-48
  • 一、级别意义40-43
  • 二、情感意义43-46
  • 三、形象色彩意义46-48
  • 第三节 句法功能48-55
  • 一、作定语49-50
  • 二、作谓语50-51
  • 三、作补语51-52
  • 四、作状语52-53
  • 五、作主语53-54
  • 六、作宾语54-55
  • 第四节 语用特征55-61
  • 一、语言的表达方面55-58
  • 二、语言情感方面58
  • 三、使用群体方面58-59
  • 四、使用频率方面59
  • 五、使用语境方面59-61
  • 第三章 拉光壮语动词后附音节61-88
  • 第一节 语音形式61-70
  • 一、AB式61-62
  • 二、ABB式62-64
  • 三、ABAB式64
  • 四、As式64
  • 五、ABAs式64-65
  • 六、ABC式65-66
  • 七、ABAc式66-67
  • 八、ABBCC式67-68
  • 九、ABCBC式68-69
  • 十、ABCBD式69
  • 十一、A+pa~6+j(?)k~8+pa~6+ja:k~8式69-70
  • 第二节 语义特征70-77
  • 一、AB式70-71
  • 二、ABB式71-74
  • 三、ABAB式74
  • 四、As式74-75
  • 五、ABAs式75-76
  • 六、ABC式、ABAc式、ABBCC式、ABCBC式、ABCBD式、A+pa~6+j(?)k~8+pa~6+ja:k~8式76-77
  • 第三节 句法功能77-86
  • 一、作谓语77-80
  • 二、作定语80-81
  • 三、作补语81-84
  • 四、作状语84-85
  • 五、动词的后附音节可以单独做独立成分85-86
  • 第四节 语用特征86-88
  • 第四章 拉光壮语形容词、动词后附音节的比较及其性质88-98
  • 第一节 比较88-95
  • 一、从语音形式方面88-90
  • 二、语义特征方面90
  • 三、在语法层面方面90
  • 四、在语用方面90-91
  • 五、在词性方面91
  • 六、在受副词的修饰方面91-95
  • 第二节 性质95-98
  • 第五章 结语98-101
  • 参考文献101-103
  • 后记103-10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10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春玲;说“X的V”的构成成分和句法功能[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2 黄增寿;“诚然”语义和句法功能的历时探索[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张道俊;;“俩”与“两个”的句法功能差异及其原因[J];孝感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胡敕瑞;;代用与省略——论历史句法中的缩约方式[J];古汉语研究;2006年04期

5 翟淑英;;同构异义词组句法功能辨析[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于秒;;“X性”词句法功能详探[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赵小东;俞理明;;句法规范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7年04期

8 李倩;;试析“怨”、“恨”、“悔”的词义关系及其对句法功能的制约作用[J];语文知识;2008年03期

9 曲殿宇;;“已经”和“曾经”的句法功能考察[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胡梅红;唐灵感;;汉语“是”字句的句法功能及英译探讨——以鲁迅短篇小说和国家领导人演讲稿为研究案例[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艳华;李斌;;信息处理用名词细分类研究[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徐存良;;析不定代词独立扩展成分的句法功能[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崔立斌;;《孟子》“之”字结构分析[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吴学辉;;说“好个N!”[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晶;现代汉语实词句法功能的不对称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立静;韩中否定极项‘(?)’和‘任何’的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2 董笑;《隋史遗文》代词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3 叶丹丽;“A_单+V”结构的语义组合和句法功能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4 丁晓慧;方位词“里”“中”的比较及教学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5 梁建烈;汉韩拟声词对比及教学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6 王焕光;“拼死”类副词的多角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7 马二丽;英语句子理解的句法启动效应[D];河南大学;2015年

8 白云汐(TSIATSKA SVITLANA);汉俄语中带主观评价后缀形容词的对比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9 霍小霞;从英汉句法差异看英语复合句的汉译[D];兰州大学;2016年

10 吴晨璐;关于表倾向义的接尾辞“~l味”“~がち”“~つぽぃ”[D];山东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5769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yishu/5769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3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