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期刊 > 省级 >

《安徽文学》省级知网文学哲学社会科学期刊论文发表及征稿事宜

发布时间:2017-11-01 10:15
安徽文学
安徽文学
 
基本信息
主办单位:安徽省文联
出版周期:月刊
ISSN:1671-0703
CN:34-1169/I
出版地:安徽省合肥市
语种:中文
开本:16开
邮发代号:26-177
创刊时间:2000
 
出版信息
专辑名称:哲学与人文科学
专题名称:中国文学
出版文献量:5616 篇
总下载次数:42242 次
总被引次数:106 次
 
《安徽文学》为安徽省创办最早、历史最久的专业性文学杂志。其前身为1950年11月创刊的《皖北文艺》,隶属皖北文联,主编戴岳;1952年皖南、皖北两行署合并成立安徽省后,于同年9月1日改为《安徽文艺》,主编仍为戴岳;1956年5月改名为《江淮文学》,主编戴岳,副主编石青;1958年刊物又改名为《安徽文学》,主编范源;1959年,主编由那沙担任;1960年,主编为郭城,副主编为严阵;1962年,由那沙再度担任主编;次年,增设副主编,由江流担任;1965年"四清"运动后,《安徽文学》停刊。
 
《安徽文学》创办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 "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努力推动作家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发表了大量的有影响的小说、诗歌、散文、杂文、报告文学、文学评论等,培养了一大批文学新人,为安徽文学事业的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粉碎 "四人帮"后,在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反映农村改革、开创新时期文学新局面等方面,曾以思想解放、大胆。泼辣、犀利、富有洞察力而享誉全国。《安徽文学》为综合性文学月刊,国内外发行,最高发行量曾达18万份。
 
主要栏目设有文艺理论、文学评论、鉴史知今、哲学天地、教育教学、文化万象、墨海画廊、乐海拾贝、艺术殿堂、学术沙龙等。 稿件以文学、历史、哲学、教育、艺术类为主,欢迎一切真知灼见和探索创新。
 
 
征稿要求
1.征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并请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
2.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3.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一个版面1800字左右,2000-3000字符数为1.5个版面,3000-4000字符数为2个版面,4000-5000 字符数为2.5个版面,5000-6000字符数为3个版面。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
4.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的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没有的可不标明。
6.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
7.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杂志一个版面2500字,二个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数,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况,请在邮件投稿时作特别说明。
8.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
9.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2册,需快递的联系本部。
10.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邮编等信息,以便联系有关事宜。
 
论文发表范例:
 
文学研究
论半山诗中的梦意象 于格;1-2+7
元人胡行简诗歌刍议 王子瑞;3-4
论吕碧城词 赵光;5-7
中国山水画中的“扁舟”意象阐释 丁友芳;8-9
试论苏童小说的语言风格 金晓玲;10-12+25
中国传统神话在网络文学中的重生 胡笛;13-14
林海音“两地”文学风格论 龙媛媛;15-16
试论《说诗晬语》杜甫研究 张祺昂;17-18
许渊冲、王红公之李清照词意境美英译策略对比 陈静;19-20
从焦虑到顿悟——张翎短篇小说《女人四十》解析 王卉;21-22
美国涉藏书写现状探究 韩青玉;23-25
超文本的挤压 读屏式的消遣——电子信息时代带给文学阅读的挑战 吴延生;26-27
从《龙与地下铁》看蒸汽朋克的本土化创作 朱旭;28-29+34
风土视阈下的安部公房的异端者精神 李金凤;30-31
从诺奖颁奖词看辛克莱·刘易斯小说中的理想主义精神 赵亚珉;张天良;32-34
浅析狄金森诗中的“死亡”再定义——以《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候死神》为例 陈学勤;张令千;35-36+39
浅谈《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叙述视角的选择 胡迪;37-39
空间即权力——读福斯特《恐慌的故事》 车莉莉;40-41
遗失的乌托邦——从《墙中门》看威尔斯的乌托邦思想 程露;42-43
文艺理论
鲁迅文学经典改编和大学生话剧艺术的创新结合及其意义影响 邱奕鹏;曾燕婷;董媛媛;魏玲玲;程诚;44-46
残缺与拯救——毕淑敏《拯救乳房》的性别视角与性别关怀 高艳芝;47-48
翻译美学视角下审美效果的再现——以《醉翁亭记》两译本为例 劳琴姚;罗正婷;49-51
从《爱玛》看简·奥斯汀的爱情婚姻观 高婷婷;52-53
论女权主义反乌托邦小说《使女的故事》中的“他者”形象 姜媛;54-55
国产动画剧本创作如何走出瓶颈 刘晓婷;56-57
艺术人生
浅谈日本对中国晚清女性主义的影响——以报刊《女学世界》的翻译为例 苏美盆;58-59
浅析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女性文学观 刘燕;60-61+64
从雅克·拉康镜像理论视角解读《盆栽女人》中华裔女性的文化认同 姜月婵;62-64
《德伯家的苔丝》中女性形象分析 王玲玲;65-66
语言新探
「決して…ない」のモダリティ機能について 郝茹;67-68
认知视角下《孔乙己》隐喻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李含烟;桂林;69-70
从译者的主体性谈译者职业发展现状 王之玮;71-72+75
目的论视角下宁波市银行公示语翻译:问题与对策研究 姜慧;罗思明;73-75
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翻译研究 王伦;孙静艺;76-77
go的语义结构和汉译模式认知研究 沈蒙超;桂林;78-80
模糊限制语歧义分析 卢秀铃;张令千;81-82+85
认知视角下英汉“狗”隐喻的对比研究 钱佳佳;项霞;83-85
英语被动语态使用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分析 黄慕远;鲍芳;86-88+93
中古汉语分期研究所涉及的语料问题 彭飞;89-90
认知模式下口译员中立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金莹;孙维;91-93
基于中法文化差异的河南旅游资料翻译策略 董赛金;94-95
文化纵横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作家的文化身份认同与文化自信重建 邓波;96-97
在甬留学生跨文化敏感与效力分析实证研究 刘玉环;周芸;98-100+103
《无声告白》:再现性别角色和文化身份的困境 金晶;吴庆宏;101-103
浅谈我国实体书店产业转型之路 李忠明;罗晚绮;杨少华;郝星月;林梦婷;高伶慧;104-106
薪酬激励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TMT管理自主权的调节作用 王晓蕊;葛玉辉;107-108+111
基于需求理论的河南省高校MTI研究生就业现状调研解读 樊孟轲;109-111
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估探究 阙爱金;112-113
中国和西班牙的石榴文化 郑昕;114-116
教育视野
浅析徽州教育的历史沿革 周小兰;117-118+122
现代社会规训下的学校景观——以黄晖的《恰同学少年》为例 谷岩;119-122
个人主义教师文化形成原因及转型策略探析 赵月月;123-124
旅游英语教学模式浅析 汪静波;125-126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其发展的思考 严东;127-128
德瑞应用型教育模式对中德合作办学的影响 徐璟玮;龚诗昆;付莹莹;129-131
以“互联网+”助推地方工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 杨玲梅;132-133
从礼貌原则角度解读英语中的委婉语 宁静;134-135+148
浅析影响大学英语听力理解因素及教学策略 潘玉华;136-137
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思想及其建构路径探析 彭仕清;138-140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罗海蓉;141-142
关于在输入+输出理论下读后续写对英语写作的影响的实证研究 柳青玲;桂林;143-145
学生主体性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构建 朱旬萍;146-148
高等学校实效课堂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韩亚南;刘健娜;149-150
关于中英职业教育对比的探讨 彭灵芝;151-152
浅谈微课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肖作霖;153-154
谈古论今
陈毅记录南方游击战争诗词的历史解读 钟瑾;155-156
匠心独运 经典传承——浅议中华传统文化出版的编辑理念 黄佳;157-158
法国封建王朝小叙 叶欣欣;159-160
 
文学研究
试述先秦时期的学术发展 王健;1-2
论《古诗十九首》自然浑成之美 秦雪;3-4
鸟鸣嘤嘤,鸡鸣喈喈——浅析诗经中的鸟鸣拟声词 汪伟颋;5-6
探析苏轼黄州时期文学思想和书法创作 唐炜;7-9
从赵翼评王安石看其学者气质与诗学取向 屈开圆;10-11
从走向西方到回归中国——余光中对中国新诗现代化的贡献 冉彬;12-13
锁住的乡愁——木心《从前慢》细读 王江;14-15+25
孙频小说中都市疏离者的精神肖像 于方方;16-17
论高建群小说《统万城》的悲悯情怀 王桢;18-19
解读《石榴树上结樱桃》中德之间价值错位 胡朝强;20-22
《倾城之恋》:体悟苍凉的人生情义——从“倾城”的寓意说开来 魏敏;23-25
安冈章太郎文学探源 宋婷;26-27
从目的性角度研究西方文学和苏联文学汉译的共性——从清末民初到建国前 陈娟淑;28-29
《嫌疑人X的献身》中的理性推理背后的人性拷问 朱旬萍;30-31+36
曹文轩作品在日本的译介和研究 季丽晔;32-33
乌托邦式水上家园梦想的破灭——以小说《离岸》为例 薛亚利;34-36
动荡不安:论《终结的感觉》中人物的人生悲剧 李施文;石晓杰;37-38
《哈姆雷特》:时代背景下的“厌女症”倾向 周桐;39-40
《蒙特拉哥勋爵》中的语言悲剧 孙静;41-44+59
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视角下解读托尼·莫里森的《家园》 张娅;45-46
马克思主义视阈下《摆渡人》中的人 丁生良;47-48
从英语语言文学看《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形象 翟中伟;49-50
《一个荒唐人的梦》的体裁特征 吴起芳;51-52
作家档案
陆春祥 2
文艺理论
继承与嬗变——《西游记》的影视改编研究 陈露露;53-54
从剧本创作角度看口碑网剧《刺客列传》 施淑婷;55-56
明星生活体验节目价值取向的构建策略分析——以湖南卫视《我们来了》为例 窦璐璐;刘永宁;57-59
符号学视角下的基督教十字架象征意义 刘午阳;60-61+68
简析线装书的若干问题 徐书林;62-63
黄梅戏《为奴隶的母亲》饰演角色“太太”有感 夏丽娟;64-65
艺术人生
从《地下室手记》体裁特征管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艺术世界 王欣;66-68
宋代令词“女性与爱情”题材的演变 霍明宇;69-73
《暮光之城》中贝拉的人格分析 丁曼;74-75
语言新探
跨文化翻译模式下的德汉习语比较 顾尚可;76-78
从术语翻译原则看气象术语翻译 张安琪;王利民;79-81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社交语用偏误 赵朋飞;82-83
基于隐喻的多义词产出研究 曾齐修;84-86
传统杭帮菜名称英译的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研究 沈桑爽;王淑琼;87-88+104
日语的标准语与方言 李丹慧;89-90
从目的论视角看法国电影片名翻译 董赛金;91-92
熟练维汉双语者在语言理解中的语言切换研究 黄欣慰;93-94
翻译特性视域下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初探 李思奇;95-96
翻译特性视域下汉语文化负载词语英译探析 包天虹;97-98
从接受美学视角析汽车商标汉译 何丰;曹钦琦;99-101
文化纵横
国内理论界对习近平哲学思想研究述评 刁海洋;毕昌喜;102-104
地方政府视角下数据开放的困境与发展对策研究 楚海龙;105-106
苏北乡村协商民主推进的主体困境与对策研究 皋艳;107-108+111
谈中医药术语标准化 曾凡;吴泽扬;109-111
文化自信促进创新型安徽文化强省战略实现 朱梅;112-113
网络热点IP的资本运作特点与趋势 王静;上官张帆;陈琳;114-115
从《青玉案·元夕》两英译本看社会符号学意义的翻译 谢娇;116-117
选调生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刘毅;118-120
教育视野
“互联网+教育”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谢聪;121-122+129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法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武汉商学院为例 邓争艳;123-124
浅谈高职院校通识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 周建雷;陈娜;125-126
高职院校辅导员角度浅析艺术类学生的教育管理——以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为例 刘浩;127-129
从高考后撕书现象看应试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王梦瑶;130-131
基于网络语料库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陆正海;132-133
浅析日本的“宽松教育” 张群;134-135
图文互证在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中的运用 李旭婷;136-137+140
地方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刘成荣;138-140
浅论国内独立院校公共英语教学中教师话语中话语质量和时间控制的现状与建议 孟文滔;141-142+153
探讨“翻转课堂”在基础法语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叶欣欣;143-144
高校非英语专业大一新生课外自主英语学习情况特点分析——以淮南师范学院为例 何珊;145-146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研究综述 张伟伟;何珊;147-148
支架式教学在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张可;149-150
操控理论视角下英语散文主位推进模式的汉译分析 崔琬琪;151-153
音乐教育与小学生心理健康 韩骥;154-155
谈古论今
神道对当代日本人思维活动的影响分析 陈乐;156-157+160
普通话的普及对西安方言的影响——1980年至今 张惠娟;姜茜;卜昱文;158-160


本文编号:11264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qikan/shengjiputongqikan/11264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1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