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青海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1-28 09:03

  本文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的劲旅——文聚社,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青海师范大学》 2015年

京派作家在昆明的文学活动

陈柔  

【摘要】:京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流派,他们因为相似的人生情怀和创作主张走到了一起,在性情上,他们追求人生的艺术化;在创作上,他们主张经营“自己的园地”,提倡言志派文学和严肃的文学观。经过不断地磨合,这个流派终于在30年代末盛放出了一树好花。然而战争的爆发,人事的变迁,盛开的一树好花迅速凋谢。40年代的京派从辉煌走向了式微,其成员主要为留守北平的周作人、流亡的“谪京派”以及撤离到昆明的沈从文等人。40年代的京派虽然走向了式微,但其主流风格却在昆明保留了下来,这和昆明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都有密切的联系。昆明相对宽松的政治氛围和西南联大相对独立的校园环境为京派作家提供了一处民主堡垒和较为安宁的“象牙塔”。在这里,沈从文继续提倡京派所主张的严肃、纯正、独立的文艺观,提出了“美育代宗教”的观点。冯至在昆明创作出了代表中国十四行诗的最高成就《十四行集》,用行云流水的语言写出了历史小说《伍子胥》,以及恬淡悠远的散文集《山水》。卞之琳在昆明几乎中断了诗歌写作,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在小说创作《山山水水》上以及翻译外国文学,将西方的许多现代派作家引入了联大的课堂,对学生产生了一定影响,例如对汪曾祺早期意识流小说的创作。作为他们学生的汪曾祺也是在西南联大走上了他的文学道路,他承继了京派的文学追求与风格,早期带有强烈的现代派笔法;成熟期的作品则是用行云流水的语言描绘家乡的五行八作和风土人情,充满着浓郁的牧歌情调。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6.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光荣;;沈从文在西南联大[J];新文学史料;2013年02期

2 杨培蓓;;沉思者的叙述实验——论卞之琳《山山水水》[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3 李松睿;;政治意识与小说形式——论卞之琳的《山山水水》[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04期

4 李光荣;;中国现代文学的劲旅——文聚社[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03期

5 李光荣;;文聚社的诗歌创作初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08期

6 杨绍军;;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文学[J];学术研究;2009年01期

7 卢军;;卞之琳等译介文学对汪曾祺的影响[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李光荣;;试论文聚社的小说创作[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06期

9 杨绍军;;冯至先生在云南[J];学术探索;2008年01期

10 李光荣;;抗战文学的别一种风姿——论西南联大文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佳;京派审美批评与知识分子身份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2 邓招华;西南联大诗人群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程海岩;生命意识的回归与文体自觉[D];西南大学;2013年

2 赵敏;民国时期高校外文系的英国文学教学实践与传播[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珣;中国现代小说的另一类思考[D];苏州大学;2009年

4 孙晓东;启蒙与京派的文学追求[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黄菊;《文聚》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姚华;论沈从文昆明时期的文学选择[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艳梅;论京派诗化小说[D];郑州大学;2004年

8 杨枝煌(杨杞煌);诗人和哲人的美女——冯至《山水》散文集[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红磊;于文谦;于英;;文明进程中的身体退化——对中国大学体育育人现状的反思[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年05期

2 陈彦;;论卞之琳1940年代的文体选择[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3 吴晓东;;《山山水水》中的政治、战争与诗意[J];文学评论;2014年04期

4 包中华;;论卞之琳的小说创作——“延安小说”视野中的考察[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5 夏小雨;;之与止的足音——卞之琳《山山水水》的抒情辩证法[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4年02期

6 贾丽;;沈从文与冯至在西南联大时所作作品的比较[J];青春岁月;2014年07期

7 叶子;;滇缅公路·“摩登”·共产党人——《纽约客》之《土司与他的秘书》系列小说[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8 李直飞;;历史的记忆与悲壮的叙述——论中国远征军的文学书写[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9 魏燕燕;;简析冯至《十四行集》中的生命意识[J];沧桑;2011年01期

10 韩冷;;汪曾祺叙事文学中的性爱隐喻[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婉秋;西方文学批评在现代中国:1917-1937[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花齐艳;沈从文四十年代创作的“晦涩”风格[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2 彭文傲;西南联大的学术交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杨扬;诗化的生命体验—曹文轩成长小说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4 曾东;从吴宓日记看吴宓的小说创作情结[D];温州大学;2015年

5 陈柔;京派作家在昆明的文学活动[D];青海师范大学;2015年

6 张凌峰;唐代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研究[D];延边大学;2014年

7 龚程;论穆旦前期诗歌中的自我形象[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8 温敏卓;1930年代抒情小说中的现代意识[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9 朱纬辉;中学作文全程指导“八环十六法”析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10 曾明辉;“存在”的诗意呈现[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松睿;;时代·个人·小说——论卞之琳的《山山水水》[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0年03期

2 李光荣;;试论文聚社的小说创作[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06期

3 李光荣;宣淑君;;冬青文艺社及其史事辨正[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06期

4 李光荣;宣淑君;;穆旦在南荒文艺社的创作[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11期

5 李光荣;西南联大文学教育与新文学传统[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04期

6 范智红;现代小说的象征化尝试[J];文学评论;1999年05期

7 赵瑞蕻;南岳山中,蒙自湖畔(上)──怀念穆旦、并忆西南联大[J];新文学史料;1997年03期

8 张同道;中国现代诗与西南联大诗人群[J];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06期

9 贾植芳;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生活回忆录[J];新文学史料;199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齐成民;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京派批评[D];复旦大学;2003年

2 黄键;京派文学批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学武,黄昌勇;论京派小说的人道情怀[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刘保昌;京派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J];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06期

3 佘爱春,蒋电波;京派文学的守成与式微——朱光潜主编的《文学杂志》个案分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周泉根;歧出的“京派”观念之辨正[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5 闵文忠;京派文学研究的新突破——评《京派文学与现代文化》[J];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03期

6 王明娟,郑文雅;情绪的体操——论京派的美学思想[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4年03期

7 卞地诗;;京派小说的美学追求[J];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04期

8 郝江波;苏虹;;论京派批评的文化特征[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9 宋戈;;论“京派”开放性的多元化[J];沧桑;2007年01期

10 刘勇;艾静;;京派作家的文化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啸;;京派散文:走向塔尖[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2 吴福辉;;乡村中国的文学形态——《京派小说选》前言[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3 刘勇;;文化生态视野下的京派与海派[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朱之润;[N];北京日报;2012年

2 马俊江;[N];河北日报;2001年

3 顾关元;[N];中国老年报;2001年

4 记者 邓凯;[N];光明日报;2003年

5 陈墨;[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6 秦弓;[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7 杨义;[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钱果长;京派文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2 齐成民;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京派批评[D];复旦大学;2003年

3 黄键;京派文学批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0年

4 韩贞显;“新京派文学”与京味文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冯晖;京派小说与道家因缘[D];暨南大学;2008年

6 田文兵;民族文化重构与回归精神家园[D];兰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柔;京派作家在昆明的文学活动[D];青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田晓佳;论京派批评话语的建构[D];辽宁大学;2007年

3 郝秀霞;“京派”刊物在“京派”发展史上的意义[D];厦门大学;2008年

4 郭雅洁;京派小说的民族化特色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任晔;京派女作家文学创作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6 吕丽娜;京派女作家刍议[D];重庆师范大学;2004年

7 孙晓东;启蒙与京派的文学追求[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森森;中西文化观照下的京派作家的都市书写[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郭君英;《骆驼草》与前期京派文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谭昊;京派小说的民族化、地域化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的劲旅——文聚社,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63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963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8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