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德莱赛小说中的空间叙事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22-01-06 02:26
  西奥多·德莱赛是二十世纪初美国的著名作家,也是一名资深记者。受其新闻工作经历的影响,他的小说选材真实丰富,风格朴素大胆,思想深刻犀利。本文运用空间理论和空间叙事的方法研究他的七部长篇小说:《嘉莉妹妹》、《珍妮姑娘》、《金融家》、《巨人》、《天才》、《美国的悲剧》、《斯多葛》。从整体上看,这七部作品中的人物有三条共同的空间运动轨迹:一条是从美国的各个城市或村镇来到芝加哥,一条是从芝加哥前往纽约,最后一条是从纽约前往亚洲和欧洲的某些城市乡村,又返回纽约。这三条空间运动轨迹始终以芝加哥和纽约为中心。推动人物空间运动的力量极为复杂,人物的空间运动既受到作家本人生活经历的主导,也受到人物自身对性和金钱欲望的支配,还受外部环境和城市意志的操控。此外,都市文化心理定位的牵引也推动着人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是德莱赛批判和反思资本主义经济的一个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呈现出都市生活的同质化特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丰富的物质生活,却令人丧失了充实的精神生活,使人沦为金钱、名利和性的奴隶。德莱赛的小说借助于空间关系的呈现和对其文化内涵的思考展示了发生在一代人身上的“美国的悲剧”。在作品中,德莱赛严厉地批判和深入地反思了...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德莱赛小说国外研究综述
        2.德莱赛小说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德莱赛小说中的空间建构及空间叙事
    (一)空间理论梳理
    (二)空间叙事理论梳理
    (三)德莱赛小说中空间思想的建构与空间叙事
        1.德莱赛小说中空间思想的建构
        2.德莱赛小说中的空间叙事
第二章 德莱赛小说中推动人物空间运动的力量
    (一)德莱赛生活经历与小说的“原风景”
        1.德莱赛的生活经历与小说的文学地图
        2.德莱赛小说中“原风景”的特殊意义
    (二)德莱赛小说中人物的意志、本能及环境力量
        1.追逐金钱的意志的驱使
        2.性本能的驱使
        3.环境的神秘力量驱使
    (三)德莱赛小说中城市的意志
        1.大都市的吸引力
        2.大都市的排外性
第三章 德莱赛小说中人物空间运动的的结果与意义
    (一)人物单向的空间运动导致情感价值的断裂
        1.人物单向空间运动导致人物家园情感的失落
        2.人物单向空间运动导致人物传统价值的失落
    (二)在不同地理空间中寻找新的价值意义
        1.返回美国乡镇和前往欧洲、印度的探寻之路
        2.从欧洲、印度返回美国纽约的探寻之路
    (三)德莱赛小说中人物空间运动的文化意义
        1.人物空间运动与文化心理的关系
        2.人物空间运动与文化寻根的关联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18世纪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商业社会”理论——以亚当·斯密为中心的考察[J]. 李宏图.  世界历史. 2017(04)
[2]叔本华对于理性与意志关系的探索及其意义[J]. 杨玉昌.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3]列斐伏尔与马克思主义空间政治学[J]. 金正連.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4]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视域中的空间问题——以哈维关于资本积累的空间研究为中心[J]. 林密.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6(02)
[5]地理学、空间正义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论戴维·哈维对马克思主义的地理学改造[J]. 杨有庆.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6]文本空间视域下的《美国的悲剧》[J]. 岳铁艳.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5(10)
[7]论列斐伏尔的空间拜物教批判[J]. 孙全胜.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8]欲望叙事与伦理回归:德莱塞叙事伦理的双重特征[J]. 车俊思,李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6)
[9]西方都市文化: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的嬗变[J]. 强乃社.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10]《甘加丁之路》的空间模式与政治[J]. 董晓烨.  国外文学. 2014(02)

硕士论文
[1]解析《嘉莉妹妹》中都市生活文化[D]. 郭德胜.广西师范学院 2012
[2]《嘉莉妹妹》:城市中的自我实现[D]. 刘筱妍.江西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715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35715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c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