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Tat-E7/pORF-mGM-CSF颗粒疫苗的特异性CTL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6 20:58
  目的前期制备并鉴定了Tat-E7/pORF-mGM-CSF颗粒疫苗,并在小鼠体内观察到良好的抗肿瘤效果,但其体内具体分子机制不清。本研究拟进一步利用该疫苗免疫小鼠,分析其体内激活T细胞应答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该纳米颗粒能否将外源基因转入哺乳动物细胞并在动物活体内正确表达;通过CCK-8淋巴细胞增殖实验、细胞内染色及流式细胞术(FCM)、ELISPOT实验、体外特异性细胞毒CTL-LDH释放实验分析疫苗诱导的短期及记忆性免疫应答和其介导的CTL毒性效应。结果当r=2.0时所制备的颗粒为类圆形,大小均匀一致,绝大部分颗粒直径均分布于2080 nm之间;该纳米颗粒可将mGM-CSF基因导入哺乳动物细胞,并可在体外培养细胞和小鼠体内正确表达。该纳米颗粒疫苗在体外和体内均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抗原表位特异性的免疫原性,可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显著增强抗原特异性CTL应答及其产生的细胞毒效应。结论我们在本研究中设计并合成的Tat-E7/pGM-CSF纳米颗粒疫苗,通过体外免疫学研究证实了其具有良好效果,其机制可能是该颗粒疫苗的免疫可以维持高水平的特异性CD8

【文章来源】:免疫学杂志. 2017,33(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材料
    1.2 主要仪器
    1.3 纳米颗粒的组装
    1.4 激光动态光散射仪测定自组装颗粒的粒度分布
    1.5 免疫组化
    1.6 小鼠免疫
    1.7 CCK-8脾细胞增殖实验
    1.8 ELISPOT法检测特异性IFN-γ+T淋巴细胞
    1.9 细胞内因子染色与流式分析
    1.10 LDH释放实验
    1.11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激光动态光散射仪测定纳米颗粒疫苗的粒度分布
    2.2 纳米颗粒疫苗中的m GM-CSF基本在注射部位淋巴结及皮肤组织中正确表达
    2.3 CCK-8法检测特异性脾细胞增殖
    2.4 ELISPOT法检测特异性IFN-γ+T淋巴细胞
    2.5 细胞内因子染色与流式分析检测脾细胞CD3+CD8+IFN-γ+T细胞频率
    2.6 LDH释放实验检测特异性CTL活性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HIV-1 Tat49-57/HPV16 E749-57/pGM-CSF纳米颗粒疫苗抗肿瘤研究[J]. 唐隽,田志强,芦东徽,杨晓晶,王跃萍,黄玮.  免疫学杂志. 2013(10)



本文编号:34805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34805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2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