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基于TMS研究腹侧视觉通道的拓扑信息加工

发布时间:2022-01-16 20:17
  在视知觉的最早期阶段,视觉系统检测的是怎样的视觉特征,一直是认知科学研究的重点。对这一问题,有两个截然相反的观点:“初期特征分析理论”认为视知觉是局部性质到大范围性质的过程。“格式塔理论”认为视觉认知的加工从知觉物体的整体性知觉开始,是大范围性质到局部性质的过程。根据陈霖的“大范围首先拓扑知觉理论”,拓扑性质知觉较之其它局部几何性质(射影、仿射、欧氏几何)的知觉,是最基本,最早期的知觉,知觉物体就是从抽提拓扑性质开始的。目前通过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的研究手段发现了拓扑性质知觉的神经表达位于左侧前颞叶,在经典的视觉通路中,前颞叶(Anterior Temporal Lobe,ATL)位于经典视觉腹侧通路的末端,是物体识别加工的高级区域。然而,脑成像的结果并不能直接的反应左侧ATL在拓扑知觉中的作用。那么是否可以通过其他科学技术手段和实验方法来确定,ATL在拓扑性质加工中的具体作用呢?本文通过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技术研究前颞叶(ATL)区... 

【文章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1.1.1 视知觉过程的开始
        1.1.2 大范围优先拓扑知觉理论
        1.1.3 拓扑视觉处理的重要联系区域前颞叶
    1.2 经颅磁刺激技术(TMS)
        1.2.1 经颅磁刺激工作原理
        1.2.2 经颅磁刺激刺激模式
        1.2.3 在线和离线经颅磁刺激
        1.2.4 经颅磁刺激TMS技术小结
    1.3 研究目的
    1.4 本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基于单脉冲sTMS的拓扑质地辨认实验
    2.1 实验一:11个TMS刺激时间点的四象限辨认实验
        2.1.1 被试选择
        2.1.2 实验环境
        2.1.3 实验刺激材料
        2.1.4 实验范式
        2.1.5 实验步骤
        2.1.6 数据分析及结果
    2.2 实验二:6个TMS刺激时间点的四象限辨认实验
        2.2.1 被试选择
        2.2.2 实验环境
        2.2.3 实验刺激材料
        2.2.4 实验范式
        2.2.5 实验步骤
        2.2.6 数据分析及结果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三脉冲rTMS的拓扑质地辨认实验
    3.1 实验三:O-S相异四象限分辨实验
        3.1.1 被试选择
        3.1.2 实验环境
        3.1.3 实验刺激材料
        3.1.4 实验范式
        3.1.5 实验步骤
        3.1.6 数据处理结果
    3.2 实验四:三角箭头相异四象限分辨实验
        3.2.1 被试选择
        3.2.2 实验环境
        3.2.3 实验刺激材料
        3.2.4 实验范式
        3.2.5 实验步骤
        3.2.6 数据处理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单脉冲sTMS的相异象限任务实验
    4.1 实验五:O-S相异四象限分辨图片
        4.1.1 被试选择
        4.1.2 实验环境
        4.1.3 实验刺激材料
        4.1.4 实验范式
        4.1.5 实验步骤
        4.1.6 数据分析及结果
    4.2 实验六:三角箭头相异四象限分辨实验
        4.2.1 被试选择
        4.2.2 实验环境
        4.2.3 实验刺激材料
        4.2.4 实验范式
        4.2.5 实验步骤
        4.2.6 数据分析及结果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实验结果总体讨论
    5.2 本文工作总结
    5.3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本文编号:35933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35933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1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