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血热型银屑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凉血消斑汤对其治疗作用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04 22:49
  目的本研究拟建立血热型银屑病的动物模型并探讨凉血消斑汤对其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以雄性BABL/c小鼠为对象,采用干姜肉桂灌胃给药与涂抹咪喹莫特乳膏的混合方式进行血热型银屑病的造模,探讨多种因素及造模条件对血热型银屑病动物模型的持续时间及稳定性的影响,初步总结优化后血热型银屑病的动物模型的整体行为学改变和证候特点。在此基础上,以不同剂量的凉血消斑汤干预给药,观察其对BABL/c小鼠血热型银屑病动物模型皮损的干预作用。方法(1)SPF级雄性BABL/c小鼠125只,体重20-25g,10-12周龄,实验前适应性喂养3-5天,自由饮水饮食。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血热高剂量组、血热中剂量组、血热低剂量组,每组25只,空白组背部涂抹凡士林,模型组和血热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进行常规涂抹咪喹莫特乳膏造模。血热低、中、高剂量组灌胃不同剂量的干姜肉桂水煎液,药物剂量分别为2.25g/kg、4.5g/kg、9g/kg,从实验第1天开始,第14天结束。于实验第1天到第28天观察银屑病模型的变化情况。(2)SPF级雄性BABL/c小鼠112只,体重20-25g,10-12周龄,实验前适应性喂养3天,自由饮水饮食... 

【文章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市211工程院校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血热型银屑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凉血消斑汤对其治疗作用机制研究


图1-2:小鼠体重变化??注:与空白组比较,*P<〇.?05,林P<0.?01;与模型组比较,W<0.?05,?##P<0.?01??

血热型银屑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凉血消斑汤对其治疗作用机制研究


小鼠不同时间进食量变化

血热型银屑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凉血消斑汤对其治疗作用机制研究


图1-6小鼠饮水量变化??注:与空白组比较,*P<〇.?05,林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5,?fWP<0.?0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B淋巴细胞在银屑病中的作用[J]. 王迪歆,郑捷.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7(06)
[2]白虎汤的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吕邵娃,苏红,郭玉岩,孙爽,杨大宇,李永吉.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7(01)
[3]复方忍冬藤提取物促进骨折愈合及抗炎作用研究[J]. 贾海燕,滕旭东,王慧,张慧珍.  中国畜牧兽医. 2017(01)
[4]白芍总苷胶囊联合NB-UVB治疗银屑病临床观察及其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 李小静,李志锋,李显平.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6(11)
[5]银屑病模型小鼠肠道T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研究[J]. 胡文娟,闫玉红,陈海明,卢传坚.  广东医学. 2016(13)
[6]血瘀致银屑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J]. 樊丹采,邓时贵,卢传坚,赵瑞芝.  时珍国医国药. 2015(11)
[7]甲状腺激素和炎性细胞因子与寒、热证型关系的实验研究[J]. 魏歆然,魏高文,刘芸青,戴馨,朱旭,裴芸.  湖南中医杂志. 2015(06)
[8]Analysis of Th1/Th2 Response Pattern for Erythrodermic Psoriasis[J]. 张平,陈宏翔,段逸群,王玮蓁,张天柱,李家文,涂亚庭.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2014(04)
[9]筋骨草醇提物抗小鼠实验性肺纤维化研究[J]. 陈芳,吴符火.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02)
[10]银屑病湿热证动物模型的构建[J]. 王玉芝.  山东中医杂志. 2013(07)

博士论文
[1]脾气虚证与寻常型银屑病的相关性研究[D]. 胡文娟.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
[2]清热活血解毒复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作用机制研究[D]. 郭健.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5
[3]鲜地黄叶中梓醇的积累动态及其抗银屑病作用的研究[D]. 匡岩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9
[4]犀角(水牛角)地黄汤对变态反应性皮炎动物模型的治疗及作用机理的研究[D]. 张云璧.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免疫抑制剂SM934治疗银屑病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D]. 程蕾.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2017
[2]芍药苷、丹皮酚对HaCaT细胞银屑病模型SOCS1及其炎症因子表达的研究[D]. 韩朔.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3]皮炎汤治疗血热型皮肤病病例分析及组方探讨[D]. 孙朋玉.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4]白虎汤及其类方治疗皮肤病之文献研究与运用[D]. 郑易书.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5
[5]薄芝糖肽抑制人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及其抗银屑病作用的初步研究[D]. 孙钰.吉林大学 2014
[6]梓醇、左旋紫草素、丹皮酚调控角质形成细胞人β防御素-2的机理研究[D]. 赵文斌.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
[7]大鼠虚热证模型的建立、评价及知母对虚热证大鼠影响的研究[D]. 崔淑兰.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140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36140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0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