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西医药论文 >

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14-07-24 10:26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病理基础为血糖异常升高,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和体质量减少。

 

  在我国,约9.7% 的成年人是糖尿病患者,而处于糖尿病前期的成年人更是占我国人口总数的15.5%,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习惯的逐渐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仍然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糖尿病也是临床最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在漫长的病程中可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其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轻者影响患者正常的运动功能,重者造成患者截肢,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治疗对于患者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201003— 2O13一O2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9O例,分析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治疗的临床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O1O—O3 2o13一O2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9O例,男41例,女49例;年龄57~79岁,平均(64.17±5.39)岁;糖尿病病程3~ 18 a,平均(6.59±2.37)a;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病程6个月~15 a,平均(3.26-+1.91)a。人组的9O例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均经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排除肝、肾功能不全、自身免疫性疾病、严重血液系统疾病、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根据接受治疗的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2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对患者进行腰麻,笔耕文化推荐期刊,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并常规使用止血带,将压力设置为330 mmHg,持续时间90min,将患者的膝屈曲角度9O°,在患者腓骨小头下约2 cm处切开,切口为横行,长度约4 cm,之后在手术显微镜的帮助下手术,主要的手术过程为在患者的腓骨长肌腱附近进行神经分离,之后切除可能对神经产生压迫的部分周围组织以及部分肌腱,后对患者进行神经内松解术。观察组:采用一般常规治疗(卧床休息、营养治疗和神经营养药物)。神经传导检查:采用肌电图检测仪对患者的腓总神经、腓肠神经、腓浅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进行检测。定量感觉检查:患者在室温、安静状态下接受神经感觉分析仪的检测,对患者的振动感觉、冷感觉和热感觉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对2组临床疗效,腓总神经、腓肠神经、腓浅神经的传导速度和定量感觉的检查结果进行观察。疗效标准:治愈:患者的肢体疼痛出现,且知觉、振动觉、腱反射和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显效:患者的肢体疼痛的感觉明显改善,且知觉、振动觉、腱反射和神经传导速度出现明显改善;有效:患者的肢体疼痛的感觉部分改善,且知觉、振动觉、腱反射和神经传导速度出现一定程度改善;无效:患者的肢体疼痛的感觉、知觉、振动觉、腱反射和神经传导速度均无改善。有效率一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所采用的统计学分析软件为SPSS13.0,计量数据以.27± 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2组腓总神经、腓浅神经和腓肠神经神经传导速度比较观察组神经、腓浅神经和腓肠2.3 2组治疗前后定量感觉检查比较 观察组的振动感觉阈值和热感觉阈值低于对照组,冷感觉阈值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2型糖尿病的并发症多种多样,其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双侧的肢体末端出现对称性疼痛以及麻木,同时患者的痛觉和温觉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甚至消失。目前2型糖尿病导致周围神经病的具体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主要的机制包括糖尿病信号系统受损、患者的血脂代谢异常、代谢综合征和内质网应激等,这些机制都能通过不同途径对患者的神经细胞核功能造成损伤,随着人们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受到糖代谢异常损伤的周围神经受到生理狭窄(包括肘部尺神经管、腕管、膝外侧腓神经管等)的卡压可能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发病的主要机制,因此,减轻周围神经的压力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是患者神经出现异常肿胀、神经外膜出现异常增厚以及在炎症反应及其他因素作用下造成的神经周围结缔组织出现肿胀和增厚,最终导致结缔组织变硬以及弹性下降所致,而这些异常极易造成神经受到人体正常生理性狭窄的卡压,造成神经进一步肿胀的恶性循环,因此,降低周围神经的压力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张黎等 在研究中发现,对糖尿病造成的上肢周围神经病患者进行正中神经显微减压术后发现12例患者的手部疼痛以及麻木症状在术后100%缓解,手部的运动功能在术后的缓解率58.8%,且术后并发症仅为术后切口愈合不良,说明显微神经减压对周围神经病具有一定疗效。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在进行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后,观察组有效率91.11%,高于对照组的73.33%,说明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确实可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症状。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不但可造成患者出现对称性的肢体疼痛和麻木,还会影响患者正常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温觉,蒋红等 在研究中发现,糖尿病患者中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的神经远端潜伏期显著高于健康对照人群,腓总神经、腓浅神经和腓肠神经的传导速度显著下降。本研究中,我们发现经过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患者的腓总神经、腓浅神经和腓肠神经传导速度显著高于未进行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的患者,说明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可改善周围神经病患者的神经功能。定量感觉检查是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检测小神经纤维功能的手段,人体内无髓鞘的c类神经纤维负责传导热感觉,而有髓鞘的A—e类神经显微负责传导冷感觉,张文川等 在研究中发现,定量感觉检查可有效反映人体内小神经纤维的功能,对患者的冷感觉、热感觉和振动觉作出有效地判断。本研究发现,在进行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后,患者的振动感觉阈值和热感觉阂值低于未进行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的患者,冷感觉阈值高于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的患者。从上述结果中我们可以得出,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传导功能和感觉功能,这与神经减压术能够解除神经和周围组织的压力,从而避免“神经肿胀一卡压一神经肿胀”的恶性循环有关。

 

  本文是由整理发布的医学论文,感谢你的阅读!



本文编号:43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yixuelunwen/43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7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