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逃离》中女性人格建构的心理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26 23:10

  本文关键词:《逃离》中女性人格建构的心理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社会文化形成的过程中,男性与女性具有不同的身体构造、行为方式和群体特征,这使得人们有了对男女差异的理解。由于男性往往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拥有强势地位,女性也自然被置于客体。社会性别由此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短篇小说大师”艾丽丝·门罗擅长从女性的角度,运用细腻的笔触,描写小镇中平凡女人的命运,并赋予每一个平凡女人以独特的性格和鲜活的特征。他们经历着生活中的冲突、失落、渴望、追求……门罗的作品通过对他们自我寻找与挣扎的描述,引起读者共鸣。本文选取艾丽丝·门罗最具代表性的小说集《逃离》中的几个相互关联的故事《机缘》、《匆匆》、《沉寂》、《逃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主人公逃离背后的社会原因,以及逃离过程中女性的自我成长。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入手,运用女权主义思想,从三个方面分析女性的自我成长。第一章从“本我”入手,分析“本我”在女性精神与肉体方面的表现。“本我”是人类意识最原始的程序,是本能欲望的表现。它促使人们追求快乐,逃避痛苦,释放自我。女性与男性同样拥有欲望。将女性的“本我”置于社会中,两性的生活便产生鲜明对比,更体现女性的弱势地位。第二章从“超我”入手,探讨其对女性的约束及它给女性带来的内心冲突。“超我”是人格结构的支配者,是文化的内化符号。小说中“超我”的特性表现在女性与传统生活方式、社会规则等方面的冲突。第三章主要探讨“自我”逐渐平衡个体的过程。在女性成长的过程中,“自我”会受社会影响而异化,但它同时会启动自我防御机制以促使自我达到平衡。小说中女性的“自我”就是在男权社会中,经受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压迫,经历反抗与挣扎,寻找与追求而逐渐形成的。本文的研究表明:门罗小说中女性人物的经历是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缩影。社会对女性性格构成及自我意识的形成产生巨大影响,女性处于男权社会的客体地位,遭受着精神与身体的双重压迫,经受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不平等待遇。尽管处处承受“超我”的规约,但女性仍有着追求快乐原则的“本我”,女性应意识到自己的处境,勇于挑战、反抗不公,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与价值,使得“自我”起到平衡的作用,以形成健康的个体。
【关键词】:艾丽丝·门罗 男权社会 人格结构 女性人格 女权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711.07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Introduction9-16
  • Ⅰ. The Overflow of Female Id in Patriarchal Society16-29
  • A. The Avoidance of Pain17-23
  • 1. Juliet’s Shunning from the Arrangements18-19
  • 2. Carla’s Escape from the Sense of Restraint19-22
  • 3. Sylvia’s Shift to Be an Important Individual22-23
  • B. The Release of Sexuality23-29
  • 1. Juliet’s Fantasy towards Men24-25
  • 2. Carla’s Dream about the Escape of Flora25-26
  • 3. Sylvia and Carla’s Transference26-29
  • Ⅱ. The Supervision of Female Superego in Patriarchal Society29-41
  • A. The Conflicts between Id and Superego29-34
  • 1. The Inharmonies between Juliet’s Id and Traditional Lifestyle30-31
  • 2. The Clashes between Carla’s Id and Social Principle31-33
  • 3. The Collisions between Penelope’s Id and Existing Family Structure33-34
  • B. The Changes of the Individual34-41
  • 1. Carla’s Internalization of Patriarchal Ideas36-38
  • 2. Sylvia’s Pursuit of Perfection38-39
  • 3. Penelope’s Regulation of Herself39-41
  • Ⅲ. The Balance of Female Ego in Patriarchal Society41-54
  • A. The Dissimilation of Ego41-46
  • 1. The“Absence”of Parents in Penelope’s Growth42-43
  • 2. The Contradiction of Identity in Juliet’s Growth43-44
  • 3. The Oppression of Environment in Carla’s Growth44-46
  • B. The Function of Ego Defense Mechanism46-54
  • 1. Juliet’s Displacement47-49
  • 2. Carla ’s Denial49-51
  • 3. Penelope’s Repression51-54
  • Conclusion54-56
  • Works Cited56-60
  • Acknowledgements60-61
  • Paper Published during Study61-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戴雪红;弗洛伊德与精神分析女性主义[J];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05期

2 隋少杰;;弗洛伊德思想对女性主义的启示——精神分析学的“社会性别”阐释[J];河北学刊;2007年01期

3 左雁;;从《逃离》看女性的逃离[J];名作欣赏;2014年09期

4 来激扬;;试析《逃离》中弗洛拉的神话隐喻[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杜瑞华;弗洛伊德与文学批评[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逃离》中女性人格建构的心理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94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294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c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