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从主人公亨伯特看纳博科夫小说《洛丽塔》的主题

发布时间:2017-04-27 13:09

  本文关键词:从主人公亨伯特看纳博科夫小说《洛丽塔》的主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是享誉国际的杰出小说家,而其代表作《洛丽塔》更是使其与作品一起成为世界文坛上的常青树。尽管小说在付梓之初经历了重重波折,但是出版后的《洛丽塔》却在欧美引爆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洛丽塔狂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狂潮蔓延到了全球。随之而来的评论和研究也一直方兴未艾。近年来,国内外对这部小说的研究集中在道德批判、心理分析、文化政治、时间焦虑和艺术形式与风格等方面。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小说的主题进行分析与探究。经过对小说的仔细研读,笔者发现纳博科夫向读者阐释了人性的本质、生活的不可预知及通过其著名理论“审美狂喜”表达出的人生哲学。首先,亨伯特是普通人的代表,透过他我们可以看清人性中的积极方面以及阴暗面。一方面,亨伯特虽然挣扎于理想与现实中,但是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且甘愿付出巨大的代价:善良,有教养,他能够做到努力克制本能的欲望,用社会准则规范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他也具有普通人的弱点,会不自觉地去满足一些不太光彩的欲望,从而摇摆于欲望实现的欢喜与自责的痛苦之中。其次,小说通过对主人公亨伯特的描写以及叙事技巧的运用体现出不确定性、不在场等后现代主义特征,这些特征也正完美地诠释了生活的不可预知性,即我们不能预测未来也看不清现在。亨伯特即生活的代言人。最后,本文通过论述“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两个概念,从而推出纳博科夫“审美狂喜”的理论并且教给读者如何去审美,审人性之美,审生活之美。小说使迷茫的读者好似步入一个虚幻的境界,我们清楚地知道一切都是镜花水月,只有追随内心深处的欲望才最重要,此时此刻,连罪恶都具有美感。这就是作者想要我们明白的道理。《洛丽塔》就像一首挽歌,时而温柔,时而疯狂,我们被它的魔力所吸引,并且时刻准备着原谅一切。
【关键词】:《洛丽塔》 主题分析 人性与人生哲学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6-7
  • Abstract7-9
  • 摘要9-12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2-20
  • 1.1 An introduction to Vladimir Nabokov12-16
  • 1.2 An introduction to Lolita16-20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20-24
  • 2.1 Overseas research20-21
  • 2.2 Domestic research21-24
  • Chapter Three Thematic Analysis24-48
  • 3.1 An analysis of the human nature24-33
  • 3.1.1 Common points between Humbert and Nabokov24-29
  • 3.1.1.1 Common points in their life experiences26-28
  • 3.1.1.2 Common points in their identities28-29
  • 3.1.2 Common points between Humbert and the ordinary men29-33
  • 3.1.2.1 The optimistic aspects of the human nature30-31
  • 3.1.2.2 The pessimistic aspects of the human nature31-33
  • 3.2 Unpredictability of life33-40
  • 3.2.1 Uncertainty34-37
  • 3.2.1.1 Uncertainty shown by the d-scription of Humbert34-36
  • 3.2.1.2 Uncertainty shown by the techniques36-37
  • 3.2.2 Absence37-40
  • 3.2.2.1 Absence shown by the description of Humbert37-38
  • 3.2.2.2 Absence shown by the techniques38-40
  • 3.3 Aesthetic bliss40-48
  • 3.3.1 The temporal world41-44
  • 3.3.2 The other world44-48
  • Chapter Four Conclusion48-52
  • References52-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牟百冶;读者的迷宫——《洛丽塔》之个人阅读经验解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3期

2 黄铁池;“玻璃彩球中的蝶线”——纳博科夫及其《洛丽塔》解读[J];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海燕;纳博科夫及其创作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李燕楠;欲望的诱因和悲剧的命运[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3年


  本文关键词:从主人公亨伯特看纳博科夫小说《洛丽塔》的主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06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306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e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