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白鲸》的崇高之美

发布时间:2017-05-17 05:10

  本文关键词:《白鲸》的崇高之美,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白鲸》是赫尔曼·麦尔维尔的伟大著作。它讲述一个名叫以实玛利的人厌倦陆地生活,后来他随着一个名叫魁魁格的标枪手登上了一条名为“斐廓德号”的捕鲸船。在该船上,他目睹了亚伯船长带领船员向一条名叫莫比·迪克的白鲸复仇,最后在和白鲸打斗中,亚伯同船员一起葬身大海,除了以实玛利自己被另一条船救起的故事。该小说在当时被人们忽视,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引起人们热切的关注和各派学者广泛的研究。它气势恢弘,曾被认为是美国的一部史诗宏篇。本论文主要从朗基努斯、伯克以及康德的崇高美学的观点来探讨该小说的崇高。 朗基努斯探讨美学主要涉及到写作风格的崇高,尤其是伟大心灵或者说高尚的人格对形成崇高风格的重要性。对形成崇高写作风格,他提出五个重要要素,即伟大的思想、激情、修辞、措词以及高雅的结构。 伯克对崇高问题主要是从心理方面进行讨论的。他分析崇高的感受,通过和美的比较,他认为崇高是一种间接的愉悦。他探讨了形成崇高情感的来源,把恐怖和恐惧归为崇高感的来源,并对恐怖、广阔、不确定等进行了细致的探讨。 康德继承并发展了伯克的理论。和伯克不同的是,康德把对崇高的探讨聚焦在理性方面。他将崇高分为数学的崇高和力学的崇高。他把数学的崇高定义为无限大。而力学的崇高则是可以战胜阻力的一种强大力量。在康德看,崇高并不存在于自然的物体中,崇高是以一种概念,是对自然物反思判断的情调。 本论文第一章从朗基努斯的崇高美学来探讨该小说的写作风格的崇高以及麦尔维尔的崇高心灵。本论文选取他所提出五点中其中的三点进行讨论:伟大的思想、激情、修辞。面对文艺真理的追求和读者对他多重体裁风格的冷淡,他最终还是坚持写下白鲸。遗憾的是《白鲸》并没有受到当时应有的欢迎,直到20世纪20年代,它才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小说里的亚伯船长虽然有疯狂和独裁的一面,但是从人类的角度来看,他代表着人累可以被打败但不可被战胜的精神。另外它的悲惨结局也表明麦尔维尔的前瞻性,不像当时美国人的过度乐观,麦尔维尔认为,如果人类破坏自然,将最终会受到惩罚。这些都体现了麦尔维尔的崇高思想。该部分也通过人物刻画和场景刻画分析了小说丰富的修辞手法,例如暗喻,明喻以及夸张,小说多种语言风格以及它炽热的语言,我们感受到它崇高的写作风格。 本论文第二章从伯克的美学观点讨论该小说中的崇高美感。小说中的白鲸外表的白色的多重涵义和象征意义,以及它无语伦比的力量和无处不在,让人们对它心生恐惧。亚哈作为小说的核心人物,他威严的外貌,难以形容的魄力,对复仇的偏执,让人们对他产生敬畏之感。小说中汹涌的大海以及大海代表的未知世界,以及大量哥特元素,例如诡异的旅馆,各种凶兆的频频出现,让这本小说十分恢弘,给人以崇高的美感享受。 本文第三章从康德的美学观点进一步来分析该小说的崇高。伯克主要是从心理学来分析崇高,而康德的崇高是理性和感性的结合,是对伯克的继承和发展。这部分继续更深刻的分析白鲸的数学崇高,因为它代表上帝无处不在,体现一种无限大。尽管白鲸令人生畏,但是亚伯具有强大的勇气去面对。在某种程度上说,白鲸也象征着人类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亚伯追杀白鲸也体现了他的为人类利益而战,他的悲剧也是一种牺牲精神,因此他的复仇也体现了力学的崇高。另外本文中涉及了宗教信仰问题,以及探讨了将鲸作为一种图腾,根据康得对人们面对上帝产生崇高感的实质原因进行类比,也可以得出人们忠于信仰时所产生的崇高感。 通过从以上三位对《白鲸》的分析探讨,无论是在其写作风格,还是人物场面刻写,还是大量深层次思想内涵的探讨,该小说都给人以崇高的美感享受。通过本论文关于《白鲸》崇高的探讨,为该小说的美学价值提供了一定有意义的补充。
【关键词】:《白鲸》 麦尔维尔 崇高 朗基努斯 伯克 康德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1
  • Introduction11-28
  • 0.1 Heman Melville and Moby-Dick11-13
  • 0.2 Literature Review13-17
  • 0.3 Three Viewpoints of the Sublime17-26
  • 0.3.1 The Sublime of Longinus19-21
  • 0.3.2 The Sublime of Edmund Burke21-23
  • 0.3.3 The Sublime of Immanuel Kant23-26
  • 0.4 The Structure of This Paper26-28
  • Chapter one The Sublime From Longinus's Perspectives28-44
  • 1.1 The Great Conceptions28-33
  • 1.2 Rhetoric33-38
  • 1.2.1 Metaphors and Similes33-36
  • 1.2.2 Hyperboles36-38
  • 1.3 Vehement and Inspired Passion38-44
  • 1.3.1 The Sermon38-39
  • 1.3.2 The Swear of Ahab39-40
  • 1.3.3 Mixed Styles40-44
  • Chapter Two The Sublime From Burke's Perspectives44-56
  • 2.1 The Terror44-49
  • 2.1.1 Ahab44-47
  • 2.1.2 Moby-Dick47-49
  • 2.2 The Gothic Elements49-52
  • 2.3 The Vastness52-56
  • 2.3.1 The Leviathans52-54
  • 2.3.2 The Sea54-56
  • Chapter Three The Sublime From Kant's Perspectiyes56-71
  • 3.1 The Mathematically Sublime of Moby-Dick56-58
  • 3.2 The Sublime of Ahab58-64
  • 3.2.1 The Sublime of Temperaments59-61
  • 3.2.2 The Dynamically Sublime of Ahab61-64
  • 3.3 The Sublime of Worship64-71
  • 3.3.1 The Woship of God64-67
  • 3.3.2 The Whale as Totem67-71
  • Conclusion71-76
  • References76-79
  • Acknowledgements79-80
  • The Published Papers8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丹;;解析《莫比·迪克》中的悲剧元素(英文)[J];海外英语;2013年03期

2 郝媛媛;;Ahab and the Aesthetic Sublime in Moby Dick[J];海外英语;2011年15期

3 白锡汉;论《白鲸》的悲剧实质[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4 项伟谊;求索于海上:《白鲸》与西方文明[J];国外文学;2000年03期

5 傅其林;;崇高美学的意识形态批判[J];中外文化与文论;2007年00期

6 李路璐;;从崇高理论看哥特小说的美学特征[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年02期


  本文关键词:《白鲸》的崇高之美,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26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726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6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