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苔丝》《毛猿》《野性的呼唤》主体价值回归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7 07:14

  本文关键词:《苔丝》《毛猿》《野性的呼唤》主体价值回归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19、20世纪,社会中的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地丰富。然而,与此同时,却也产生了人类迷茫、难以找到心里归属的社会问题。为此,很多作家都通过作品这一媒介对这一社会问题展开了研究和探索,有的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出发,有的从亲情角度出发,还有的从自我心灵感受出发等等。同样地,在作家哈代、尤金·奥尼尔以及杰克·伦敦笔下,也产生了同类主题的作品,即《苔丝》、《毛猿》和《野性的呼唤》。第一章是价值回归主题的哲学内涵。本章先从传统文明与资本主义文明、女性与男性社会地位的抗衡这两组矛盾出发,分析了人与社会的冲突;接着从人与自然界的对立、人与生活环境的对立两方面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最后,从人与人相异化、人与人本身相异化、人与生产劳动相异化三方面分析了人的异化。第二章是价值回归主体的身份认同。首先,从社会、环境、自身三个角度剖析了价值回归主体回归的原因;其次,从隐忍——延宕——觉醒三个阶段分析了价值回归主体回归的过程;再次,从摧毁、落寞、圆满三个方面厘出了价值回归主体回归的结果。第三章是价值回归问题的艺术表达。首先,从写实、变形两个方面分析了不同作者对价值回归问题的描摹和刻画;其次,通过“美丽”与“虚荣”、“笼子”、“斧子”和“大棒”这些意象分析了艺术表达中的象征手法;最后,从激烈的思想斗争、嘈杂的外部世界与不安的内心世界两方面分析了艺术表达中的心理描写。第四章是以价值回归为主题的作品的审美特征。首先,从外部环境、人物心理、人物命运三方面分析了阴郁、神秘的审美特征;其次,从外在力量和内在力量的完美结合、柔美中的粗犷两方面剖析了粗犷的审美特征;最后,从真德伯与假德伯、可望而不可即两方面剖析了三部作品中蕴含的悖谬的审美特征。不可否认的是,这条寻找自我价值、找寻生命意义的旅程终归不会是一帆风顺的。相反,这其中充满了波折和坎坷。而在这条坎坷之路的背后,隐藏着价值回归主体无穷无尽的辛酸和艰难。他们拥有同样的找寻自我价值回归的原因,却经历了完全迥异的结局:巴克成功了,苔丝和杨克却惨遭失败。这些凸显价值回归主题的作品,在给人们带来一次又一次心灵震撼的同时,也带给人们新的方向和希望。
【关键词】:苔丝 毛猿 野性的呼唤 主体 价值回归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理工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10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6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0-12
  • 二、研究现状12-14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14-16
  • 第一章 价值回归主题的内涵16-26
  • 第一节 人与社会的冲突17-19
  • 一、传统文明与资本主义文明的对抗17-18
  • 二、女性与男性社会地位的抗衡18-19
  • 第二节 人与自然的对立19-21
  • 一、与自然界的对立19-20
  • 二、与生活环境的对立20-21
  • 第三节 人的异化21-26
  • 一、人与人相异化21-22
  • 二、人与人本身相异化22-24
  • 三、人与生产劳动相异化24-26
  • 第二章 价值回归主体的回归原因与过程26-42
  • 第一节 价值回归主体回归的原因26-33
  • 一、社会因素26-29
  • 二、环境因素29-31
  • 三、自身因素31-33
  • 第二节 价值回归主体回归的过程33-38
  • 一、以隐忍对抗环境34-35
  • 二、在延宕中觉醒35-37
  • 三、在觉醒中回归37-38
  • 第三节 价值回归主体回归的结果38-42
  • 一、苔丝:人生被摧毁39-40
  • 二、杨克:落寞的灵魂40
  • 三、巴克:圆梦人生40-42
  • 第三章 价值回归问题的艺术表达42-52
  • 第一节 写实与变形42-44
  • 一、以写实表现社会现实42-43
  • 二、对现实的变形43-44
  • 第二节 象征44-48
  • 一、“美丽”与“虚荣”44-45
  • 二、“笼子”45-46
  • 三、“斧子”和“大棒”46-48
  • 第三节 心理描写48-52
  • 一、激烈的思想斗争48-50
  • 二、嘈杂的外部世界与不安的内心世界50-52
  • 第四章 以价值回归为主题的作品的审美特征52-62
  • 第一节 阴郁、神秘52-55
  • 一、外部环境的神秘感52-53
  • 二、阴郁的心理与悲剧性的命运53-55
  • 第二节 粗犷55-57
  • 一、外在力量和内在力量的完美结合55-56
  • 二、柔美中的粗犷56-57
  • 第三节 悖谬57-62
  • 一、真德伯与假德伯的对立57-59
  • 二、悖谬的回归59-62
  • 结语62-64
  • 参考文献64-68
  • 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68-70
  • 致谢70-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翁柔;;《毛猿》中的黑白象征意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年01期

2 彭家海;安璐璇;;《德伯家的苔丝》:哈代笔下古希腊式的命运悲剧[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3 李佑明;;生命的奴役与回归——从《野性的呼唤》看杰克·伦敦的生命哲学[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于冬梅;;苔丝的悲剧的性格起源及其社会镜像——托马斯·哈代笔下的苔丝悲剧命运的根源[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王兴珂;聂媛媛;;男权社会下苔丝的性格悲剧[J];科技信息;2013年12期

6 黄涛梅,侯海燕;现代社会的悲喜剧——《毛猿》新论[J];宜宾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本文关键词:《苔丝》《毛猿》《野性的呼唤》主体价值回归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92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992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9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