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基于象征主义色彩下《永别了,武器》解读

发布时间:2017-05-27 08:04

  本文关键词:基于象征主义色彩下《永别了,武器》解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欧内斯特·海明威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永别了,武器》是其文学思想和艺术创作都走向成熟的具有里程碑式的作品,也是他战争题材的扛鼎之作。在这篇小说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象征主义手法,借助对自然现象、自然景观以及对人物的描写达到了渲染氛围、深化主题的目的。
【作者单位】: 长江师范学院大学外语教学科研部;
【关键词】象征主义 自然景观 自然现象 人物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永别了,武器》是海明威于1929年发表的长篇小说,这篇小说的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美国,作者巧妙地将战争和爱情这两个看似没有关联的主题结合在一起,运用娴熟的象征主义手法,通过男女主人公表达了对战争、爱情以及人生的观点和思考。小说中,作者没有直抒胸臆表达情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桂亭;关于象征主义的思考[J];文学自由谈;1988年05期

2 余虹;在西方文明的转折点——论象征主义思潮[J];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01期

3 徐治平;;象征主义与散文诗创作[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4 尹康庄;象征主义与20世纪文学[J];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5 任苗苗;;评《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主义[J];科技致富向导;2012年21期

6 胡允桓;象征主义[J];译林;1980年01期

7 谭燕萍;《荒野的呼唤》的象征主义解读[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贾朝杰;《俯瞰美景的房间》的象征主义技巧[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尹丽;刘波;;探索“象征主义”的现代资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王彦秋;;俄国象征主义“音乐精神”的历史传承[J];俄罗斯文化评论;2006年0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志云;;从文学思潮到艺术方法——论茅盾与象征主义[A];茅盾研究(第13辑)[C];2014年

2 李慧敏;于建华;;漫谈海明威的笔和枪及其死亡意识[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3 张薇;;海明威小说的电影化[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一丁;作为文学记者的埃德蒙·威尔逊[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刘淼;永远向前的契诃夫[N];中国文化报;2010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象征主义色彩下《永别了,武器》解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92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992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8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