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解读《哈姆雷特》中的人文主义

发布时间:2017-05-27 17:01

  本文关键词:解读《哈姆雷特》中的人文主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哈姆雷特》最能反映他人文主义精神。本文通过对《哈姆雷特》的剧情介绍,从人文主义的觉醒、人文主义的形象以及人文主义中的存在主义三个方面解读了此作中的人文主义。
【作者单位】: 齐齐哈尔市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人文主义 觉醒 形象 存在主义
【分类号】:I561.073
【正文快照】: 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哈姆雷特》最能反映他人文主义精神。1601年,莎士比亚根据12世纪末丹麦历史学家萨克编写的《丹麦史》中哈姆莱姆王子为父报仇的历史记载,用人文主义观点,成功地把它改写成一部深刻反映时代面貌的社会悲剧。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鲜明地表达出人文主义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达;哈姆雷特:超自然与人文主义思想的有机结合[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张亚娟;;再论哈姆雷特延宕之根源:人文主义的历史局限性[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4期

3 刘杰;;伟大的人文主义者哈姆雷特[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曦;杨晓晓;;从哈姆雷特的心理历程看人文主义思想的演变过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2 张哲华;A Red,Red Rose译文赏析[J];安康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3 李扬楚;;浅析多恩爱情诗主题(英文)[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4 李雪梅;;血的洗礼:论哈代的小说《远离尘嚣》中巴丝谢芭的顿悟[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5 覃承华;;哈代“幻灭”主题成因论略[J];长沙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6 张宏生;周雪松;;从文艺复兴和浪漫主义思潮解读英国历史演进实质[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7 刘雯;;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简·爱》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J];电影文学;2009年19期

8 冯丽春;;简·爱——性格决定爱情的有力证据[J];电影文学;2010年04期

9 邢葳葳;浪漫主义诗歌的奇葩——比较赏析《忽必列汗》与《希腊古瓮颂》[J];外国语言文学;2005年03期

10 魏双霞;;在翻译过程中应避免解构主义的几个倾向[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秀香;在中心与边缘之间——《印度之行》的后殖民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静;在韵律和舞姿之间[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梅;浪漫主义视野中的李贺诗歌[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4 刘立军;约翰·多恩诗歌中的批判现实主义[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杜玺娜;托马斯·坎皮恩诗歌的艺术特色[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戚德慧;丁尼生《悼念集》中的科学与宗教思想探析[D];宁波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献丽;;《哈姆雷特》的悲剧与人生抉择[J];电影文学;2007年12期

2 蔡少阳;;《哈姆雷特》中的“鬼魂”情节与悲剧建基[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夏海;袁世超;;《哈姆雷特》之现代主义观瞻[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08期

4 徐子昂;康杰;朱哲;;《哈姆雷特》中的悖论及其现代性解读[J];电影文学;2008年01期

5 秦力;;电影《喜马拉雅王子》与戏剧《哈姆雷特》的对比解读[J];电影文学;2008年21期

6 赵静;;《哈姆雷特》的感情构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05期

7 廖建华;胡希;;试析《哈姆雷特》的悲剧之所在[J];九江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8 魏岚;;《哈姆雷特》剧中的模棱两可[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徐欢颜;;《哈姆雷特》中的死亡及其代言人[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张利景;;论《哈姆雷特》中的平行情节[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丁海彬;耿宁;;由《哈姆雷特》的王位纷争小窥兄终弟及的伦理沿袭[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悦;浅利庆太来华执导《哈姆雷特》[N];中国艺术报;2008年

2 贝文力;20世纪俄苏舞台上的《哈姆雷特》[N];中华读书报;2014年

3 记者 刘守序;生存的礼赞 毁灭的哀歌[N];金融时报;2010年

4 ;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看中国的《夜宴》[N];解放日报;2007年

5 余凤高;莎士比亚的“星”[N];中华读书报;2011年

6 新华社记者 赵承 冯坚 郝亚琳 本报记者 曹鹏程;“只有了解和尊重一个国家的历史与创造,才能奠定友谊的基础”[N];人民日报;2011年

7 夏璐怡;最长单词由20多万个字母组成,英语妙趣横生[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静;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哈姆雷特》中话轮转换的运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袁仑;《哈姆雷特》中的延宕[D];复旦大学;2010年

3 王冰青;阐释《哈姆雷特》的复杂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宋会征;从关联理论角度解析《哈姆雷特》中的言语反讽[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5 孙秀丽;论莎士比亚《哈姆雷特》问题剧特征[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赵宏姣;《哈姆雷特》在中国的旅行[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7 丁双梅;圣经原型视阈下的《哈姆雷特》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曾芳萍;卞之琳译《哈姆雷特》的风格传递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黎明;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来看《哈姆雷特》中的言语反讽[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10 黄立丰;女性与《哈姆雷特》批评史[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解读《哈姆雷特》中的人文主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05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4005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a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