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18世纪至19世纪初期俄罗斯诗歌中的彼得堡城市形象

发布时间:2017-05-29 14:02

  本文关键词:18世纪至19世纪初期俄罗斯诗歌中的彼得堡城市形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彼得堡蛰伏在俄罗斯诗人的创作之中,是一座集体记忆的城市。文化特征造就了一座城市的底蕴,彼得堡的文化特征是双重的。在18世纪到19世纪初期的俄罗斯诗歌中,彼得堡的城市形象既融合了欧洲文明,又延续了古老东方的专制传统。俄罗斯诗人们对彼得堡的文化特征持矛盾的接受态度。
【作者单位】: 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
【关键词】彼得堡 城市形象 欧洲文明 东方传统 文化特征
【分类号】:I512.072
【正文快照】: 在中外文化语境下,城市作为一个相对于乡村的理论话语,具有双重的含义,一方面它被看作是一种“现代化的物质定向”(叶中强1998:170),它是现代文明的同义语,催生了“新的意识形态,新的心理结构,新的价值观念,新的人际关系,新的人文系统”(叶中强1998:171)等等新精神文化机制;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中强;想象的都市和经济话语的都市──论当前文学文本中的一种“都市”及其元话语[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文昌;;诗人普希金转向小说创作之原因初探[J];俄罗斯文艺;2007年01期

2 于东晓;;浅析《叶甫盖尼·奥涅金》中达吉雅娜性格特征的形成[J];华章;2011年11期

3 何建良;;普希金生卒“考”——兼评几种《外国文学史》教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叶中强;齐美尔、沃思的都市社会学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影响[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5 巢进文;;普希金帝王情结的成因[J];民族论坛;2008年04期

6 赵宪彪;;再论多余人——《叶甫盖尼·奥涅金》善恶之辨浅谈[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惠继东;;用历史变革的观念重新评价“小人物”[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毛卓尔;;论都市文化与当代欲望化写作[J];琼州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徐胜男;;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小人物”简析[J];青春岁月;2013年19期

10 任光宣;果戈理的精神遗嘱——读《与友人书简选》[J];国外文学;2001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艺虹;世纪之交都市言情剧的情爱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王斌;意义与结构[D];暨南大学;2003年

3 耿海英;别尔嘉耶夫与俄罗斯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邱月;都市文化语境下90年代都市小说的审美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杜国英;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彼得堡的现代神话意蕴[D];黑龙江大学;2012年

6 张惠苑;1980年代以来文学中的城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董春春;尼古拉·扎博洛茨基自然哲理诗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雪芬;普希金小说《驿站长》中的“浪子”原型及其文化阐释[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冰红;优美的多棱镜——论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写作的审美品格[D];暨南大学;2000年

3 王英纳;都市中的沉沦[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沈云霞;普希金自由思想论[D];湘潭大学;2002年

5 朱洪文;普希金叙事文学的叙述学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6 牛丽红;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译[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5年

7 赵璞;诱惑与反抗[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8 蒋义娜;现代派小说中的传统守望者[D];郑州大学;2007年

9 王晓祥;论现代家族小说中的长子形象[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杜艳丽;普希金童话诗新解[D];湘潭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欧梵;邓卓;;论中国现代小说(摘要)[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元v

本文编号:4049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4049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2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