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苔丝中女权的建构——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解读《德伯家的苔丝》

发布时间:2017-05-29 21:16

  本文关键词:苔丝中女权的建构——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解读《德伯家的苔丝》,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从女性主义叙事学的角度研究文学作品,意味着将"性别""权力""话语"等纳入研究范畴,通过分析文本的叙事方式,揭示其中的性别意识。比如,用这种方法研究《德伯家的苔丝》,尤其是其中作者型声音、个人型声音和自由间接引语的使用,我们将发现哈代超出了其所处的时代,质疑了维多利亚时期的父权、宗教和婚姻制度,并通过赋予女性话语权,建立了女性不同于男权社会的异教主义权威。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德伯家的苔丝》 女性主义叙事学 父权制 女性权威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历史主义视角下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BWW003)
【分类号】:I561.074
【正文快照】: 利用女性主义叙事学分析《德伯家的苔丝》,将让我们发现哈代通过展示一个中下阶层女性的生活,挑战了其所处时代的男权意识,包括父权制、基督教道德和维多利亚时代的婚姻制度。三种叙事声音在其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作者型声音展示了父权制对女性的压迫,质疑维多利亚时代的男性中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涛;论鲁迅小说中第一人称叙事的可靠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于冬伟;王谦;;穆时英前后两期小说创作的内在联系与发展流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3 冀颖洁;;从明传奇《钵中莲》的多重视角设置来看明末百姓心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4 许梓yN;;“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论当前的第一人称叙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4期

5 崔文丽;;变奏下的人性思考——《金锁记》的叙事时距策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2期

6 陈俊;;《福音书》的叙事时间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7期

7 刘春雪;;《左传》叙事手法研究——预叙[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刘勇强;杨庆茹;;“三言”与《十日谈》叙述语式与语体比较[J];北方论丛;2006年04期

9 隋媛媛;;《好工作》中叙述视角的“越界”现象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5期

10 陈树坤;;文体学与叙述学的小说节奏观对翻译的启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工;;略论圣经文学的叙述节奏[A];东方丛刊(2005年第1辑 总第五十一辑)[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佳;黑泽明作品的美学特质及其对当代中国电影的启示[D];南开大学;2010年

3 孙晶;跨越文字与影像的疆界[D];吉林大学;2011年

4 谢龙新;文学叙事与言语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苗变丽;新世纪长篇小说叙事时间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吕海龙;《史通》与刘知几文史观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7 杨家勤;英语演讲修辞性叙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王昊;意义的解码[D];复旦大学;2005年

9 邓百意;中国古代小说节奏论[D];复旦大学;2007年

10 孙晓虹;历史与女性的抒写[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晓辉;史蒂文森主要小说叙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淑玲;从叙事学角度看译者在小说翻译中的角色[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周振琳;福克纳小说的叙事模式[D];南昌大学;2010年

4 潘文婧;张抗抗长篇小说的叙述话语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熊黎明;民族舞蹈艺术展演文本叙事性分析[D];云南大学;2010年

6 石慧;明清小说“时间倒错”问题试探[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邢月梅;当代港台言情小说的女性主义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孔真;西方当代空间化叙事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卫华;中国现代女性文学中的儿童视角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佟小杰;温暖与柔情中的“仁”与“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一鸣;女性主义学术研究的价值[J];昌吉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陈振华;;重估女性主义戏剧[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王莉;王秀萍;;浅谈女性主义史学的研究意义[J];韶关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4 邓志勇;王懋康;;修辞批评的女性主义范式:理论与操作[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08期

5 阮素丹;;新时期女性文学:多层女性主义的实践[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梁工;;女性主义文论与“圣经”批评的互动关系[J];文学评论;2010年02期

7 肖巍;;女性与哲学:倾听不同的故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王丽亚;;新中国60年女性主义研究之考察与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08期

9 戴阿宝;女性主义与文学[J];外国文学;1996年02期

10 韩敏;;当代国内女性主义与政治研究综述[J];读书文摘;2014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冬梅;;女性主义、客观性与科学大战[A];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2 畅引婷;;符号运用策略对女性主义传播效应的影响——以父权制概念的意义阐释为例[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姜云飞;;“人”的概念:来自女性主义的新解[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4 曹剑波;;具有政治色彩的知识论:女性主义知识论[A];“西方政治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赖夏菲;;《猫眼》:女性主义和量子力学的完美共鸣[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纯菲;;火凤冰栖——中国文学女性主义伦理批评[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7 秦坤;;从女性主义视域看郭沫若历史剧中的性别观[A];“走向世界的郭沫若与郭沫若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8 师洋洋;;闪婚的存在合理性——几种新兴视角下的注脚[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静仪;;从女性主义心理学的角度谈“男女平等”的现实差距[A];性与性别研究(第2辑)——性别的触角[C];2011年

10 秦美珠;;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想历程、理论特征及其意义[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南师范大学 王宏维;女性主义哲学对哲学学科发展的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2 书评人 孟林;用两性对话方式探讨女性主义[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刘维维;女性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中国坐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刘兵;女性主义万花筒中缤纷的生活[N];中国妇女报;2013年

5 丁宁;女性主义不是一种时髦标签[N];中国妇女报;2004年

6 ;女性之思 敲开经济学之门[N];中国妇女报;2004年

7 小冯;你了解女性主义吗?[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8 ;女性主义的跨文本写作与阅读[N];文学报;2005年

9 肖巍;女性主义对于科学世界的改变[N];学习时报;2005年

10 马元龙;女性主义的多样性[N];中华读书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丽;女性主义法学的自我反思与重构[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邢桂敏;1900-1981年的中东女性主义与民族主义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3 朱晓映;[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桦桢;第二次浪潮之后[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胡传荣;国际关系的女性主义观照:权力、冲突与发展问题的社会性别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刘笑言;走向关怀[D];吉林大学;2013年

7 许庆红;性、政治与诗歌理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陈英;性别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9 姜子华;女性主义与现代文学的性别主体性叙事[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史巍;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现代性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慧泽;女性主义技术观述评[D];太原科技大学;2010年

2 吴岩璐;女性主义法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华汀汀;女性主义和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4 束佳;论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5 刘乃源;论女性主义政治学视角下的平等与差异[D];吉林大学;2007年

6 张漫琴;女性主义的后现代转向[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范莹莹;从权力/身体看福柯与女性主义[D];安徽大学;2007年

8 尚蕊;女性主义和理性[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9 陈田;新时期以来女性主义著作译介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10 刘淑芳;女性主义科学认识论探究[D];南昌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苔丝中女权的建构——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角度解读《德伯家的苔丝》,,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57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4057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d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