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黑人民俗文化的传承——沃克对赫斯顿小说的喻指

发布时间:2017-05-31 05:09

  本文关键词:黑人民俗文化的传承——沃克对赫斯顿小说的喻指,,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黑人民俗文化是黑人民族的灵魂,是黑人建构民族身份、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血脉。赫斯顿以丰富的民俗文化积累、优秀的民俗文学成果成为坚守黑人民俗文化的楷模;沃克以后辈作家应有的谦恭沿袭了赫斯顿通过文学创作进行文化寻根的叙事技巧,实现了对赫斯顿文本的模仿与修订,建立了与赫斯顿之间亲密的文学关系,成为赫斯顿弘扬黑人民族文化的嫡系传人。文学性民俗和语言性民俗是黑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赫斯顿与沃克小说中大量黑人民间故事的融入、黑人布道词的引用、黑人布道场景的描写以及黑人方言土语的运用,不仅将黑人文学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当中,使作品集"黑人性"与真实可读性于一体,而且体现了黑人民俗文化丰富的精神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捍卫了黑人民族的尊严和独立。
【作者单位】: 西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黑人民俗文化 佐拉·尼尔·赫斯顿 艾丽斯·沃克 文学性民俗 语言性民俗 传承
【基金】:2012年西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点项目“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建构与传承——左拉·尼尔·赫斯顿与艾丽斯·沃克比较研究”(zyz2012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佐拉·尼尔·赫斯顿(Zora Neale Hurst-on)是二十世纪前半期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杰出代表,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举足轻重的作家,对二十世纪的许多黑人作家(尤其是以沃克为代表的黑人女性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艾丽斯·沃克(Alice Walker)是美国当代黑人女性文坛的一朵奇葩,不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岳凤梅;拉康的语言观[J];外国文学;2005年03期

2 朱小琳;视角的重构:论盖茨的喻指理论[J];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莹莹;;《沐浴在阳光中》:对话与狂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李权文;;小亨利·路易斯·盖茨研究述评[J];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08期

3 丁礼明;;《紫色》文本互文视野下的黑人女性自我实现主题阐释[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潘海英;霍红;;弗洛伊德的语言观及其意义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5 余丹;;意义的迷失与追寻——《小世界》的后现代主题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朱小琳;;扭曲的生命,不屈的灵魂:论托妮·莫里森小说的暴力禁忌意象及意义[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7 胡加圣;柴改英;;多模态小品的功能间性[J];当代外语研究;2012年03期

8 王玉括;;非裔美国文学研究在中国:1994~2011[J];外语研究;2011年05期

9 何燕李;;盖茨非裔文学理论的“奈保尔谬误”[J];国外文学;2012年02期

10 陈惠良;杨毅华;;“父亲之名”作为一种能指符号在陈染作品中的体现[J];梧州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鹏;《所罗门之歌》意指特色翻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黄娜;“有声音的作品”—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创作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龚婷;构建人类诗意的生存模式[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高黎;历史·现实·隐喻[D];西北大学;2006年

5 吕正兵;拉康的交流思想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6 宋莉莉;紫色:和谐社会的色彩象征[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邬帅;《所罗门之歌》的喻指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8 甘甜;拉康主体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及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戴瑞瑞;症候、症候式阅读与文学批评[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贺冬梅;兰斯顿·休斯诗歌的喻指分析[D];中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战菊;语言[J];外国文学;2003年04期

2 萧莎;解构主义之后:语言观与文学批评[J];外国文学;2003年06期

3 严泽胜;拉康论自恋、侵略性与妄想狂的自我[J];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04期

4 黄汉平;拉康与弗洛伊德主义[J];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超峰;;论赫斯顿作品的黑人语言特色——对《他们眼望上苍》的解读[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3期

2 朱青菊;;论赫斯顿《他们仰望上苍》的审美追求[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3 严敏;本届最佳女配角——安吉丽卡·赫斯顿[J];电影评介;1986年06期

4 张海燕;;论赫斯顿的种族观[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年12期

5 魏金梅;;从赫斯顿小说看黑人民俗文化[J];长城;2011年08期

6 颜李萍;;“别样”赫斯顿:“黑”“白”夹缝中寻求生存之道[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06期

7 吴岳添;;南希·赫斯顿访谈录[J];花城;2001年04期

8 侯铁军;;白人对黑人的同化与压迫——评赫斯顿的《汗水》[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9 张玉红;;赫斯顿小说中的文化相对主义思想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张玉红;;规训与反规训——赫斯顿《他们眼望上苍》的福柯式阅读[J];译林(学术版);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晓燕;;《他们眼望上苍》中的种族意识[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冯武勇;他去了,但留下了“责任感”[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2 唐学鹏;“宾虚”死了[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玉红;佐拉·尼尔·赫斯顿小说中的民俗文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雪梅;左拉·尼尔·赫斯顿的文学创作与民俗文化[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2 傅琴芳;跃向太阳,追求自我的赫斯顿[D];四川大学;2006年

3 潘文一;赫斯顿的《他们眼望上苍》对欧洲成长体小说的继承与创新[D];聊城大学;2009年

4 郭鑫;非裔美国文学中的“母女”:赫斯顿与沃克[D];黑龙江大学;2007年

5 徐沁;分析左拉·尼尔·赫斯顿《他们眼望上苍》中的男性人物形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张丽莹;《他们眼望上苍》中佐拉·尼尔·赫斯顿的协合[D];中南大学;2008年

7 丁明明;赫斯顿的女性主义研究[D];温州大学;2013年

8 赵晓英;民俗文化里的力量与尊严[D];内蒙古大学;2014年

9 王莲香;种族意识与叙述评论[D];西南大学;2007年

10 王艳;论左拉·尼尔·赫斯顿小说的“黑人性”[D];长江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黑人民俗文化的传承——沃克对赫斯顿小说的喻指,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87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4087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5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