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纪长谷雄《白箸翁诗序》新论

发布时间:2017-06-03 09:05

  本文关键词:纪长谷雄《白箸翁诗序》新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论文以平安朝前期至中期活跃于日本文坛的大文人纪长谷雄的作品《白箸翁诗序》为研究对象,在丰富的先行研究的基础之上,重点考察了作品中神佛要素的混合存在这一特点及产生原因。 序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纪长谷雄其人、其主要作品以及关于纪长谷雄及其作品的先行研究的概况。 第一章中主要结合《白箸翁诗序》的内容,分析整理了作品中的神仙性要素和佛教性要素。其中一直被先行研究认作来源于神仙相关作品的词句事实上在佛教相关作品中也能找到,另外“头陀”“居士”这类词、以及重生的老翁变身为持经僧边焚香边念《法华经》这一描写明显是来源于佛教世界。再次,神仙世界的尸解仙其实在中国的僧传类文本《高僧传》中也能见到。也就是说,该作品并不仅仅是由神仙要素组成的单纯神仙作品,佛教方面要素也占了极其重要的比重。 第二章主要从地域背景的角度论证了第一章的问题点。白箸翁重生变为持经僧的场所以及发现白箸翁的老僧行走化缘的场所是“南山”。本论文首先从日本上代和平安时期的实例出发,提示出文中的“南山”极有可能是“吉野山”。其次再从《怀风藻》吉野诗中神仙境和桃源境的意象、以及《古事记》中所载大海人皇子入吉野修佛的事例出发,说明从上代开始吉野就已经成为了神佛两道繁荣的场所。最后从修验道的角度考察了平安朝吉野的神佛“习合”的情况。从役小角到山岳修行的僧侣相应和尚圣宝和尚都在吉野地区修行过,也就是说到纪长谷雄的时代,吉野已经是神佛盛行的场所了。这也是白箸翁故事后半段老僧转山和白箸翁“洞窟念佛”成立的重要地域背景。 第三章主要从神仙和神佛“习合”在文坛的渗透来探究该作品的时代背景。首先梳理了从持统朝至宇多朝文坛对神仙思想的受容,可以得出神仙思想对文坛的影响并非在纪长谷雄的时代一蹴而就的,而是有很长的传统。而关于神佛“习合”的状况,将本诗序与同时代的都良香、菅原道真以及三善清行相比,发现文坛,特别是汉文的说话世界已经有神佛“习合”的倾向。另外,和平安后期的《本朝神仙传》和《今昔物语集》比较,发现平安后期的神仙说话中佛教要素更多,且更注重佛法的灵验以及诵经的效用。纪长谷雄所处时代的特征是所谓密教的传播而使佛教渐渐在各个领域开始向深处浸透,而《白箸翁诗序》正是这一思想上的时代特征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 第四章从长谷雄自身的角度探讨了其写作隐遁、神仙和佛教作品的理由。首先,在隐遁的方面,平安前中期隐居趣味流行,这是时代的原因;而纪长谷雄自身也因为文人派阀斗争而身心疲累想要隐居。另外,将佛教要素掺入神仙作品之中,事实上和纪长谷雄对佛教的理解有关。从纪长谷雄所执笔的醍醐天皇和宇多法皇之间的书状中可以看出,纪长谷雄有很高的佛教教养,且可以自由自在地运用佛教知识。另外,在作品《太上法皇贺玄宗法师八十之龄和歌序》中长谷雄言及法华经是可以延命的法典,他还有两篇法华会记存世,这些都可以看出长谷雄很熟悉《法华经》的内容。而具体考察到《法华经》的渗透与文人之间的关系发现,天皇对《法华经》的喜爱程度极大程度地影响着文人对《法华经》的受容。而纪长谷雄的《仁和寺法华会记》中更是可以看出在公宴场合对天皇的忠诚是优先于佛教信仰的。另外,长谷雄仅存的佛教作品中和真言宗以及空海相关、且是纪氏族人所经历之事的有三篇,这表明长谷雄与真言宗甚为亲近,而与作为国教的佛教所亲近可以给文人纪长谷雄带来现实的利益。由此得出结论,长谷雄写作将神仙和佛教融合在一起的《白箸翁诗序》事实上很大程度受天皇对神佛的憧憬的影响。 综上所述,本论文从地域、时代以及作家自身三大背景方面,考察了《白箸翁诗序》中的神佛习合状况。结论认为:该诗序的成立是由吉野神佛习合的进展、神佛“习合”题材在文坛的渗透以及长谷雄作为文人的生存方式三点所决定的。
【关键词】:纪长谷雄 白箸翁诗序 神仙 佛教 法华经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313.06
【目录】:


  • 本文编号:4177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4177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b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