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狂欢化视角下的《午夜之子》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4 03:11

  本文关键词:狂欢化视角下的《午夜之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狂欢理论是巴赫金最重要的理论之一,是以拉伯雷的《巨人传》为研究文本,论述民间狂欢文化是如何影响文学创作和文学表达的。《午夜之子》是拉什迪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写萨利姆的家族变迁,展现了印度20世纪的历史变化。小说质疑官方历史和官方语言,通过对多种声音的描写和多重人物形象的塑造,表达了作者本人的历史观和对印度民族的感情。本论文主要运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对《午夜之子》进行研究。论文从小说中的狂欢形象入手,狂欢形象在小说中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形象的幻想化,形象的多重化和形象的夸张化;然后分析小说的狂欢叙述,从新历史主义解读小说中的不可靠叙述,从叙述时间和叙述空间解读小说的时空体,从人物身份的转换起伏和对战争的讽刺解读小说脱冕加冕的叙述结构;最后论述小说的文体问题,主要分析了小说的复调性和杂语性。通过以上论述,最后了解作者对当代印度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印度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的碰撞,给印度本土人民带来了何种感受;印度作为被殖民地的遗留问题,以及对印度当代女性的身份地位的探讨。
【关键词】:拉什迪 《午夜之子》 狂欢化 形象 叙述 文体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561.07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2
  • 1. 国内外研究现状7-10
  • 1.1 国外研究状况8-9
  • 1.2 国内研究状况9-10
  • 2. 研究缘起10-12
  • 第一章 狂欢化的形象12-24
  • 1.1 形象的幻想化12-16
  • 1.1.1 魔幻化的形象12-14
  • 1.1.2 傻瓜式的形象14-16
  • 1.2 形象的多重化16-19
  • 1.2.1 变化无常的父亲形象16-18
  • 1.2.2 不确定的女人形象18-19
  • 1.3 形象的夸张化19-24
  • 1.3.1 夸大的人体20-21
  • 1.3.2 碎片化的人体21-24
  • 第二章 狂欢化的叙述24-38
  • 2.1 不可靠叙述24-28
  • 2.1.1 历史的编纂与解构25-26
  • 2.1.2 个人的回忆与历史重构26-28
  • 2.2 广场化的叙述时空28-32
  • 2.2.1 广场化的时间28-30
  • 2.2.2 广场化的场景30-32
  • 2.3 脱冕与加冕式的的叙述结构32-38
  • 2.3.1 双重化的叙述结构32-34
  • 2.3.2 戏仿式的叙述结构34-38
  • 第三章 狂欢化的文体38-48
  • 3.1 小说的对话性38-42
  • 3.1.1 萨利姆与作者的对话38-40
  • 3.1.2 主要人物之间的对话40-42
  • 3.2 小说的杂语性42-48
  • 3.2.1 文本互涉中的多重声音42-44
  • 3.2.2 多重宗教的冲突44-46
  • 3.2.3 包罗万象的民间文化46-48
  •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52-53
  • 致谢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清雪;;另一半的“弟弟”——读杨邪小说《弟弟你好》[J];文艺评论;2006年05期

2 晓苏;;小说的情节组合[J];文艺评论;2006年05期

3 陈军;;论老舍戏剧与小说的文本沟通[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罗立群;;中国古代剑侠小说的发展及文化特质[J];文艺研究;2007年12期

5 尹丽丽;;唐侠义小说之流变及成因[J];长沙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6 岳喜祥;;谈小说教学过程中的几个环节[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年09期

7 张坤波;;浅析《叔叔的故事》中元小说手法的运用[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06期

8 牛胜超;;商业植入的新宠——小说营销[J];信息网络;2009年05期

9 王新新;;对比:一种小说结构的探讨[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张永禄;葛红兵;;兼类小说的诗学观察[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波;唐岫敏;;自由和爱心——福斯特意大利小说对“国际主题”的发展[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2 郭长海;金菊贞;;南社小说概览[A];纪念南社成立90周年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3 王松林;;小说“非个性化”叙述背后的道德关怀[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邵维加;;论微型小说的外置情节[A];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2002-2003)教育文化类[C];2003年

5 杨金国;;唐代写梦小说叙事时间的个性研究[A];东方丛刊(2003年第4辑 总第四十六辑)[C];2003年

6 谭湘;;“寻找”——问世间情为何物?——评《寻找妻子古菜花》[A];2003年中国小说排行榜[C];2004年

7 张立国;;茅盾小说的时事性[A];茅盾研究(第三辑)[C];1988年

8 金鑫;;茅盾小说的传播与接受[A];茅盾研究(第11辑)[C];2011年

9 徐朔方;;评《全真教和小说西游记》[A];首届《西游记》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10 汤哲声;;20世纪中国通俗小说的海派、津派和港派[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坤宁;商战小说掀畅销新潮[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2 叶向东;《家具商人》:商战小说的突破[N];中华读书报;2014年

3 文学所 文波;文坛评说反腐小说[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4 杨贵山;浪漫小说经久不衰的秘密[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陆梅;反腐小说出路何在?[N];文学报;2002年

6 李光斌;2002年少年小说掠影[N];文艺报;2003年

7 阎晶明;小说需要一种气质[N];文艺报;2007年

8 钱秀中;《女同志》通过连载引发团购[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9 郭娟;三流小说的“低级趣味”[N];经济观察报;2014年

10 王光东;九十年代小说遗漏了什么[N];文汇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阳;小说本体论[D];复旦大学;2008年

2 苏晓芳;论新世纪小说的大众文化取向[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董斌;反腐小说的文化意蕴与价值[D];兰州大学;2007年

4 沈杏培;小说中的“文革”[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董建辉;文化大革命时期主流小说创作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芳;80年代小说与西方荒诞思潮[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张同利;长安与唐小说[D];南开大学;2009年

8 康建强;中国古典小说意境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玉莲;墓葬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09年

10 汪颉珉;小说《鸽子项圈》的叙事艺术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维莎;新世纪民工题材小说创作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亓雪莹;论“反腐小说”的叙事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韵佳;第二人称小说的接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胡萱;论《礼拜六》小说创作[D];苏州大学;2008年

5 田甜;高中小说教学模式化反思[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刘行媛;论古代白话婚恋小说中的梦境描写[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7 刘芊s,

本文编号:4198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4198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7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