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冯梦龙“薛录事鱼服证仙”与卡夫卡“变形记”叙事艺术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8 09:16

  本文关键词:冯梦龙“薛录事鱼服证仙”与卡夫卡“变形记”叙事艺术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冯梦龙"薛录事鱼服证仙"和卡夫卡"变形记"都采用了将变形的艺术构思与写实的叙述方法相结合的叙事策略。在主体形象变形上,人化身为鱼或变形为甲虫成为人类在异化的环境中遭到扭曲的象征;在叙事结构和视角上,前者采取正叙结构和流动视角,后者采取线性叙述和有限视角,异曲同工地揭示了社会与家庭不同环境中人性异化的主题;在修辞技巧使用上,两者都采用间离反讽的"陌生化"手法,造成审美主体与被描写客体之间的距离,产生了荒诞的真实和真实的荒诞的艺术效果;在叙述语体运用上,前者融散文和韵文于一炉,起到了雅俗共赏作用;后者通过大量虚拟语气与推测性词汇的运用,把读者导向一种"旁观者清"式的主观思考,产生出一种"客观化"的审美效应。上述叙事技巧的运用,不仅使作品产生了荒诞得令人震惊和真实得令人信服的审美效果,而且深刻地揭示了现实生存环境对人性异化的主题。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冯梦龙 卡夫卡 变形 叙事 异化
【分类号】:I106-03
【正文快照】: literature and cultural industry.Email:hyongl@263.net中国通俗文学大师冯梦龙的小说“薛录事鱼服证仙”1和西方现代派文学鼻祖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2都采用了将变形的艺术构思与写实的叙述方法相结合的叙事策略,使作品产生了荒诞得令人震惊和真实得令人信服的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进文;;艺术——一个痛苦的表达——重读《饥饿艺术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2 罗锡文;;论卡夫卡的自我分裂[J];当代小说(下);2010年03期

3 梅进文;;他人即地狱——还原《地洞》的本相[J];电影文学;2008年08期

4 梅进文;;父子的博弈——解析《在法的门前》中的密码[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06期

5 周丹丹;;卡夫卡的交流叙事[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6 房宝花;田祥斌;杨鸿雁;;解读《城堡》中的“父子”关系的选材动因[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7 余泽娜;论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知识生产力及其价值定位[J];兰州学刊;2004年06期

8 侯翠霞;阐释的空间和多义的生成——卡夫卡《城堡》多视角解读[J];名作欣赏;2005年19期

9 石慧;;鲁迅与卡夫卡比较研究[J];教师;2013年35期

10 吴芳;;卡夫卡的鬼味人间[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昕妮;论卡夫卡的“犹太情结”[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谭毅;“中间地带”的卡夫卡[D];海南大学;2008年

3 吴芳;试论文学主体间性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表现形式[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薇薇;“出发”与“到达”——卡夫卡小说中“自我”的迷惘与困惑[J];当代文坛;2002年03期

2 俞红秀;分裂 变形 死亡——卡夫卡的异化世界[J];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02期

3 施依秀;卡夫卡的存在世界及其意义[J];泰山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曾艳兵;卡夫卡与弗洛伊德[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1期

5 陈婷婷;走近卡夫卡[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朱文信;卡夫卡:一条在理性密林中迷失了的路径[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丁俊玲;“飘忽”的“影子”——卡夫卡《御旨》解读[J];名作欣赏;2004年04期

8 曾艳兵;无家可归的异乡人——卡夫卡的“归属”问题[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9 陈小曼;对恐惧与死亡的拥抱——卡夫卡及其作品解读[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解英兰;卡夫卡——生平与创作的零距离[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新娟;;解读卡夫卡[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杨华娟;;异化的人群 绝望的生存——卡夫卡小说中的异化主题分析[A];2003年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年会交流论文文集[C];2003年

3 马素娟;;卡夫卡小说中的“异化”现象[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4 桑迪欢;;卡夫卡的话语世界——从《城堡》看卡夫卡的语言特色和叙事结构[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赵山奎;;无名希腊人的“非历史命运”:从卡夫卡的一封信解读其《乡村医生》[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何峰;;边缘化的冷眼旁观与后现代的思维向度——鲁迅与卡夫卡[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7 曾艳兵;;卡夫卡与老庄哲学[A];东方丛刊(2004年第3辑 总第四十九辑)[C];2004年

8 陈晓兰;;现代派文学与大都会——从波德莱尔的“游荡”到卡夫卡的“睡眠”[A];都市文化研究(第8辑)——城市史与城市社会学[C];2013年

9 晏琼花;陈德光;孔维东;;读写互陈 修炼写作内功[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10 秋芹·歌乐;罗璇;;德国三位传媒型作家作品中的东方意象[A];东方丛刊(1998年第3辑 总第二十五辑)[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卫东 书评人;“卡夫卡”和我一起成长[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2 洪烛;无法模仿的卡夫卡[N];中华读书报;2000年

3 曾艳兵;卡夫卡和三个女人[N];中华读书报;2003年

4 曾艳兵;卡夫卡:从西方到中国[N];中华读书报;2003年

5 曾艳兵;卡夫卡与三个朋友[N];中华读书报;2003年

6 曾艳兵;卡夫卡与老庄哲学[N];中华读书报;2004年

7 曾艳兵;卡夫卡与基尔凯郭尔[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赵山奎;卡夫卡的中国想象[N];中华读书报;2007年

9 石剑峰;卡夫卡全集捷文译本首次出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10 石湾;卡夫卡故居[N];中华读书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玉娟;“诗之思”:卡夫卡艺术世界的“图式”[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蔚;卡夫卡在中国的译介(1979年至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3 张莉;卡夫卡与20世纪后期中国小说[D];苏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克姗;卡夫卡作品中的小丑形象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2 贾秀平;卡夫卡的生活与信仰[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明明;“我写的一切都跟您有关”——卡夫卡的父亲情结[D];兰州大学;2011年

4 佘永强;论卡夫卡小说主题中蕴含的荒诞[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怀瑞;论卡夫卡创作中的自传性和超越性特征[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6 韩晓亚;论卡夫卡创作中的悖谬艺术[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安冬;论卡夫卡思想创作中的悖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蔡智敏;卡夫卡小说的生存论解读[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饰玉;论卡夫卡创作中的悖谬[D];吉林大学;2004年

10 陆霞;卡夫卡的象征[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冯梦龙“薛录事鱼服证仙”与卡夫卡“变形记”叙事艺术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20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4320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1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