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边缘与中心的对话——“暗恐”视阈下《神秘的河流》中索尼尔边缘性人格

发布时间:2017-06-08 20:03

  本文关键词:边缘与中心的对话——“暗恐”视阈下《神秘的河流》中索尼尔边缘性人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立足于弗洛伊德的"暗恐"视角分析了当代澳大利亚作家凯特·格伦维尔的《神秘的河流》中主人公威廉·索尼尔边缘性人格,即在时空策略下透视索尼尔边缘性人格的形成、发展、强化、自我痊愈的过程。通过对索尼尔边缘性人格的书写揭示出从"边缘"到"中心"的欲望机制下英国社会权力话语(主流社会与非主流社会对话)以及在悉尼的种族中心主义(白人与非白种人的对话)和殖民主义(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对话)之间的互文关系。
【作者单位】: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外国语系;
【关键词】《神秘的河流》 边缘性人格 创伤 暗恐 镜像
【基金】:2014年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类研究重点项目(SK2014A364)
【分类号】:I611.074
【正文快照】: 《神秘的河流》是澳大利亚作家凯特·格伦维尔运用宏大叙事讲述19世纪初的英国和澳大利亚早期殖民者为了领地与当地土著的矛盾与冲突的历史小说。该小说在2006年获得了英联邦作家奖(Commonwealth Writers’Prize)和澳大利亚克里斯蒂娜·斯泰奖。小说试图重现当时的历史宏景,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童明;;暗恐/非家幻觉[J];外国文学;2011年04期

2 王素英;;“恐惑”理论的发展及当代意义[J];当代外国文学;2014年01期

3 黄林林;谢龙新;;“存在”的“镜像”:论《老人与海》中马林鱼的悲剧意蕴[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4 郭海霞;;论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异化主题[J];外语教学;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彦婷;;密特威舍教授家庭中的权力转移——《微光世界的继承人》中福柯权力理论的应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韩韦;;风中幻影——浅析《风之影》作为畅销书的写作特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3 未志英;;《约拿书》的隐喻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4 杜海燕;;王家卫《2046》缀合复调式叙事结构浅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5 颜桂堤;;经典:流动与建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6 殷婷婷;;“整合”亦或“颠覆”——阿多诺与本雅明的“技术介入”之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7 王小翠;;试析《简·爱》中女性话语权的缺失与建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8 强玲;;新历史主义的颠覆与抑制——以长篇小说《兔子,跑吧》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9 缪菁;;爱情背后的辛酸过往——试比较《茶花女》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10 王丹宁;康建明;;“双声话语”视角下的吕贝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新新;;菲利普罗斯:新历史主义的实践者——《反美阴谋》的新历史主义解读[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2 鲍国玉;;认知隐喻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郭红梅;;新媒体艺术的空间叙事[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4 赵炎;;解构的“新历史主义”绘画——对中国当代艺术现象及批评历史意识的一种反思[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5 黄光伟;;“新批评”派的“范例”及其历史意义[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6 罗如春;;身份认同问题三论[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7 朱月娥;;文化生态中翻译的中度干扰[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郑贞;钱佳静;;《米》中停顿的翻译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陈霖;;青年亚文化的新媒介空间[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3)——网络化关系:新传播与当下中国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闫建华;劳伦斯诗歌中的黑色生态意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耿强;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志萍;当代新疆文学的性别书写及其文化内涵[D];南开大学;2010年

6 吴越民;中美报纸新闻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跨文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董美含;90年代后美国华裔女性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熊宇飞;意识的世界与主体的生成[D];暨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艳萍;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与实践在中国语境下的新发展[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杨阳;无暇浪漫: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石睿;探寻精神的归宿[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邓婉;奈保尔的“文化苦旅”——从奈保尔作品中的意象看其文化身份[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春茜;人性的守候[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韩伟杰;叙事理论视阈下《一位女士的画像》主题阐释[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波;菲茨杰拉德小说的叙事艺术[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涛;现代与传统的交织[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梁昱;从“五要素”角度看《明朝那些事儿》[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志刚;对赫胥黎《美丽新世界》中“野人”约翰的拉康式解读[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童明;;暗恐/非家幻觉[J];外国文学;2011年04期

2 安德鲁·本尼特;尼古拉·罗伊尔;汪正龙;;论文学中的神秘[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11期

3 展春蕾;;主体欲望的终极之路:踏入真实界——浅尝《老人与海》拉康式解读[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21期

4 方汉文;镜子阶段与文化心理主体认证的联系──拉康的后现代文化心理阐释[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3期

5 彭洲飞;;现代人焦虑、现代性反思、现代文化建构——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性文化危机的探索及其当代启示[J];兰州学刊;2012年02期

6 於鲸;;哥特小说的恐怖美学:崇高与诡异[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何亚惠;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现代性——《理想家庭》读后[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8 郭海霞;;论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异化主题[J];外语教学;2010年05期


  本文关键词:边缘与中心的对话——“暗恐”视阈下《神秘的河流》中索尼尔边缘性人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35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4335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2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