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电子传媒和故事讲述——论西方后现代文学的本质特征

发布时间:2017-06-20 21:06

  本文关键词:电子传媒和故事讲述——论西方后现代文学的本质特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西方后现代文学的本质特征一直是国际文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讨论它的论著可谓汗牛充栋,主要有"矛盾混杂说"、"形式自省说"、"碎片化"三种看法。已有的各类理论研究成果,观点虽然各不相同,但思想方法多是理论推演和非系统性的。本研究采用与之相反的思想方法:历史考察和系统分析的方法。联系人类传媒方式的发展过程,全面考察文学叙事的变化轨迹,得出如下结论:西方后现代文学采用的不是小说写作形式,而是故事讲述形式,其本质特征是寓言式创作理路、框架结构和多元故事重叠重复形式。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后现代文学;电子传媒;小说写作;非系统性;传媒方式;文学叙事;变化轨迹;寓言式;午夜的孩子;讲述者;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英国后现代小说形式变革研究”(批准号:13B WW047)成果
【分类号】:I109
【正文快照】: 一、关于后现代主义20世纪下半叶,西方文坛上出现了一种与18、19世纪的现实主义小说和20世纪前期的现代主义小说迥然有别的文学,人们给它取了很多名字,如哈桑称之为“后现代文学”,巴特勒称之为“当代先锋派”,杰弗逊称之为“新小说”,哈琴称之作“历史编撰元小说”,帕特里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J·希利斯·米勒,国荣;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J];文学评论;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晶;;文艺美学的当代建构及其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钱雯;中西小说时空观比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3 李丽;;从“认同”到“背叛”——1930年代以来短篇小说体式的多样化探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杨柏岭;;古代文论在电子传媒时代的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马夫轲;;信息时代——文学及文学研究的新阶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9期

6 田小凤;曾宏伟;;论毕飞宇儿童视角叙事文本的价值内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7 龚慧华;;做个诗人,史学家还是小说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8 赖永兵;;“日常生活审美化”何以成为论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9 欧孟红;试论白先勇小说的戏剧化[J];安康师专学报;2003年01期

10 李剑;;技术化生存的人性危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兆胜;;文学创作的深度异化——评陈希我的小说《抓痒》[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2 童庆炳;;文学独特审美场域与文学人口——与文学终结论者对话[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丁仕原;;阅读文学与国民素质——关于当代文学现状的探讨[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丁仕原;;阅读文学与国民素质——关于当代文学现状的探讨[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欧阳友权;;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现代性[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6 欧阳友权;;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问题与契机[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马大康;;电子媒介时代文学的文化生态[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8 张进;;活态文化及其对文艺学的挑战[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9 泓峻;;文学对语言的影响——一个重要的文学价值论研究维度[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10 高巍;江宁康;;文学与阶级身份建构——英美文学批评新论探究[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素秋;“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钟希明;介入公共场域的知识分子写作[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梅;另一种现代性诉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孙晶;跨越文字与影像的疆界[D];吉林大学;2011年

6 张才刚;数字化生存与文学语言的流变[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萌;反抗与创造:杰弗里·哈特曼的文学批评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杨拓;电子媒介文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卢普玲;人物与叙述[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焱;历史的痕迹[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论奥斯丁笔下的中老年女性人物[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王思齐;《新序》《说苑》小说价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雪花;论《白鲸》中人与自然的关系[D];湘潭大学;2010年

4 孙吴刚;论连载小说作为一种文学现象的双重价值[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李慧慧;余秋雨散文创作的市场化取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杨莉;《一位女士的画像》的空间叙事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红;试论查尔斯·狄更斯小说情节中的巧合[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战晓微;论《哈里·波特》中的二元对立[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胡乔美;浅析王国维的文学观[D];南昌大学;2010年

10 吕晓春;数字化环境与新世纪文学[D];鲁东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春蕾;;浅析我国现代文学及后现代文学的价值[J];商;2012年05期

2 宋淑惠;后现代文学主体价值的重建[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3 马汉广;论后现代文学的颠覆与解构[J];求是学刊;2002年06期

4 王岳川;质疑“后现代文学性统治”[J];文学自由谈;2004年02期

5 陈方;;俄罗斯后现代文学的全景图——读《俄罗斯后现代文学》[J];外国文学评论;2006年02期

6 常如瑜;;后现代文学的生态转向[J];粤海风;2009年06期

7 陈世丹;;后现代文学中的媒介与“再现”和建构[J];外国文学;2012年02期

8 刘波;;构建中国后现代文学的精神谱系——评张立群《中国后现代文学现象研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9 苏娉;;浅谈后现代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28期

10 谭德生;试论后现代文学艺术的美学风格[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慧 河北省政协前副主席 河北师范大学教授;不能一概而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黄力之;重复式发展还是创造式发展[N];文艺报;2001年

3 张经武;文学意味的蔓延[N];中国文化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毛娟;“沉默的先锋”与“多元的后现代”:伊哈布·哈桑的后现代文学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Shapovalova Valeriia(瓦列莉娅);现实主义传统的中断以及与世界后现代文学的联系[D];浙江大学;2011年

2 卢艳;《公众的怒火》中历史性对边缘化人物的辩护[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3 侯健;摧毁:一种后现代文学阐释[D];河南大学;2008年

4 杨深林;从王小波小说看后现代文学在中国的变异[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电子传媒和故事讲述——论西方后现代文学的本质特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68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4668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c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