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跨文化视域下中西悼亡诗的表现诗学——《江城子》、《梦亡妻》之比较

发布时间:2017-06-22 19:11

  本文关键词:跨文化视域下中西悼亡诗的表现诗学——《江城子》、《梦亡妻》之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苏轼的《江城子》和弥尔顿的《梦亡妻》都以梦的形式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沉郁凄凉,感情真挚。然而,由于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差异,东西方的文学特征也不尽相同。中国表现诗学起源于心物感应论,其艺术特征表现为写意、传神、婉约,而西方表现诗学起源于物外模仿论,其艺术特征表现为写实、逼真、豁达。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跨文化视域 表现诗学 艺术特征
【分类号】:I106.2-03
【正文快照】: [2]71引言古今中外,人性、对于生活的所经所感基本是一样的,所以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但文化“是人在不同环境的生存奋斗中所选是,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发择、创造,并不断积淀和创新着的一切生存条件展过程,以及其他因素的不同,不同民族的文和生存方式,是人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骥;;弥尔顿《梦亡妻》审美空间的生成[J];学术交流;2012年02期

2 邓慧;;梦的解析:苏轼《江城子》与弥尔顿《梦亡妻》的类比研究[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06期

3 王健玲;;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江城子》与《梦亡妻》[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1996年01期

4 蒋倩;;从《鹧鸪天》和《梦亡妻》的对比看中西悼亡诗的差异[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肖锦凤;;生死隔绝悠悠情——苏轼《江城子》与弥尔顿《梦亡妻》比较[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年09期

6 黄丽萍;;苏轼悼亡词《江城子》与弥尔顿《梦亡妻》艺术比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02期

7 于海利;;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从互文性视角解读中西悼亡诗《梦亡妻》和《江城子》[J];海外英语;2013年12期

8 邓炜;;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和弥尔顿《梦亡妻》之比较[J];民族论坛;2009年01期

9 李忠霞;;侠骨柔肠 百世流芳——赏析弥尔顿的作品《失乐园》与《梦亡妻》[J];绥化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刘海林;;试比较苏轼的《江城子》与弥尔顿的《梦亡妻》[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本文关键词:跨文化视域下中西悼亡诗的表现诗学——《江城子》、《梦亡妻》之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28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4728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9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