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解读《霍乱时期的爱情》

发布时间:2017-06-23 14:07

  本文关键词: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解读《霍乱时期的爱情》,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哥伦比亚著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是一部基于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关于爱情的小说。对该小说的研究,大多关注小说的人物分析、爱情观分析,或者基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笔者主要借用聂珍钊教授提出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对小说进行一个全新角度的解读,给小说赋予全新的理解。重点剖析主人公阿里萨内心深处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同时分析受人尊敬的医生乌尔比诺,随着身份转变而任非理性意志驱使所导致的灵与肉的分离与背叛。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
【关键词】霍乱时期的爱情 阿里萨 文学伦理学批评 伦理选择 伦理环境
【分类号】:I775.074
【正文快照】: 加西亚·马尔克斯作为魔幻现实主义的先驱,这位常被称作是继16世纪米格尔·德·塞万提斯以来最伟大的西班牙语作家在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仅仅三年后,创作了一部被著名评论家安东尼奥·卡瓦耶鲁称为爱情专著的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1]60在马尔克斯写这部书时他已年满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蕊;;《霍乱时期的爱情》:一个逆行的世界[J];电影文学;2013年07期

2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批评方法新探索[J];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05期

3 杜婧一;;以爱情的名义永生永世——马尔克斯《霍乱时期的爱情》浅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爱萍;;外国文学阅读教学中的伦理教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李颖;解秀琴;;从嘉莉妹妹的道德倾向中看工业社会中的美国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3 王羽青;;“美国梦”幻灭的另一种解读——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的《了不起的盖茨比》[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1期

4 朱丽娟;裴浩星;;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评析[J];长白学刊;2009年01期

5 常征;王明辉;;悲观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冲突——美国作家奥尼尔的思想与创作研究[J];长城;2011年06期

6 蔡芳;;《奥兰多》的精神分析学与伦理学阐释[J];长城;2011年12期

7 徐芳;;论拉辛作品的伦理意识与局限性——以《昂朵马格》为例[J];长城;2012年06期

8 陈了;;《红字》创作的清教主义伦理道德倾向[J];沧桑;2010年06期

9 张长辉;;文学伦理学关照下的美国华裔文学解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8期

10 徐密娥;;《玫瑰园中的影子》:时代桎梏下的婚姻悲剧[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f^;城市漫游者的伦理衍变:论菲利普·拉金的诗歌[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庄新红;莎士比亚戏剧的伦理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华忠;善的支撑[D];吉林大学;2012年

4 马弦;和谐与秩序的诗化阐释[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茂生;艺术与道德的冲突与融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邹涛;美国华人商文学:跨文明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邹建军;“和”的正向与反向[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高兰;利维斯与英国小说传统的重估[D];吉林大学;2009年

9 修树新;托妮·莫里森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尚必武;詹姆斯费伦的修辞性叙事理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方欢;解读《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伦理身份[D];重庆师范大学;2015年

2 周颖;从文学伦理学角度解读乔纳森·弗兰岑的《自由》[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泽雅;《春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汪晖;;真实的与乌托邦的——读《霍乱时期的爱情》[J];读书;1989年11期

2 刘娟;;《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的死亡主题小议[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张慧云;;痴情?滥情?——以弗洛伊德的人格论分析《霍乱时期的爱情》[J];名作欣赏;2006年22期

4 洪子锐;;加·加·马尔克斯谈《霍乱时期的爱情》的创作过程[J];文化译丛;1988年04期

5 谈清妍;;爱情的乌托邦——解读《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的爱情与死亡[J];襄樊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6 张宁;爱、时间与死亡——读《霍乱时期的爱情》[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建军;文学伦理学批评的三维指向[J];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01期

2 陈晨;;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看《紫颜色》中的两性关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1期

3 蔡云艳;;文学伦理学批评:内涵、目的以及范围[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4 谢素霞;;《押沙龙,押沙龙!》的文学伦理学解读[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5 蔡云艳;;文学伦理学批评:内涵、目的以及范围[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修树新;刘建军;;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现状和走向[J];外国文学研究;2008年04期

7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J];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01期

8 ;“第三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讯(2013年10月25日—27日中国·宁波)[J];外国文学研究;2013年01期

9 ;“第三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讯[J];外国文学研究;2013年02期

10 ;“第三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讯[J];外国文学研究;201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陆耀东;;关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几个问题[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邹建军;;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实用性与有效性问题[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聂珍钊;;序言:文学伦理学批评[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肖建荣;;文学伦理学批评与其他批评方法融合理论与实践初探[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成坚;;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的当代北爱尔兰文化融合与反思[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尹根德;阮小娟;覃玖英;;文学伦理学视野下的詹姆斯·赖特诗歌解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二辑)[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松林;作为方法论的文学伦理学批评[N];文艺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郝日虹;文学伦理学批评打破固有思维定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N];文艺报;2008年

4 车凤成;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特征[N];中华读书报;2010年

5 朱宝荣 丁曦妍;面对动物的伦理困惑[N];文艺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小翠;《只争朝夕》的文学伦理学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2 朱晓亚;福克纳《熊》的文本变迁与文学伦理学解读[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杨舒雅;从文学伦理学角度解读哈金的《等待》[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4 刘洋;《灶神之妻》的文学伦理学解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5 程宝毛;《押沙龙,押沙龙!》的文学伦理学解读[D];青岛大学;2013年

6 刘佳;文学伦理学视角下的《垂死的肉身》的伦理主题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7 马斐;《耻》的文学伦理学解读[D];河南大学;2012年

8 许靓;从起点到终点—从文学伦理学角度解读劳伦斯的《白孔雀》和《查特莱夫人的情人》[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9 谢素霞;福克纳创作的文学伦理学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朱亮亮;《我带你去那儿》的文学伦理学解读[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解读《霍乱时期的爱情》,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52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4752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18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