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的心理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17-06-25 22:06

  本文关键词:《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的心理特征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呼啸山庄》这部小说为我们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个心理复杂的希斯克利夫的形象。然而,希斯克利夫并不是一个魔鬼。他只是在不断的虐待与抛弃下,人性开始扭曲,成为一位疯狂的复仇者。最终希斯克利夫在复仇的思考中选择重新回归纯净的人性,实现了本我、自我到超我的转化与升华。
【作者单位】: 周口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呼啸山庄》 希斯克利夫 心理特征
【分类号】:I561.074
【正文快照】: 引言《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的代表作。与维多利亚时期文学作品中的伤感主义不同,艾米莉采用了极为偏激的方式将故事中的情感元素进行强烈的展示,并且在一系列的情感变化中甚至衍生出极端的报复行为。艾米莉·勃朗特的这种手法与其他文学作品中所充斥的忧郁、伤感等具有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睿才;;发掘自己的灵魂——长吉诗理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黄静;;论施蛰存的小说理论与批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刘萍;;论奥菲利娅的悲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王玲;;挣扎于人格结构漩涡中的溺水者——以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解读《夜》[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5 郑勋;;剑与舞剑者之辩——东西作品中关于语言与人的本质关系的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6 乔丽丽;黄彩金;;人生悲剧的背后——《荒山之恋》之悲剧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7 李朋;;梦幻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解读克莱的梦游[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8 方钦;;多元批评视野下的“玫瑰”——《献给艾米莉的玫瑰》在当代中国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9 陈莉;;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看源氏心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10 甘丽锋;;创伤,无意识与俄狄浦斯情结——对《喧哗与骚动》中昆丁的精神分析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阮倩;;“童贞”观念的初始——对《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解构主义批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2 孙飞飞;;The only way to transcend is death——On the doomed death of Roderick in 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靳雪梅;;社会学视角下的精神疾病分析[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黄翊;;重要的只是身体——中国当代艺术中“双性同体”符号的分析[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5 刘俊杰;;试析《日出》中陈白露的自杀[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杨眉;;论《健康人格心理学》课程的建设与特色——兼谈人格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7 杨木高;杨建伟;;绽放的凤仙花——一例冲动型人格障碍罪犯的案例分析报告[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刘春援;邹敖萍;秦绪花;陈荣荣;;论《内经》梦理论及临床意义[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身医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9 刘荧;;诞生于浓雾之梦的女性形象——郝思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菊霞;创伤叙事与写作治疗[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胡友培;城市沿街小型商业的形态呈现与成因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6 王东;从“思想之流”到“纯粹经验”[D];吉林大学;2011年

7 潘汝;英格玛·伯格曼电影的宗教情怀与艺术魅力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许勇为;马尔库塞的现代性批判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冯莎;艺术在别处[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景银辉;“文革”后中国小说中的创伤性童年书写[D];上海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天时;创伤理论视角下解读《接骨师之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汪洵;萧红小说的感伤品格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李婷婷;《八月之光》中种族歧视下一个混血儿的悲剧[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李霞;弗洛伊德人学思想探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袁媛;论科学创造中的审美活动[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彭龙富;人性的限制与突围[D];湘潭大学;2010年

7 赵亚男;法律接受的社会心理机制[D];湘潭大学;2010年

8 殷劭;好莱坞电影中的精神病人形象[D];湘潭大学;2010年

9 潘娴;网络暴力现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魏秋华;论动画电影的叙事伦理[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琳琳;;浅析希斯克利夫人性的复苏[J];文学教育(中);2014年01期

2 赵芳;张博;;解读希斯克利夫人性中的善与恶[J];作家;2011年24期

3 宁霞;;荒原中迷失的人性——希斯克厉夫的悲剧人生[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彭晓蓉;;希斯克历夫:被放逐到世界的人[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周庆贺;哭泣的魔鬼背后——希斯克厉夫形象试析[J];南都学坛;1992年02期

6 陈玲;;希斯克厉夫的爱情悲剧解析[J];安顺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7 汪岚;;《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厉夫形象系统分析[J];世界文学评论;2006年01期

8 刀喊英;;权力关系的边缘人、角逐者和失落者——希斯克厉夫分析[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张悦;陈惠良;徐蓓;;通过精神分析法试论希斯克利夫人物心理[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0期

10 冉晓莉;;“复仇者”希斯克厉夫和奇灵渥斯之形象解析[J];电影文学;2009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慧;叶塑;;从心理学角度浅析希斯克利夫性格及其成因[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悦然;那些幸福的小雨点[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贺思艳;人性的回归[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雪竹;三界理论视域下的希斯克利夫[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3 唐正;“我就是希斯克里夫!”《呼啸山庄》中希斯克里夫的原型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4 周琼;论《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的防御机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的心理特征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37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4837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b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