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文学:从真理到政治——后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理论的当代性问题

发布时间:2017-06-28 16:06

  本文关键词:文学:从真理到政治——后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理论的当代性问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文学遭遇理论泛滥之际,文学自身也顿显尴尬和窘迫。当今话语的空前纷繁多样,实是表达衰落的结果。如何还原文学应有的鲜活生命力,这是每一时代理论家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后马克思主义者对文学的关注主要体现在文学自身的权能、书写主体之真理以及文学生成性等方面。概言之,福柯对主体和真理的解构击破元叙事的空洞幻想;德勒兹对多元和差异的推崇暗示文学生成的无限可能性;朗西埃则直接赋予文学以自身的内在书写政治。凭借对各种学说的综合性批判使用,后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使文学恢复自主性和创造力,而文学理论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实现当代性之建构。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
【关键词】后马克思主义 文学的当代性 主体性 差异性 文学的政治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现象学美学视域中想象理论的嬗变研究”(编号:14BZX125) 山东大学(威海)2014年度教改项目“艺术人文学研究”(编号:1010514420002) 山东大学(威海)2013教材改革项目“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编号:1010514421002)阶段成果
【分类号】:I106
【正文快照】: 当今话语的空前纷繁多样,实是表达衰落的结果。在这一特殊时刻,后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它的兴起表明了一种决心,即揭示出那种隐藏的多元主义历史,以及那隐藏在团结表象背后的东西。〔1〕后马克思主义者反对总体化及宰制性写作,赞成多元主义、差异,强调他者、政治自发性,以及激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旭平;建构与解构:主体在现代、后现代哲学中的命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2 郑小霞;;从抽象理性批判到资本批判——马克思对黑格尔现代性诊断的批判与超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曾忆梦;;论本雅明的“追忆”概念及现代性的救赎[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4 杜军虎;;后现代主义对“人类中心论”的批判[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毛国民;;从中国文化中找寻西方文化的“不可能性”——美国学者孟旦对中国哲学中“人”之概念的研究[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马剑银;;哈贝马斯的基本权利观——商谈论视角的基本权利体系重构[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7 姜涛;;法学通说: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J];北大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8 王志钦;;景框的界线[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赵敦华;西方人本主义的传统与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牛宏宝;;时间意识与中国传统审美方式——与西方比较的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秀;;现代化及其背反——论道德困境产生的根源[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陈凡;;技术图景中人主体性的缺失与重构[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3 江弱水;;胡适的语文观与三十年代的反拨[A];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谢永康;;“天才”的出场——国外阿多尔诺哲学研究述评[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胡绪明;;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的现代性批判理论探析[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胡绪明;;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的现代性批判理论探析[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7 董正爱;;生态秩序重塑的回应型法律范式解构——基于人类集体福祉超越市场逻辑的转型认识[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8 朱存明;;汉画像研究的图像学方法[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陈粤;;略论马克思文艺意识形态学说的理论语境[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10 汪帮琼;;论知识的客观本质及其对于现代文明的复杂意义[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凤莲;马克思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挑战[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7 吴旭平;力量的形而上学[D];吉林大学;2011年

8 尹峻;国家与革命:黑格尔与马克思关系的历史性解答[D];吉林大学;2011年

9 刘鹏;疑难案件中法律裁判的规范性来源[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杨晓畅;多元社会的正义事业[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柏久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与中美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凌;现代社会的困境与救赎[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媛媛;中国意象油画的色彩表现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威;场域视角下的抽象绘画与具象绘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吕铮铮;中国当代艺术中艳俗因素研究与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菲菲;技术现代性困境与出路[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佘颖玲;审美反抗与审美救赎[D];湘潭大学;2010年

9 万波;科学发展的道德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李晓;三湾改编中的现代性意蕴探析[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恰特;倪胜;;什么叫后马克思主义[J];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04年00期

2 周凡;;生成与确立: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兴起[J];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2004年00期

3 周凡;后马克思主义:概念的谱系学及其语境(中)[J];河北学刊;2005年02期

4 张亮;;国内近期“后马克思主义”研究简评[J];哲学动态;2007年02期

5 史文瑞;;“后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J];理论视野;2008年09期

6 王芳;;后马克思主义的偶然性逻辑[J];理论界;2009年02期

7 李世涛;;后马克思主义:一种似是而非的马克思主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10期

8 周凡;;后马克思主义的解构与建构[J];理论参考;2009年11期

9 张亮;;国内近期“后马克思主义”研究简评[J];理论参考;2009年11期

10 林木;;1920年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J];党史博览;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平;;辨析与反思:后马克思主义究竟是一种什么主义[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2 王平;;现代性:后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起点与归宿[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3 王南n\;;历史行动或改变世界的哲学何以可能——从后马克思主义回归马克思[A];实践哲学的使命——首届“汉语学界实践哲学论坛”发言文稿[C];2011年

4 周凡;;生成与确立: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兴起[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4)[C];2004年

5 马恰特;倪胜;;什么叫后马克思主义[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4)[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尹树广;解构、领导权与后马克思主义[N];社会科学报;2004年

2 孙亮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走不出“统一性”牢笼的“后马克思主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理查德·哈德逊/文 吕增奎/编译;杂交的后马克思主义[N];社会科学报;2004年

4 陈炳辉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新主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茅根红;解放政治学: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6 周大亚 整理;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7 朱丽琴;西方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回归及其新特征[N];中华读书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高远;后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意识形态问题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2 高之慧;在对抗与竞争中探寻民主真谛[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海风;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4 谭佳雯;拉克劳与莫菲后马克思主义的话语理论[D];复旦大学;2009年

5 吴静;后马克思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6 刘振怡;拉克劳:从后结构主义到后马克思主义[D];黑龙江大学;2004年

7 段晓民;艾伦·伍德的社会变革主体理论探析[D];山西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文学:从真理到政治——后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理论的当代性问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44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4944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0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