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伍尔夫小说印象主义与后印象主义的融摄

发布时间:2017-07-02 20:17

  本文关键词:伍尔夫小说印象主义与后印象主义的融摄


  更多相关文章: 伍尔夫 印象主义 后印象主义 融摄


【摘要】:弗吉尼亚·伍尔夫作为现代主义小说的开启人,是"心理学派"先锋实验者和领袖,她把现代主义心理小说的各种可能性发挥到极致。她在创作上,对印象主义美学观有着高超的驾驭。其创作的经典小说《雅各布之屋》,通过不同的生活环境和印象塑造人物,采用很多看似散乱的主题,以及由印象组成的各种"存在的瞬间",并以极其细腻的笔触讲述小说人物的内在真实。小说融摄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写作手法,引领了20世纪初传统小说到现代小说的过渡。
【作者单位】: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外语系;
【关键词】伍尔夫 印象主义 后印象主义 融摄
【分类号】:I561.074
【正文快照】: 弗吉尼亚·伍尔夫作为“心理学派”的领袖,同时也是一位先锋的实验者,把现代主义心理小说的各种可能性发挥到极致。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中期正是画坛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大发展时期,伍尔夫受此影响,在文学创作之中运用了这些方法。伍尔夫认为生活是“小说的恰当目的”[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程倩;伍尔夫小说结构的美学机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2 李新博;;论《邱园记事》的叙事反叛与创新[J];外语教学;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彦春;;论伍尔夫小说创作的技巧[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吕倩倩;;弗吉尼亚·伍尔夫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3 杜馨;;追寻心中的“灯塔”——浅析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的意象元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4 刘婷婷;;从《蝴蝶梦》看达夫妮·杜穆里埃的两性关系视角[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郑文浩;《海浪》:伍尔夫的词语感觉与生存现实[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李茂秀;;伍尔夫文学对女性话语权的嫁接[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王仁娜;浅谈《无字》形式艺术上的几个特色[J];长春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8 兰守亭;;《包法利夫人》中马的象征解读[J];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9 刘亚波;;解析《到灯塔去》中的绘画元素[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22期

10 袁霜竹;;伍尔夫小说美学理论探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璐;;无韵诗章:论伍尔夫小说的诗化特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吕雪梅;;解话中画,理文中纹 解读伍尔夫《海浪》中的立体主义叙事实验[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潘建;弗吉尼亚·伍尔夫:性别差异与女性写作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2 刘阳;小说本体论[D];复旦大学;2008年

3 高奋;弗吉尼亚·伍尔夫生命诗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俞晓霞;精神契合与文化对话[D];复旦大学;2012年

5 綦亮;弗·伍尔夫小说中的民族身份认同主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牛宏宇;空间理论视域下的弗吉尼亚·伍尔夫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一川;;全球化东扩的本土诗学投影——“诗界革命”论的渐进发生[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2 项凤靖;在片刻之间捕捉到永恒——析弗吉尼亚·伍尔夫意识流小说中的印象主义艺术手法[J];当代文坛;2003年01期

3 丁晓原;论近代报章政论体之始——“王韬体”[J];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4 凌硕为;;申报馆与王韬小说之转变[J];求是学刊;2007年01期

5 宋坚;略论伍尔夫的小说艺术形式[J];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6 程倩;伍尔夫小说结构的美学机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7 许丽莹;;“后印象主义”的绘画技巧在伍尔夫短篇小说中的运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杨天石;读黄遵宪致王韬手札[J];史学集刊;1982年04期

9 钟伟华;;从《邱园记事》看伍尔夫的诗化小说[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立明;印象主义在中国——评穆家麒教授的点彩艺术[J];艺术教育;2005年05期

2 马永建;;城市印象主义[J];世界美术;2005年04期

3 孟绘霞;;“眼睛”的背后——再论印象主义[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林欣;;漫谈对法国印象主义的认识[J];美术大观;2008年12期

5 孔凡杰;陆猛;;重构印象主义:印象四期与二次革命[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沈鸿雁;;从绘画到文学和音乐——简评法国印象主义的发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7 陈耕;戴琼瑶;;论述后印象主义与印象主义的异同[J];学理论;2010年12期

8 邹丹;;西方印象主义之印象[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年10期

9 周绍举;;再读印象主义——由梵·高的《向日葵》所引起的思考[J];美与时代(中);2011年02期

10 王少羽;;恬淡艺术与激进社会——十九世纪中叶印象主义画派与法国激进社会的矛盾与契合[J];东方艺术;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键;;印象主义批评观念在中国(1922-1937)[A];东方丛刊(2000年第3辑 总第三十三辑)[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宋喜岷;罗蒙将带来新“印象主义”[N];中国纺织报;2009年

2 伊者;捕捉“光”与“色”的人们[N];中华读书报;2005年

3 彭文慧;印象主义作品的绘画色彩[N];安徽日报;2005年

4 葛佳平 董绪文;解读印象主义[N];美术报;2004年

5 金立文 敬写;晓理践画堪楷模[N];美术报;2009年

6 罗中立 何多苓 庞茂琨 陈平 邱瑞敏 沈行工 袁运生 陈世宁;名家评说印象派对中国油画的影响(二)[N];美术报;2004年

7 ;阳光和空气扑面而来[N];文艺报;2004年

8 高天民;印象派在中国(下)[N];美术报;2004年

9 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 刘剑;感受色彩[N];美术报;2002年

10 ;印象派绘画在中国[N];中华读书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金鸥;印象主义运动[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任双秀;论印象主义在薇拉·凯瑟《我的安东尼娅》中的运用[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3 董娟;枫丹白露的阳光[D];暨南大学;2008年

4 王徽;独特的印象主义大师[D];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

5 杨彦丽;印象主义风格对中国当代油画的影响和意义[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小会;《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的印象主义特色[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楠;法国印象主义画派社会背景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8 肖振;游离于自然主义之外的印象主义[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9 邵艳华;论《都柏林人》中的印象主义特色[D];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

10 李明;印象主义朦胧诗[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伍尔夫小说印象主义与后印象主义的融摄


  更多相关文章: 伍尔夫 印象主义 后印象主义 融摄




本文编号:5110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5110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f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