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屠格涅夫小说在中国的经典化之路探析——“五四”至建国前屠格涅夫小说在中国的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3 16:24

  本文关键词:屠格涅夫小说在中国的经典化之路探析——“五四”至建国前屠格涅夫小说在中国的传播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屠格涅夫小说 经典化 传播研究 中国


【摘要】:屠格涅夫作为经典小说家的地位得到世所公认,但其小说在中国的经典化过程却是较为复杂的,是一种合力影响的结果。大致说来,屠格涅夫小说在中国的经典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初入中国,刮目相看"、"译研相促,传播迅广"、"青睐有加,经典确立"。至新中国成立之时,屠格涅夫的小说已广为中国读者所熟知、喜爱,并对中国文坛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经典作家的地位在中国已初步确立起来。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
【关键词】屠格涅夫小说 经典化 传播研究 中国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10&ZD13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512.074
【正文快照】: 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界曾爆发了一场关于经典问题的论战。论战中的两派——拓宽经典派和捍卫经典派,围绕经典的品质、经典的生成机制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交锋。一派的学者认为,经典的生成和权力政治、意识形态有密切关系1;另一派学者,如哈罗德·布鲁姆则认为经典的生成是由其本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立业;;巴金:中国屠格涅夫研究的先行[J];俄罗斯文艺;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彦婷;;密特威舍教授家庭中的权力转移——《微光世界的继承人》中福柯权力理论的应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韩韦;;风中幻影——浅析《风之影》作为畅销书的写作特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3 未志英;;《约拿书》的隐喻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4 杜海燕;;王家卫《2046》缀合复调式叙事结构浅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5 颜桂堤;;经典:流动与建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6 殷婷婷;;“整合”亦或“颠覆”——阿多诺与本雅明的“技术介入”之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7 王小翠;;试析《简·爱》中女性话语权的缺失与建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8 强玲;;新历史主义的颠覆与抑制——以长篇小说《兔子,跑吧》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9 缪菁;;爱情背后的辛酸过往——试比较《茶花女》和《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10 王丹宁;康建明;;“双声话语”视角下的吕贝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新新;;菲利普罗斯:新历史主义的实践者——《反美阴谋》的新历史主义解读[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2 鲍国玉;;认知隐喻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郭红梅;;新媒体艺术的空间叙事[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4 赵炎;;解构的“新历史主义”绘画——对中国当代艺术现象及批评历史意识的一种反思[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5 黄光伟;;“新批评”派的“范例”及其历史意义[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6 罗如春;;身份认同问题三论[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7 朱月娥;;文化生态中翻译的中度干扰[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郑贞;钱佳静;;《米》中停顿的翻译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陈霖;;青年亚文化的新媒介空间[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3)——网络化关系:新传播与当下中国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闫建华;劳伦斯诗歌中的黑色生态意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耿强;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志萍;当代新疆文学的性别书写及其文化内涵[D];南开大学;2010年

7 吴越民;中美报纸新闻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跨文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董美含;90年代后美国华裔女性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艳萍;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与实践在中国语境下的新发展[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杨阳;无暇浪漫:伊恩·麦克尤恩的<赎罪>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石睿;探寻精神的归宿[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砚;感性与理性之浮沉[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邓婉;奈保尔的“文化苦旅”——从奈保尔作品中的意象看其文化身份[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吴春茜;人性的守候[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韩伟杰;叙事理论视阈下《一位女士的画像》主题阐释[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波;菲茨杰拉德小说的叙事艺术[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涛;现代与传统的交织[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梁昱;从“五要素”角度看《明朝那些事儿》[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丽贤;;英国文学经典化的溯源研究——回顾与启示[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2 甘正芳;;寒山在日本的经典化及其影响[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裘禾敏;;从英语文学经典化到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沈弘教授访谈录[J];山东外语教学;2014年02期

4 吴思敬;;新诗经典化断想[J];诗潮;2006年02期

5 王宗杰;孟庆枢;;日本“女性日记文学”经典化试析——自产生至二战前[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徐彬;刘禹;;《亚历山大四重奏》的经典化与妖魔化[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7 许彤;;贝克尔经典化发端——西班牙诗人贝克尔作品的早期传播与评论研究[J];欧美文学论丛;2011年00期

8 林少华;;村上文学经典化的可能性——以语言或文体为中心[J];外国文学;2008年04期

9 柳士同;;经典的形成与解构[J];青岛文学;2014年03期

10 彭建华;;文学经典与莎士比亚经典化[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向远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典”的“经典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张德明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当代欧美文学研究中经典的阐释与再阐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鑫;济慈追寻经典化之路与浪漫主义后世书写传统[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颜虹芳;“丽贝卡”归来:浪漫小说范式的经典化[D];复旦大学;2009年

2 翁瑜;经典化与去经典化:《牛虻》在中国[D];湘潭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376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5376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e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