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畜牧兽医论文 >

黄河源区藏嵩草沼泽化草甸退化及动态监测技术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25 04:18
  在地面样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TM遥感影像,从黄河源区藏嵩草沼泽化草甸的分布情况、相关群落特征数据、遥感影像解译等问题出发,选取草地覆盖度、植株高度、地上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等重要指标进行黄河源区藏嵩草沼泽化草甸退化的分级研究,利用ArcGIS,Erdas软件对不同时期相同区域TM遥感影像进行叠加,得到藏嵩草沼泽化草甸面积及退化分布图,分析黄河源区藏嵩草沼泽化草甸退化现状、空间格局、时间过程特征以及成因,其目的是为资源的管理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 1、黄河源区藏嵩草沼泽化草甸植物组成有11科32属49种。不同退化程度群落植物组成及其重要值都有很大变化,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藏嵩草平均高度由26.2cm降低为7.3cm,盖度由76%降低为31%。地上生物量明显下降,排序为未退化草地(1505.1g/m2)>轻度退化(1222.1g/m2)>中度退化(840.8g/m2)>重度退化(576.4g/m2)>极度退化(466.4g/m2)。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与丰富度、均匀度指数呈正相关,与生态优势度负相关;物种丰富度在中度退化阶段最高,多样性与均匀度指数在重度退化阶段最高,均匀度很大程度...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藏嵩草沼泽化草甸群落结构特征及退化等级的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研究地自然概况
        2.1.2 样地设置
        2.1.3 测定内容及方法
        2.1.4 数据处理及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群落物种组成及数量特征
        2.2.2 不同退化程度群落物种组成及数量特征
        2.2.3 不同退化程度群落地上生物量及功能群变化
        2.2.4 不同退化程度群落物种多样性变化
        2.2.5 群落的层片结构
        2.2.6 藏嵩草沼泽化草甸退化等级的划分
    2.3 讨论
第3章 基于 3S 技术藏嵩草沼泽化草甸分布的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数据的采集、收集与整理
        3.1.2 建立黄河源区藏嵩草沼泽化草甸 TM 遥感影像解译标志
        3.1.3 绘制黄河源区藏嵩草沼泽化草甸解译图
        3.1.4 验证与补判,确定解译结果
        3.1.5 黄河源区藏嵩草沼泽化草甸资源及其分布规律
        3.1.6 研究方法的总结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黄河源区藏嵩草沼泽化草甸解译标志
        3.2.2 黄河源区藏嵩草沼泽化草甸解译图
        3.2.3 黄河源区藏嵩草沼泽化草甸面积及其分布规律
        3.2.4 影响黄河源区藏嵩草沼泽化草甸面积及分布因素的分析
        3.2.5 TM 遥感影像在草地调查与监测中的应用
    3.3 讨论
第4章 草甸动态监测技术的初步研究
    4.1 藏嵩草沼泽化草甸退化动态监测技术
        4.1.1 三个退化等级草甸区域的提取策略
        4.1.2 提取方法
        4.1.3 提取过程与结果
        4.1.4 监测方法
        4.1.5 监测过程
    4.2 讨论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9816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dongwuyixue/39816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5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