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多排螺旋CT在颈部囊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发布时间:2016-10-17 12:09

  本文关键词:多排螺旋CT在颈部囊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大学》 2015年

多排螺旋CT在颈部囊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张帅  

【摘要】:研究目的:探讨各类颈部囊性病变的CT表现,评估多排螺旋CT对颈部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在颈部囊性病变的诊断中作出具有倾向性的进一步诊断,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9月~2015年3月66例颈部囊性病变患者,男38例,,女28例,年龄3~77岁,平均37岁。66名患者均经颈部CT检查,可获得CT连续图像。其中甲状舌管囊肿6例,淋巴管瘤14例,腱鞘囊肿2例,淋巴上皮囊肿18例,鳃裂囊肿14例,会厌囊肿6例,表皮样囊肿6例。通过对颈部囊性病变年龄、性别、侧别、病种构成比、形态、大小、囊腔CT值、囊壁强化、分隔等CT表现方面对各类疾病进行对比分析,主要采用χ2和Fisher检验,囊内CT值对比采用方差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颈部囊性病变主要包括甲状舌管囊肿、淋巴管瘤、淋巴上皮囊肿、鳃裂囊肿、会厌囊肿、表皮样囊肿、腱鞘囊肿。甲状舌管囊肿主要位于颈部中线区,甲状软骨水平;形态上多见于椭圆形;最大径多数小于3cm,个别病例位于甲状舌管膜水平,可向后突入会厌前间隙;囊内CT值较低,与淋巴上皮囊肿、会厌囊肿的囊内CT值有统计学差异;囊壁一般不强化,当伴有感染时,可轻度强化;未见分隔。淋巴管瘤多位于咽旁间隙,多与胸锁乳突肌、颈阔肌存在相邻关系,并可见部分病变包绕颈内动脉;多以圆形或类圆形多见;最大径多大于3cm;囊内CT值约为20-30HU,与淋巴上皮囊肿和会厌囊肿囊内CT值有统计学差异;囊壁多有强化,程度不等;部分病例可见分隔。淋巴上皮囊肿以椭圆形多见;直径多大于3cm,形态较大;囊内成分CT值在颈部囊性病变中偏高,除鳃裂囊肿外,与其他四类病在统计学上都存在明显差异;增强扫描囊壁多见边缘强化;无分隔,呈单囊、单房;多发生在胸锁乳突肌周围,并以内侧居多,相应部位胸锁乳突肌受压;鳃裂囊肿位于胸锁乳突肌内侧或内侧略偏前,前外侧是颌下腺,内侧是颈动脉鞘;形态上椭圆形多见;最大径上本组病例未见明显差异,大小均有;囊内CT值与其他病变统计学无差异,仅与会厌囊肿囊内CT值与统计学差异(p0.05);囊壁多有强化,无分隔。会厌囊肿位置具有特异性,位于会厌前间隙、会厌舌面;以圆形多见,直径3cm,囊内CT值均值偏低,增强扫描囊壁均未见强化,少数有分隔。表皮样囊肿可见于多个部位,本组病例中多位于颌下,形态多不规则,可多发或呈多囊状,每个囊的最大径多小于3cm,囊内CT值较均匀,囊壁增强后均有强化,本组病例中表皮样囊肿与胸锁乳突肌无相邻关系。 结论:(1)形态较大的、位于胸锁乳突肌旁的囊性病变多见于淋巴管瘤和淋巴上皮囊肿,其中CT值偏高、无分隔的多见于淋巴上皮囊肿,沿着颈部间隙生长的多见于淋巴管瘤;(2)好发于中线区的囊性病变,与舌骨关系密切的多见于甲状舌管囊肿,位于会厌舌面或上颈部会厌前间隙的多见于会厌囊肿,形态、囊壁强化程度在二者的鉴别中有意义;(3)无固定发病部位、囊内CT值不均匀、可有分隔、多囊、囊壁及分隔有强化的囊性病变,多见于表皮样囊肿。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9.91;R730.4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徐定远;刘世喜;沈强;;超声L/S比值诊断头颈部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2 黄宝生;颈部囊样病变的影像诊断[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1年06期

3 夏爽;;颈部先天性囊性病变的诊断及影像学表现[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0年02期

4 陈伟强,温振东;表皮样囊肿的诊断和治疗(附15例报告)[J];淮海医药;2004年06期

5 钱敏飞;王家东;;122例非甲状腺来源的颈部囊性肿块临床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7年09期

6 刘坤;查定军;;颈部异位甲状腺误诊为甲状舌管囊肿[J];临床误诊误治;2009年01期

7 顾雪梅;张志强;刘莉;;甲状舌管囊肿9例CT诊断价值分析[J];人民军医;2008年07期

8 俞同福,王德杭,虞梅玲,钱祝银;囊性淋巴管瘤的CT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广廷;大脑镰内表皮样囊肿1例[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5年02期

2 谭静;丁莹莹;封俊;;16层螺旋CT在鳃裂囊肿诊断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09年09期

3 孙清荣;罗勇;戚跃勇;戴书华;刘卫金;;颈部淋巴管瘤的CT诊断价值[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4 毛晓芬;刘建明;杨波;;多层螺旋CT在儿童颈部囊状淋巴管瘤的应用[J];放射学实践;2007年09期

5 刘侃;欧阳汉;;颈部转移淋巴结的MRI研究及进展[J];放射学实践;2007年12期

6 万霞;毕纯龙;张蔚;张修莉;;小儿颈部囊性病变的高频超声与CT表现[J];放射学实践;2008年07期

7 辛鹏;孙屹立;;脾海绵状淋巴管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附8例分析)[J];放射学实践;2009年06期

8 陈孝柏;岳云龙;张建梅;温廷国;石峰;;淋巴管瘤影像学诊断[J];放射学实践;2011年10期

9 王小琦;刘晓东;;淋巴管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J];甘肃医药;2008年01期

10 李邦君;;甲状舌管囊肿17例的CT诊断[J];中国医药科学;2012年1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烁;全身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动物模型及临床初步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2 徐亮;磁共振全身扩散加权成像评价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邢伟;磁共振扩散成像在淋巴结病变诊治中的价值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新峰;多层螺旋CT对颈部淋巴结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D];浙江大学;2010年

2 向超;鼻咽癌及转移淋巴结扩散加权成像ADC值的测量和诊断价值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3 张瑞;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对直肠癌诊断及术前分期的价值[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4 杨禹;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与反应增生性淋巴结炎的MRI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廖茜;MR扩散加权成像及CT灌注成像鉴别腋窝炎性增生性淋巴结与转移性淋巴结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6 郑昊宇;MR成像在直肠癌术前评估的应用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7 陈明;磁共振扩散成像在淋巴结病变定性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8 何地;超声,CT,MR在面颈部神经鞘瘤诊断中的病理基础和临床价值[D];浙江大学;2005年

9 刘连生;颌面部疾患的CT和MRI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10 叶建军;尿路上皮肿瘤DWI表现和ADC值测量与其病理学特征的对照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勇,王艳巍,刘付星,王建军,赵书佑;头颈部神经鞘瘤[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5年03期

2 朱尔凡;;小儿耳鼻喉科某些疾病的近况[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2年03期

3 陈军,李涛,杨文兵,唐兴桥,李茂进,黄熊军,陈喜兰;磁共振成像对鳃裂囊肿的诊断价值[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4期

4 刘前进,马军华,陈予敏,胡东升;颅内表皮样囊肿术后并发脑积水及发热11例临床分析[J];河南肿瘤学杂志;2002年02期

5 李传江,张新泉,张荣泽;腹膜后巨大囊性淋巴管瘤一例[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1年02期

6 张劲松,葛雅丽,宦怡,魏梦绮,赵海涛,杨春敏,杨焱,常英娟;正常颈髓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初步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3年06期

7 管秀丽,王忠明;异位甲状腺误诊为舌肿瘤[J];临床误诊误治;2002年06期

8 江之洪;异位甲状腺误切除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J];临床误诊误治;2003年05期

9 刘坤;查定军;;颈部异位甲状腺误诊为甲状舌管囊肿[J];临床误诊误治;2009年01期

10 丁月峰,沈国芳,高子彬;异位甲状腺10例诊治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华;唐少珊;李颖;高树熹;刘守君;;超声在颈部囊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年02期

2 靳忠民;万霞;毕纯龙;;小儿颈部囊性病变的高频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8年06期

3 张琳琳;;高频超声在颈部囊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年02期

4 牛丽娟;郝玉芝;周纯武;;高频超声检查对颈部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J];中华肿瘤杂志;2006年12期

5 杨宁;刘丽辉;;上颈部囊性病变的MRI分析[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4年04期

6 吴斌,顾雅佳,彭卫军,王弘士;颈部囊性病变的CT检查[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3年04期

7 刘兰祥;吴爽;李京龙;方元;;中场强MRI诊断颈部囊性病变11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08年30期

8 万霞;毕纯龙;张蔚;;颈部囊性病变的CT与超声诊断[J];黑龙江医学;2008年09期

9 叶振山;邓贤;徐步高;;颈部囊性病变的CT诊断[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9年05期

10 黄春元;许朝璇;杨茂洪;陈素云;吕永革;专庆春;赵志清;;颈部囊性病变的CT诊断[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丽平;;超声在颈部囊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帅;多排螺旋CT在颈部囊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D];吉林大学;2015年

中国知网广告投放

相关机构

>吉林大学

相关作者

>张帅

多排螺旋CT在颈部囊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多排螺旋CT在颈部囊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27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1427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1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