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影像医学论文 >

三维重建技术在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应用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1 13:54
  目的: 通过回顾性的临床研究,通过CT三维重建技术对髋关节骨性的解剖结构进行观察,对骸关节发育不良病例懿关节结构并与正常结构比较,了解髋关节发育不良病髋关节空间结构改变,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治疗,结构精确修复提供参考数据。 对象与方法: 对近2年来在我院治疗的32例单侧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进行回顾性的临床研究。根据文献研究,自行设计测量指标,将符合条件患者的患髋分为治疗组,健髋分为对照组,通过计算两组髋臼指数,股骨头高度,股骨颈前倾角,股骨头体积,继而对两组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初步探讨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对髋臼及股骨近端发育影响以及随着年龄增长髋臼以及股骨近端形态学变化。 结果: 1.本次研究共纳入病例32例,年龄0-8岁,其中0-1岁4例,1-2岁4岁,2-3岁4例,3-4岁4例,4-5岁4例,5-6岁4例,6-7岁4例,7-8岁4例;男性3例,女性29例;患髋为右侧9例,患髋为左侧23例。 2.从CT三维重建后图像观察发现,患侧髋臼存在不同程度的骨缺损,有9例位于髋臼前上方,18例位于髋臼中上方,5例位于髋臼后上方。 3.经过数据测量对比后,同一患者患髋与健髋的...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医对小儿髋关节脱位的认识
        1.1 病名
        1.2 病因
        1.3 诊治的理论
        1.4 治疗方法
    2 现代医学对DDH的认识概况
    3 DDH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
    4 发病机制
        4.1 先天性因素
        4.2 机械力
        4.3 髋关节发育不良
        4.4 局部损伤
        4.5 髋关节囊、韧带松弛和股骨头发育障碍
    5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诊断
        5.1 临床症状及查体是最直接的检查方法
        5.2 X线平片是最基本的检查方法
        5.3 B超检查是早期发现DDH的重要手段
        5.4 CT检查是DDH最直接的检查方法
        5.5 MRI是检查关节内软组织的有效方法
    6 髋关节的生物力学研究
    7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2.1 临床症状
        2.2 体征
        2.3 X线检查
        2.4 中医诊断标准(肝肾亏虚)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剔除的标准
    6 研究目的
    7 研究方法
        7.1 研究设计
        7.2 测量指标
        7.3 对照方法
        7.4 统计方法
        7.5 技术路线图
    8 临床基本资料
    9 患者健侧与患侧髋臼及股骨近端形态改变对比
        9.1 治疗组与对照组髋臼指数比较
        9.2 治疗组与对照组股骨头高度比较
        9.3 治疗组与对照组股骨颈前颈角的比较
        9.4 治疗组与对照组股骨头体积的对比
第三部分 结论与分析
    1 中医学对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诊治理论及采取方法
    2 各项相关测量指标的分析
        2.1 髋臼骨缺损相关性分析
        2.2 髋臼指数变化趋势的分析
        2.3 股骨头高度变化趋势的分析
        2.4 股骨颈前倾角变化趋势的分析
        2.5 股骨头体积变化趋势的分析
        2.6 小结
    3 本研究结果指导临床治疗方案
    4 不足与展望
        4.1 不足
        4.2 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7772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fangshe/37772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9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