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呼吸病论文 >

保护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术与无菌吸痰在有创通气重症肺炎患者中病原学的比较研

发布时间:2016-11-18 09:19

  本文关键词:保护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术与无菌吸痰在有创通气重症肺炎患者中病原学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河北医科大学》 2015年

保护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术与无菌吸痰在有创通气重症肺炎患者中病原学的比较研究

王传  

【摘要】:目的:近年来随着重症呼吸监护技术和机械通气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学科重症监护室的成立。尤其是在呼吸重症监护室(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RICU),机械通气是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患病期间的一种呼吸支持方法,不是一种病因治疗,因此不能治愈疾病。它只能为针对呼吸衰竭的各种病因治疗争取时间和创造条件,即所谓的“buy time”的作用。因此在危重病的抢救过程中,明确机械通气的目的是必要的。重症肺炎患者是导致患者脱机困难和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进行细菌培养取得正确的病原学诊断,合理使用敏感抗生素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经皮肺穿刺活检和开放性肺活检所采集的分泌物和肺组织,可作组织学检查、特殊病原检查和培养,确诊率很高,是诊断肺炎的金标准[1],但由于其为创伤性检查,并发症相对较多且不能早期诊断,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难以普遍开展。无菌吸痰管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在留取下呼吸病原学中容易受外界污染,而支气管肺泡灌洗是经电子支气管镜向局部支气管肺泡灌注生理盐水,随即抽吸获取肺泡表面的衬液,检查其细胞成分和可溶性成分的一种方法及支气管分泌物的样本,是为重症肺炎及早明确病原学的最佳方法。由于在合适部位取材,可提高致病微生物的分离率,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增加,其敏感性达70-90%,特异性高达80-100%。Balthazar等[2]对37例患者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 BAL),并行灌洗液细菌定量培养,敏感性达90.0%,特异性高达94.1%[3]。然而BAL在诊断细菌感染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受上呼吸道常居菌的污染。因此人们也希望通过对灌洗液的定量培养来区分污染菌与致病菌。1991年Meduri等[4]报道一种保护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Protected Broncho alveolar Lavage PBAL)能有效的避免上呼吸道菌群的污染。近10余年来,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及PBAL的应用,对PBAL的价值有了新的评价,首先PBLA采样范围较保护性标本刷(protected specimenbrush PSB)大,可涉及相关的肺实质,及采样敏感性好,其次PBAL采样量大,可供开展多种检查,因此目前PBLA已被广泛应用于肺部弥漫性病变,尤其是机械通气肺部浸润的病因诊断,以PBAL定量培养≥104cfu/ml作为阳性诊断标准,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研究通过比较保护性支气管肺泡灌洗与无菌吸痰管在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者分别获取病原学,探讨病原学的准确性差异及对临床的指导价值。方法: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呼吸三科RICU 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机械通气合并重症肺炎患者共60例。60例患者分别用保护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和无菌吸痰两种方法进行采样,并进行病原学分析和诊断试验的评价。其中男47例,女13例,年龄36~90岁,平均63岁,均为施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插管的患者。主要基础疾病为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重症肺炎诊断标准。(1)主要标准:①需要有创机械通气;②感染性休克需要血管收缩剂治疗。(2)次要标准:①呼吸频率≥30次/分;②氧合指数(Pa O2/Fi O2)≤250;③多肺叶浸润;④意识障碍/定向障碍;⑤氮质血症(BUN≥20mg/dl);⑥血细胞减少(WBC4.0×109/L);⑦血小板减少(血小板10.0×109/L);⑧低体温(T36℃);⑨低血压,需要强力的液体复苏。符合1项主要标准或3项次要标准以上者可诊断为重症肺炎。筛选出机械通气的患者。予以保护性肺支气管泡灌洗治疗,保护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送细菌培养及药敏。无菌吸痰管收集痰液送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两种方法培养结果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其中铜绿假单孢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为主要革兰氏阴性病原菌。革兰氏阳性菌占第2位,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为主。真菌占第3位,为白色念珠菌、热带假丝酵母菌(Table 1、Fig.4)。60例患者中PBAL采样阳性者49例,阳性率为81.67%;无菌吸痰管痰培养阳性者31例,阳性率为51.67%(表2),两种方法的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及预后:39例保护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阳性结果患者经药敏选择敏感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胸片提示病灶吸收35例;因基础疾病严重,治疗无效死亡2例,死亡率3.33%。保护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术与无菌吸痰在有创通气重症肺炎患者获取病原学的比较研究:保护性支气管肺泡灌洗在留取细菌、真菌及药敏实验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菌吸痰所获取的痰的病原学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护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所获得病原学阳性率对于诊断更有指导性意义。保护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不仅能够获得准确的病原学,而且对于有创通气重症肺炎患者有治疗作用。结论:1保护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比无菌吸痰在有创通气重症肺炎患者中所获取的病原学检出率更高。2保护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比无菌吸痰在有创通气重症肺炎患者中所获取的病原学准确率更高,对抗生素更有指导意义,从而缩短ICU入住时间。3保护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比无菌吸痰在有创通气重症肺炎患者中所获取的病原学更直接、部位更准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63.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冯学仁;崔恩海;王斌;;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老年COPD严重呼吸衰竭应用价值探讨[J];浙江临床医学;2008年01期

2 邓海燕;方智野;王健;;经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方法治疗严重肺部感染[J];实用医学杂志;2007年14期

3 王静海;;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肺不张病因诊断的价值[J];微创医学;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慧;丁良才;王大明;刘宁;;支气管肺泡灌洗对AECOPD有创机械通气时间的影响[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李奕;卓安山;冯琳;曾葭;;经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和血气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24期

3 彭宁;谷穗;;支气管肺泡灌洗在难治性肺部感染患者中的作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林秋娥;胡赛贞;苏云香;;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5年05期

5 王翠芝;李金英;安淑华;史玲艾;张惠聪;;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小儿难治性肺炎的护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年22期

6 仇毅洲;;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部感染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7 戴华;陈亚利;;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重症肺部感染临床研究[J];华西医学;2009年04期

8 钟美岚;邹晓琪;陈隆凤;;经纤支镜吸痰及肺泡灌洗术治疗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效果[J];江西医药;2011年09期

9 蓝飞燕;陆卫忠;廖小霜;冯德艳;方小琳;;床旁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老年难治性肺炎疗效分析[J];内科;2012年03期

10 孙华;;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J];海南医学;2012年1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兰玥;重症肺炎中医证型分布特征及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文柏,曾凡军,陈世雄,张春芳;纤维支气管镜对肺不张病因的诊断价值[J];广西医学;2004年07期

2 贾世隆;;纤维支气管镜诊治肺不张的临床价值[J];广西医学;2009年01期

3 赖国祥,柳德灵,陈学香,赖红斌,林庆安,王卫红,王爱民;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难治性肺部感染45例[J];临床肺科杂志;2002年03期

4 熊洪;王怀莲;王蜀英;熊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肺不张病因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06年01期

5 叶建新;床边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灌洗在昏迷患者并肺部感染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03年07期

6 茅尧生;周蕾;应利君;屠欣;邢海波;莫美娟;;经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呼吸机相关肺炎40例[J];实用医学杂志;2006年09期

7 夏国际;徐劲松;黄国明;涂晓文;;纤维支气管镜在机械通气合并肺部感染中的应用[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年01期

8 王承辉,刘卫,刘欢,蒋连强,何小辉;纤维支气管镜联合有创加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老年COPD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04年02期

9 乔华,郭超,李卫阳,陈延华;112例老年肺不张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04年09期

10 张杰,张洪玉,翁心植;肺部感染的病原学诊断方法[J];中国内镜杂志;1998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影响医院治疗后的肺炎患者长期预后的因素[J];九江医学;1994年04期

2 大山;赵杨南;;幽默五则[J];健康博览;1996年03期

3 邸亚新,陈瑞英,冯秀清,王永胜,郭青梅;老年肺炎患者血浆P物质的测定[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1年06期

4 杨萍,于泳,张蓬建,王连香;老年肺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的测定及临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年09期

5 李明友;黎永新;李亚红;刘志兰;莫建坤;雷达;陈丹霞;;非典型肺炎患者免疫结果的分析[J];现代医院;2005年12期

6 冯志明;刘晓坤;徐菁睛;;2002年11月16日出现首例非典型肺炎患者[J];多媒体世界;2006年02期

7 刘艳萍;廖建宁;孙如鹂;;58例高龄肺炎患者临床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6年04期

8 郭伟;张杰;杨中华;张维;;重症肺炎患者的病原菌及临床分析[J];北京医学;2007年04期

9 吴雪芳;陈秀英;;老年肺炎患者的护理对策[J];福建医药杂志;2008年01期

10 ;严重肺炎患者病愈后血炎性介质高死亡危险增加[J];现代医院;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捷晖;张艳;;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致重症肺炎1例[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李建生;余学庆;李素云;孙子凯;张伟;郑四平;贾新华;王海峰;王明航;;肺炎患者疗效满意度测评问卷的考核[A];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余学庆;李建生;李素云;孙子凯;张伟;郑四平;施学忠;贾新华;王明航;王海峰;;基于疗效评价的肺炎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的考核[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建生;余学庆;李素云;孙子凯;张伟;郑四平;贾新华;王海峰;王明航;;肺炎患者疗效满意度测评问卷的考核[A];全国中医内科肺系病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杨荣源;肖书平;黄宏强;李际强;方统念;;61例急诊非典型肺炎患者前5天胸片变化的回顾性分析[A];中医药防治SARS学术交流专辑[C];2003年

6 杨荣源;罗翌;李际强;方统念;;61例急诊非典型肺炎患者前5天胸片变化的回顾性分析[A];2003全国SARS防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7 巴楠;;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A];2013年河南省呼吸危重症护理新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13年

8 马珂;;肺炎患者的健康教育[A];2012年河南省护理健康教育学术会议暨神经系统疾病护理健康教育研修班论文集[C];2012年

9 姚魁武;李建生;马利军;吴记珍;;老年人肺炎患者营养状况探讨[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朱华;杨霞芳;庄豪;;62例非典型肺炎患者外周血细胞及血清生化结果的分析[A];广西微生物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鲍洪俊;[N];人民日报;2003年

2 许金桥;[N];人民武警;2003年

3 记者 孙承斌 翟伟;[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4 黄敏燕;[N];中国医药报;2008年

5 记者 李剑;[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6 本报记者 白剑峰;[N];人民日报;2003年

7 ;[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8 孙承斌 张景勇;[N];市场报;2003年

9 北京大学医史学研究中心 甄橙;[N];大众科技报;2003年

10 记者 孙承斌 张景勇;[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传;保护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术与无菌吸痰在有创通气重症肺炎患者中病原学的比较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徐建宁;重症肺炎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变化及其意义的临床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袁伟锋;TNF-α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炎的相关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4 周朕;老年肺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端粒酶活性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钱靖;不同年龄组重症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6 廖瑾莉;血清降钙素原、肾上腺髓质素与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在肺炎诊断与病情判断上的价值[D];广州医学院;2009年

7 李伟文;60例重症肺炎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12年

8 章车明;重症肺炎患者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IL-6和IL-10的动态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D];苏州大学;2006年

9 彭博;肥胖对重症甲型H1N1流感相关性肺炎预后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陈国林;重症肺炎患者血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6、IL-8、IL-10的变化及意义[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保护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术与无菌吸痰在有创通气重症肺炎患者中病原学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05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huxijib/1805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8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