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急救学论文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

发布时间:2023-05-09 23:39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房室传导阻滞(AVB)的临床特点。方法以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48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筛选出42例并发AVB的患者。按照AVB的发生时间,分为早发组和晚发组。分析AMI患者的AVB发生率、发生部位、类型、AVB发生时间和并发症之间的关系等。结果 AMI患者并发AVB总发生率为16.94%。下壁/下后壁心肌梗死并发Ⅰ度AVB、Ⅱ度Ⅰ型AVB与ⅡⅠ度AVB高于前壁/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前壁/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并发Ⅱ度Ⅱ型AVB高于下壁/下后壁心肌梗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发组泵衰竭发生率、死亡率均高于早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室速/室颤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并发AVB在临床较为常见,且以发病8h后并发AVB患者易出现严重并发症。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研究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患者A V B发生率的比较
    2.2两组患者室速/室颤、泵衰竭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
3 讨论



本文编号:38126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jyx/38126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2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