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精神病论文 >

阈下抑郁个体对不同刺激类型情绪图片认知加工特点的ERP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18 13:21

  本文关键词:阈下抑郁个体对不同刺激类型情绪图片认知加工特点的ERP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年

阈下抑郁个体对不同刺激类型情绪图片认知加工特点的ERP研究

李扬  

【摘要】:背景:阈下抑郁(SD)指的是包含部分抑郁症状,但没有完全达到临床上抑郁症诊断标准的一个处于健康和抑郁症之间的状态。阈下抑郁在人群中普遍存在,根据美国在普通人群中的相关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有高达约30%-40%的人存在阈下抑郁症状。由于其在临床上无法归类,加之在医疗卫生机构中的低识别率,导致长期以来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干预和治疗。长期处于阈下抑郁状态会增加这些人精神和心理上的痛苦,降低其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如果阈下抑郁者得不到及时而有效的干预和治疗,很可能进一步发展为抑郁症。 目前,针对阈下抑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调查描述性分析和行为学研究,有关认知实验层面的研究很少。国内鲜见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对特定的阈下抑郁人群的相关研究报告。 目的: (1)对医学生群体的抑郁情绪流行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为深入探讨抑郁情绪的流行病学特征提供依据。 (2)采用心理学经典的oddball实验范式与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相结合,考察不同效价情绪图片刺激(正性、中性、负性)对阈下抑郁个体认知加工影响的行为学和ERP特点,以及阈下抑郁个体与正常对照组的行为学和ERP差异。 方法:本研究以北京中医药大学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通过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的联合施测,筛选出符合阈下抑郁组和正常对照组入组标准的实验被试。同时进行心理学行为实验和事件相关电位(ERP)实验研究,研究设计采用经典的Oddball实验范式,分为三个Block,每个Block分别以中国情绪图片库系统(CAPS)选取的正性、中性、负性图片作为靶刺激(出现的概率分别为20%),以一张标准的桌子图片为偏差刺激(出现的概率分别为80%)。以期从行为学和事件相关电位两方面,来揭示刺激类型对阈下抑郁个体认知控制的影响特点。 结果: (1)流行病学学分析结果: 针对CES-D筛选出的抑郁情绪者做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医学生群体中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30.9%,与中国大学生的平均抑郁情绪发生率基本接近。 (2)行为学分析结果: 在反应时方面,组别的主效应显著(F=16.043,P0.05),刺激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13.786,P0.05)。 (3)ERP分析结果: ①N2成分方面:N2波幅方面,组别的主效应不显著(F=1.175,P0.05),刺激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7.328,P0.05);脑区的主效应显著(F=162.252,P0.05)。N2潜伏期方面,组别的主效应不显著(F=0.186,P0.05),刺激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5.925,P0.05);脑区的主效应不显著(F=0.640,P0.05)。 ②在P3成分方面:P3波幅方面,组别的主效应不显著(F=0.018,P0.05),刺激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4.540,P0.05);脑区的主效应显著(F=167.798,P0.05)。P3潜伏期方面,组别的主效应不显著(F=0.243,P0.05),刺激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4.453,P0.05);脑区的主效应显著(F=4.453,P0.05)。 结论: (1)在行为学方面,阈下抑郁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反应时差异显著,正常对照组被试的反应时显著快于阈下抑郁组。 (2)在ERP方面,阈下抑郁组和正常对照组的N2与P3的波幅及潜伏期,在组别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尚不能说明阈下抑郁者有显著不同于正常人的认知控制缺乏。出现此结果的原因需要进一步研究,可能与阈下抑郁者抑郁程度较轻,没有达到抑郁症的全部诊断标准有关。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49.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慧;丁伶灵;宋秀丽;黄志伟;祁秦;贺连平;姚应水;;2002—2011年中国大学生抑郁情绪检出率的Meta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5期

2 李一云,屠鉴源,陈德沂,刘玉局;“阈下抑郁”简介[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2年02期

3 李则挚;方贻儒;;亚综合征抑郁研究进展[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0年04期

4 董光恒;杨丽珠;;情绪冲突控制过程的脑电特征研究[J];心理科学;2008年06期

5 戴琴;冯正直;;抑郁个体对情绪面孔的返回抑制能力不足[J];心理学报;2009年12期

6 罗跃嘉;黄宇霞;李新影;李雪冰;;情绪对认知加工的影响:事件相关脑电位系列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04期

7 陆林,黄明生,孙学礼,舒放,刘志中,李静,张东波,尹洪芳;内科住院患者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8年04期

8 白露,马慧,黄宇霞,罗跃嘉;中国情绪图片系统的编制——在46名中国大学生中的试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年11期

9 戴琴;冯正直;;抑郁情绪对情绪面孔返回抑制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年03期

10 章婕;吴振云;方格;李娟;韩布新;陈祉妍;;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全国城市常模的建立[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珠梅;;临时情绪状态与理性的研究概述[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吴力专;张国锋;;悖论问题的情绪机制消解[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严晓月;;高中生英语学习焦虑状态及对策[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4 刘结实;伍小东;;从目的性谈行为调节与控制的心理机制[J];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5 陈桂莲;赵祖华;杨丽娟;;地面气象测报员心理素质的培养[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08期

6 张丽娇;曾天德;;国内外愤怒情绪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宋伟;初宇平;;情绪工作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8 李婷;;声音的认知过程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谈观众对影视声音的认知[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柳恒超;许燕;;情绪研究的新趋向:从有意识情绪到无意识情绪[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李可可;马勇;张健;邹平;叶志;;篮球运动员竞赛中服从裁判行为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雅如;徐展;;同时工作记忆负载对词-面孔Stroop效应的影响[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罗鸣鸣;张野;;浅述无意识情绪调节的研究[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3 王枞;涂序彦;刘嘉;;注意-情绪协调的个性化信息推荐模型[A];2006年首届ICT大会信息、知识、智能及其转换理论第一次高峰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王峥;任未多;;射箭与篮球运动员脑自动化加工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5 张连成;张力为;;动性心理疲劳的监控方法[A];2007全国运动生理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峥;周晓娜;;EEG和ERP在运动心理学领域的可行性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段宇昉;;P300在运动心理学中研究现状与前景[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王桂军;姚洪滨;田丽;王涌;;论海员综合素质教育中情商及其培塑[A];船员管理与培训教育论文集[C];2005年

9 王桂军;姚洪滨;田丽;王涌;;论海员综合素质教育中情商及其培塑[A];1995-2009航海技术论文选集(第2集)[C];2010年

10 陈艳鑫;;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致重因素浅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岐黄论坛——血液病中医药防治分论坛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洪朋;优秀散打运动员知觉预测过程认知特征与神经机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花贵如;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王儒芳;当代情绪心理学视角下的中医七情理论与实践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游泓;情感与信任关系的社会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5 刘杨;事件相关电位脑—机接口的最优设计[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6 张晓明;主体幸福感模型的理论建构[D];吉林大学;2011年

7 侯旻;百货店人员服务、消费情感与消费者惠顾意向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雷鸣;PTSD大学生的认知情绪特征与心理复原[D];西南大学;2011年

9 尹可丽;中国成人心理健康维护方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王坤;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概念模型、测评方法和教育干预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颖琳;抑郁症患者识别面部动态表情的时空模式磁源性影像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李玲玲;英语教师课堂非语言行为对学生情绪的调节作用[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3 管颖;羽毛球女单运动员第三拍知觉技能及视觉搜索特征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于洁;不同情绪刺激下运动员执行控制特征及机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安翠林;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问卷编制与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帆;汉语情绪词启动反转效应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陆永婷;影响幼儿入园焦虑的家庭因素个案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颖;20—28个月儿童模仿与良心的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邹晶;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压力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段梅玲;大学生内隐—外显性态度的测量与关系[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茗,张金霞,徐放,沈庆凤;青少年抑郁、焦虑症状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1年04期

2 柴晓荣;;我校大学生抑郁状况调查及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3 徐龙淼;特困大学生的抑郁倾向分析与认知调整[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4 曹鸣岐;论大学生抑郁情绪的调节[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5 田丹;张立侠;;亚健康状态与情志失调[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6 汪涛;王乃文;胡鸿群;冯正直;刘云波;;医科大学生抑郁情绪与自动思维、人格特征关系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7 周榕,杨翠华,潘集阳;广州地区重点医科大学生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3年05期

8 高海燕,门伯媛,殷妍,师会芳,肖敏逍,徐明章,翁小融;某高校大学生抑郁状况调查[J];疾病控制杂志;2005年03期

9 于相芬;;英语专业大学生抑郁情绪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年02期

10 徐丽梅,关卫屏 ,魏孝琴 ,李文彦 ,孙霞;医学院校低年级大学生焦虑、抑郁调查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文丽;郑希付;;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者网络信息的认知加工特点[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04期

2 欧阳峥峥;彭玉;;音乐对认知的影响初探[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年04期

3 蚁金瑶;钟明天;罗英姿;凌宇;姚树桥;;述情障碍者的情绪认知与认知性调节特征[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年02期

4 宋鲁平;彭聃龄;宁宁;;发展性口吃者汉字认知加工基本能力的考察[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年09期

5 崔勇;刘帆;张馨元;汤鹏;刘鹏;张彪;刘技辉;;脑损伤患者听觉P300电位特点[J];法医学杂志;2009年01期

6 王强;蒋维安;刘渡辉;;飞行模拟逼真度与训练迁移关系分析[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0年04期

7 张启睿;舒华;刘友谊;;汉语个体量词认知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4期

8 何梅;杨国愉;冯正直;杨宗城;;烧伤并发抑郁患者对不同情绪图片注意的空间偏向研究[J];中国康复;2010年01期

9 李儒林 ,张进辅 ,梁新刚;慢性疼痛患者的认知加工偏向[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年09期

10 刘宏亮,余洪俊;P300电位的原理和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赐平;;幼儿心理理论任务表现的认知过程基础:基于PASS理论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李虹;赵守盈;;英语阅读理解中认知加工策略的层面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闫苍松;;心理健康对大学生认知加工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隋雪;韩玉昌;翁旭初;;学习困难儿童视觉搜索的认知加工与眼动特性[A];2005年中国神经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隋雪;王小东;唐浩;钱丽;;音乐对认知加工过程影响的眼动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游旭群;杨治良;;视觉空间关系识别中的认知加工特性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7 葛国宏;陈传锋;张红;王彭;;抑郁患者负性注意偏向与认知加工深度关系的研究[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唐云;黎坚;张厚粲;;在线元认知调节对认知加工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魏义梅;;反应竞争:污染认知加工反应时测量的因素[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谭力海;;中文认知加工与学习的脑成像研究[A];第一届全国脑与认知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烨 付秋芳 傅小兰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脑与认知国家重点实验室;[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汪智慧;[N];健康报;2003年

3 周仁来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刘翔平 博士;[N];北京日报;2003年

5 武建峰 魏屹东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武秋艳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孙延超 潍坊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赵鑫 周仁来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丹;初中生数学学习困难的认知加工特点[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力娟;中小学教师状态焦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卢会志;内隐领导理论的认知结构与影响因素[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马莹华;大学生抑郁症的认知加工脑机制及干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陈民科;人力资源公文筐测验与效度验证:基于内隐评价策略的思路[D];浙江大学;2003年

6 蚁金瑶;述情障碍者的情绪认知调节特征及情绪自动加工的ERPs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陈湛愔;情绪词汇加工的心理生理和病理机制[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8 张妍;地震亲历者创伤后压力反应的神经生理机制[D];西南大学;2012年

9 王金良;中小学教师心理授权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何梅;烧伤并发抑郁情绪认知加工特点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好;核心厌恶与社会道德厌恶的认知加工和适应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代红;不同认知加工水平对来源检测的影响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丁敏;汉词的形音认知加工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施燕;异质性高自尊在认知加工偏好和自我妨碍策略下的差异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莹;小学生心算认知加工与基本认知能力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晓慧;脆弱型高自尊个体的认知加工及其情感反应特点[D];宁波大学;2011年

7 李扬;阈下抑郁个体对不同刺激类型情绪图片认知加工特点的ERP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8 邵蔚;情绪对视觉外部动作表象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9 邓丽俐;学习与再认流畅性对喜好评价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0年

10 贺敏;布鲁默学习测验(BLT)的再修订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阈下抑郁个体对不同刺激类型情绪图片认知加工特点的ERP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47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jsb/1447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4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