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口腔论文 >

甲状旁腺激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期牙周炎动物模型影响的相关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2 00:05

  本文关键词:甲状旁腺激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期牙周炎动物模型影响的相关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绝经后骨质疏松期牙周炎(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of periodontitis)是指绝经期妇女卵巢激素分泌功能下降,导致机体雌激素水平大幅度下降,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对全身影响巨大,同时对口腔疾病牙周炎也有明显的作用,牙槽骨骨量会加速丢失,骨组织的微结构发生改变,牙周组织内炎症细胞增多,最终导致牙周炎的病情加重。因此,临床上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期牙周炎病人进行常规的牙周基础治疗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病人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对该疾病的影响,还需要通过运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来提高牙槽骨的骨密度,改善骨组织的微结构,作为牙周炎治疗的辅助手段,这样才能控制牙周炎的发展,尽最大的可能来保留患者牙齿,恢复咀嚼功能。近几年,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 PTH)作为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与其他抑制骨吸收类药物不同的是,甲状旁腺激素能够增加成骨细胞的数量及其活性,促进骨的形成等,这些特点也越来越受到科研人员的关注。如果能将甲状旁腺激素运用到绝经后骨质疏松期牙周炎的预防和治疗过程中将会为该疾病的防治开拓一个全新的思路。 目的: 通过去除雌性性成熟Wistar大鼠双侧卵巢组织,并随机结扎其一侧上颌第一磨牙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期牙周炎动物模型,检测甲状旁腺激素对该动物模型牙周组织以及相关生物因子的影响,探讨甲状旁腺激素(PTH)对其表达的影响及其在治疗牙周炎过程中的机理。 方法: 选用68只3月龄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A组),伪手术对照组(B组),绝经后牙周炎模型组(C组),绝经后牙周炎模型甲状旁腺激素注射组(D组)。A组不做任何处理,B组仅去除卵巢周围与卵巢重量相当的脂肪组织,C组和D组完整去除大鼠双侧卵巢组织,一周后,A、B、C、D组大鼠全麻下用口腔正畸结扎丝(直径为0.2mm)随机结扎大鼠上颌一侧的上颌第一磨牙。手术后ABCD组均饲喂高糖软食。四组行去势手术8周后,测量各组大鼠的静脉血血清中磷(P3+)、钙(Ca2+)、碱性磷酸酶(AL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雌激素(E2)、甲状旁腺激素(PTH)的浓度,观察大鼠上颌牙周情况。随后,每组随机抽取5只大鼠处死,方块截取包括实验区磨牙的双侧上颌骨,先行CBCT扫描,运用软件测量各组骨密度(BMD),然后制作组织切片包含大鼠牙周、牙齿组织,进行显微镜下观察,验证绝经后骨质疏松期牙周炎动物模型建立是否成功,此时可将每组剩余大鼠的结扎丝去除并进行常规的牙周清洁。模型建立成功后,D组大鼠间歇性低量以20μg/kg体重腹腔内注射甲状旁腺激素,A、B和C组按照相同时间间隔腹腔内注射20μg/kg体重的生理盐水,各组大鼠隔日注射一次,连续用药8周。大鼠静脉取血测定用药4周、8周后各组大鼠血清中磷(P3+)、钙(Ca2+)、碱性磷酸酶(ALP)、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甲状旁腺激素(PTH)的水平;用药8周后,各组大鼠均处死方块截取包括实验区磨牙的双侧上颌骨,先行CBCT扫描,然后制作牙周牙齿联合组织切片,对各组大鼠牙周组织的形态以及牙槽骨骨密度进行观察。实验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 结果: 1、成功建立大鼠绝经后骨质疏松期牙周炎模型。模型建立后8周,4组大鼠口腔内均可见被结扎的上颌第一磨牙周围牙龈红肿糜烂,探诊易出血,组与组之间差异不明显。生化检查,C、D组大鼠血清中P3+、FGF23、ALP、PTH浓度较A、B组大鼠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大鼠血清Ca2+、E2浓度显著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BCT图像测量,C、D组牙槽骨密度较A、B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切片,四组均可看到上颌第一磨牙处牙龈固有层内炎细胞浸润,结合上皮根方增殖形成牙周袋,牙周膜纤维排列紊乱,牙槽脊顶破坏吸收,但C、D组牙槽骨破坏程度高于A、B两组,并且C、D组与A、B组大鼠相比,牙槽骨中骨小梁变得稀疏、细小,间隙增宽,有断裂,排列变得紊乱、不规则;牙周组织中炎症细胞也较A、B组有较明显的增多。通过以上检查结果说明模型成功建立。 2、各实验组在用药4周和8周后,进行生化检查,D组和C组相比较,可以发现D组血清P3+、PTH浓度明显降低,血清Ca2+、ALP、FGF23浓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8周后比4周后两组之间各项生化指标差距加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4周后,C、D组与A、B组比较,血清Ca2+浓度低,血清P3+、ALP、FGF23、PTH浓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D组与A、B组血清ALP、FGF23浓度差异较C组与A、B组之间的差异要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8周后,D组与A、B组相比,血清PTH、ALP、FGF23、浓度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3+、Ca2+浓度与A、B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B组相比,血清Ca2+浓度明显降低,血清P3+、PTH、ALP、FGF23浓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明显大于4周后两者之间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BCT图像测量,D组牙槽骨密度较C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B组骨密度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组织学观察,D组牙槽骨中骨小梁较C组粗大、致密,排列有规则,牙周膜纤维排列有序,固有层内炎症细胞浸润减少,与A、B组相似。 结论: 1、去除雌性大鼠双侧卵巢组织结合正畸结扎丝牙颈部结扎可建立大鼠绝经后骨质疏松牙周炎模型,方法简便易行。 2、甲状旁腺激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升高外周血FGF23、ALP的水平,增加牙槽骨骨密度,对绝经后牙周炎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关键词】:甲状旁腺激素 牙周炎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碱性磷酸酶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81.42;R-332
【目录】:
  • 目录4-5
  • CONTENTS5-6
  • 中文摘要6-10
  • ABSTRACT10-16
  • 前言16-18
  • 实验一 绝经后骨质疏松期牙周炎动物模型的建立18-33
  • 材料与方法18-25
  • 结果25-27
  • 讨论27-33
  • 实验二 PTH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期牙周炎动物模型的影响33-41
  • 材料与方法33-35
  • 结果35-37
  • 讨论37-41
  • 结论41-42
  • 附表42-46
  • 附图46-51
  • 参考文献51-56
  • 致谢56-5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目录57-58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秀青,杜兆军,戚孟春,郑瑶;实验性牙周炎动物模型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2 徐蓓芸,李德懿;免疫低下豚鼠伴放线放线杆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特征[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3年01期

3 骆凯;闫福华;陈凌;郑碧琼;陈玉玲;;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实验性牙周炎动物模型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06年02期

4 韦永中,陶松年,杨国平,包丽华;去势对不同月龄雌性大鼠骨丢失的影响[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5 杜建东;余占海;杨倩;张小恒;;实验性牙周炎动物模型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7年06期

6 宋忠臣;束蓉;;实验性牙周炎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5年10期

7 王晓敏;牙周炎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技术关键[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1999年01期

8 王晓敏,李俊,刘勇,潘子昂,刘忠厚;牙齿缺失与骨密度关系的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5年01期

9 闫福华,,曹采方,李晓新;牙周病患者治疗前后龈沟液中碱性磷酸酶水平的变化[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5年04期

10 王玉东,李大金;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分子机制[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3年03期


  本文关键词:甲状旁腺激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期牙周炎动物模型影响的相关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15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kouq/2815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4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