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白癜风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浆IL

发布时间:2016-10-31 14:13

  本文关键词:白癜风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浆IL-17水平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郑州大学》 2012年

白癜风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浆IL-17水平的研究

程亚南  

【摘要】:目的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色素障碍性皮肤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常见的有自身免疫、黑素细胞自身破坏、神经精神、微量元素缺乏及遗传等因素而自身免疫学说是主要的发病学说之一。白癜风患者体内及局部免疫功能紊乱,导致黑素细胞被破坏,被认为是白癜风主要的发病原因。而IL-17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细胞因子,由Th17细胞亚群产生,主要生物学功能是调节细胞因子的释放、促进炎症反应,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多种皮肤病的发病机制相关,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主要是检测白癜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补体及血浆IL-17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中的关联性,探讨免疫机制在白癜风的发生、发展及临床表现中的意义,为免疫治疗白癜风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研究对象与方法 依照2003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制定的诊断标准,选取来自从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白癜风患者32人,就诊前1月未进行系统性及外用药物治疗,未伴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系统性疾病,其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16~42岁,平均年龄28.28±10.40岁,按照白癜风分期、分型进行分组,其中进行期16例,稳定期16例;按患者每一手掌面积占体表面积1%计算,将白癜风患者皮损面积分为小于1%、1%~5%、5%以上共3组;病程以1年为界分为病程≤1年和病程1年两组。以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30例(男性18,女性12例,年龄18~41岁,平均年龄29.19±10.97岁)作为对照组,分别取外周血进行如下实验: 1.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3+,CD4+,CD8+细胞和Th/Ts值,并对不同分期和分型的白癜风组与健康对照组的T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比较; 2.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法检测血浆中免疫球蛋白补体的含量,分析不同分期和分型的白癜风组与健康对照组免疫球蛋白补体水平的差异; 3.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IL-17水平,分析不同分期、病程、皮损面积的白癜风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浆中IL-17的水平。 统计学处理:数据用X±S表示,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及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水准均为a=0.05。 结果 1白癜风患者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 1.1细胞免疫 进展期与稳定期白癜风患者CD4+T淋巴细胞和Th/Ts的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CD3+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散在型CD3+、CD4+和Th/Ts的值较正常人减少(P0.05),其他分型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 1.2体液免疫 进展期和稳定期白癜风患者IgM和C3的数值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稳定期组IgG的数值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其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局限型IgM和C3、散在型IgA和C3水平较正常人均减少(P0.05),其他分型的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 2白癜风患者血浆IL-17水平检测 进展期与稳定期白癜风患者血浆IL-17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进展期明显高于稳定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在1年以内与1年以上的白癜风患者血浆IL-17的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浆IL-17的水平随皮损面积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白癜风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的比例与血浆IL-17水平在0.05水平上显著负相关。 结论 1.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和Th/Ts比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浆中IgM和C3含量明显减少,以上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白癜风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异常,这为免疫学说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基础,为免疫治疗白癜风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2.白癜风患者血浆中的IL-17含量与正常人相比明显升高,且进展期患者明显高于稳定期,与皮损面积呈正相关,而与病程无相关性,说明IL-17可能参与到了白癜风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并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白癜风的病情。 3.白癜风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与血浆IL-17呈负相关,其具体调控机制尚需进一步实验研究。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758.4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萍英,朱光斗;68例白癜风患者血清β_2-微球蛋白与免疫球蛋白水平的检测[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7年01期

2 董光富,叶任高,史伟,董秀清,阳晓,余学清,杨念生;狼疮样肾炎鼠白细胞介素-17的表达及其作用研究初探[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宗华;方远芳;秦雄;韦青;;皮损区皮肤磨削后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白癜风24例[J];广西医学;2007年02期

2 张代民;β_2-微球蛋白临床应用进展[J];临床军医杂志;2000年04期

3 周萍英,孙越,韩菁,吴瑞勤,胡捷,朱光斗;白癜风与甲状腺功能亢进[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9年06期

4 李其林,朱培成,杨娴;胸腺肽对白癜风患者外周血象的影响[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4年02期

5 李东升,张少如;白细胞介素17与相关皮肤病的研究现状[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4年01期

6 洪为松,尉晓冬,周渭珩,许爱娥;血清中抗酪氨酸酶抗体的检测与白癜风活动性的关系[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5年09期

7 于学红,王婧婧,杜山鹏;窄谱UVB治疗白癜风38例疗效观察[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5年09期

8 杨慧兰;李翠华;李雪梅;樊建勇;林挺;刘仲荣;杨庆永;吴燕虹;梁洁;;白癜风的治疗现状与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06年01期

9 赵秀荣,张建凯;祛白丸治疗脾虚型白癜风疗效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1999年03期

10 杨柳;白癜风中西医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韦壮丽;;白细胞介素与疾病之研究进展[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军;以色治色法治疗白癜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2年

2 刘拥军;银消丸治疗银屑病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3 王克玉;NB-UVB治疗对寻常型稳定期白癜风SCF/c-kit信号通路影响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陈敏;斑块型银屑病表皮p16~(INK4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初步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5 汤芦艳;维生素D衍生物治疗白癜风的临床观察及对黑素细胞生物学作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唐云彪;FY-10与左羟丙哌嗪药代动力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毕新岭;砷相关皮肤病的发病机制及维A酸的拮抗效应[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8 滕国生;琥珀八氢吖啶与盐酸埃他卡林药代动力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林秀英;维甲酸体外诱导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10 王毅侠;蔡瑞康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白癜风学术思想与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娜;含氮、氧多官能团异维A酸衍生物合成及结构表征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2 匡瑞霞;白癜风患者免疫球蛋白、补体及补体活化成分的变化[D];青岛大学;2003年

3 薛文辉;中药消白灵汤对黑素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4 王珺;中国北方汉族泛发型白癜风与HLA-Ⅰ、Ⅱ类基因相关性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5 陈超越;类维A酸糖基衍生物的合成与结构表征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6 邓兰;小鼠骨髓MSCs减轻MHC半相合HSCT后cGVHD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7 党奎峰;类维生素A酸糖、茄尼胺等衍生物的合成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8 王奕;窄谱中波紫外线辐射对人表皮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王丽;血浆IL-15和IL-17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10 吴要群;节段型白癜风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崔建新,罗加;血尿β_2-微球蛋白和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测定对亚临床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意义[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2年03期

2 林璋明,朱光斗;白癜风患者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的初步研究[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4年06期

3 范艳莹;吴长有;;IL-4、IL-10和抗IL-12受体β1mAb抑制IL-23诱导正常人记忆T细胞IFN-γ产生[J];免疫学杂志;2006年04期

4 赵砚婷;张莲芬;金坚;;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内皮细胞t-PA mRNA方法的建立[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娈;杨慧兰;樊建勇;;白癜风患者外周血中IL-17和IL-23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热带医学;2010年05期

2 雷观鲁;白癜风三个临床阶段的组织形态学改变[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1979年03期

3 尤雪;;白癜风病人慎服维生素C[J];人人健康;2007年09期

4 杨海平;徐丽霞;顾恒;;白癜风病因学研究现状[J];中国美容医学;2009年05期

5 李海涛;;单纯窄波UVB治疗150例白癜风患者疗效评价[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09年04期

6 宋兆友;;螺旋藻片与活力苏治疗白癜风初探[J];皮肤病与性病;2011年04期

7 ;治白癜风有哪些药物?[J];中国临床医生;1988年05期

8 李增银;去补尿素霜治疗白癜风24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1年02期

9 周崇庆;治疗白癜风验方[J];农技服务;1999年11期

10 丁创业;丁晨旭;;豨莶草治疗白癜风[J];中医杂志;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娜;许爱娥;;IL-17和TGF-b在白癜风发病中的作用[A];2011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卢娜;许爱娥;周妙妮;;IL-17和TGF-β在白癜风发病中的作用[A];2011年浙江省皮肤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马春林;;中医免疫平衡三联疗法治疗白癜风400例[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七次学术年会、2010年重庆四川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全国中西医结合诊疗皮肤性病新进展新技术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4 许冰;胡中荣;;白癜风循环sFas的表达[A];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5 吴余乐;周展超;戎惠珍;厉建鸣;刘季和;;高能超脉冲CO_2激光在治疗白癜风中的应用[A];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6 余婷婷;曹宇;朱红柳;闵仲生;;中波高能紫外线联合复方卡力孜然酊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观察[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余婷婷;曹宇;朱红柳;闵仲生;;中波高能紫外线联合复方卡力孜然酊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观察[A];2011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刘玲;李春英;高剑;李凯;高琳;高天文;;GSTs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白癜风关联性研究[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王绍信;;消斑丸治疗白癜风100例临床观察[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10 徐前喜;杜娟;张建中;朱铁君;;白癜风皮损转化生长因子β_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的研究[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铁国;[N];健康报;2002年

2 ;[N];农村医药报(汉);2004年

3 谢文;[N];科技日报;2009年

4 健康时报记者 赵晴晴;[N];健康时报;2010年

5 孟娜 本报记者 李一凡;[N];黑龙江经济报;2010年

6 李萌;[N];新农村商报;2011年

7 湖南省中医院教授 欧阳恒;[N];大众卫生报;2002年

8 乔树芳;[N];人民政协报;2003年

9 本刊编辑部;[N];中国消费者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慕欣;[N];医药经济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峥;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搜寻中国人群白癜风免疫相关基因[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2 权晟;中国人群白癜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3 胡大雁;HLA-Ⅱ类基因与中国汉族人白癜风及其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4 杨莉莉;Teff/Treg在寻常型白癜风黑素细胞破坏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5 徐西琳;表达IL-17的正义质粒对小鼠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防御机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刘歆春;IL-17在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中的表达及作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刘江波;白癜风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5年

8 陈博;IL-17在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表达的变化及意义[D];吉林大学;2010年

9 何宋兵;CD4~+IL-17~+细胞在胰腺癌肿瘤微环境中的分布、表型特征、分化募集机制及临床意义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10 魏双施;重组鹅IL-17对鹅细小病毒VP3黏膜免疫增强作用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亚南;白癜风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浆IL-17水平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2 刘宝珩;白癜风黑素刺激素受体1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3 梁晓红;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白介素-10与白癜风的相关性研究[D];南华大学;2010年

4 刘晶;氧化应激与白癜风的相关性研究[D];南华大学;2010年

5 屈铭一;内皮素-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白癜风的相关性研究[D];南华大学;2010年

6 萧名棋;成人白癜风患者心理水平与生活质量调查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7 邝福军;二黄补白汤对白癜风(营卫失和型)T细胞亚群调节作用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郭静微;850例白癜风患者的流行病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梁津宁;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在白癜风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D];滨州医学院;2011年

10 司鹤南;271例儿童白癜风临床流行病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白癜风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浆IL-17水平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00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1600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9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