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0.03%他克莫司软膏长期间歇维持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发布时间:2016-11-05 17:53

  本文关键词:0.03%他克莫司软膏长期间歇维持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疗效及安全性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重庆医科大学》 2015年

0.03%他克莫司软膏长期间歇维持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易红  

【摘要】:研究背景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是一种与遗传、免疫功能异常有关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患者常伴有严重的瘙痒,皮肤干燥,其发病机制尚不是很清楚。约60%的患者在婴儿期发病,部分严重者可持续至成年甚至终身。由于AD容易反复发作,其治疗长期以来都是相当棘手的难题。传统的治疗方案是在患者皮损复发时外用抗炎制剂,其短期疗效是肯定的,但停药后很快复发。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证明,AD患者外观正常的皮肤其实存在亚临床炎症,因此维持抗炎治疗对于防止复发是必要的。他克莫司软膏(Tacrolimus ointment,商品名:Protopic(?)、普特彼(?))是一种大环内酯类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国外已有多项长期研究证实了他克莫司每周两次间歇性维持治疗可以很好地减少复发次数、延长复发间隔时间。本研究将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与常规治疗方案对比,观察0.03%他克莫司每周2次长期间歇性维持治疗儿童AD的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目的在长达半年的随访中,0.03%他克莫司软膏每周两次间歇性小剂量维持治疗与传统方案相比,能否延长AD患儿疾病首次复发时间,延长疾病缓解期,减少AD的复发次数。方法本试验运用随机对照的方案。这项研究共纳入2-15岁中重度AD患儿50例,均满足Williams诊断标准,并使用RajkaLangeland标准作为区分AD严重程度分级的依据。试验共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所有符合条件的AD患者将接受0.03%他克莫司软膏每日2次,最长6周的常规治疗。第一阶段结束时研究者总体评估(IGA≤2)的患者将进入第二阶段,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实验组或对照组,进行疗效与安全性的观察。实验组在第二阶段开始后将接受每周两次普特彼的小剂量的维持治疗。如疾病复发,将接受常规治疗,观察期为6个月。对照组在第二阶段开始后不进行间歇性维持治疗,如疾病复发将接受常规治疗,两组的观察期均为6个月。研究的主要终点是疾病控制阶段的需要药物治疗的复发间隔时间及复发次数。结果50例纳入研究的AD患儿有42例完成随访。1.首次复发时间:试验组与对照组的首次复发时间(105±66、41±48)(P=0.001, log-rank检验)试验组的首次复发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COX回归模型试验组比对照组的首次复发时间延长的风险高4倍(P0.001),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越低首次复发时间越长(P=0.002)。2.复发次数: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复发次数(1±0.85、2.69±1.84,P0.05),对照组的复发次数多于对照组。3.第二阶段复发的持续时间:对照组的复发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51±25、16±17,P0.05)。4.主观和客观评分:第二阶段随访的第2周、2月维持治疗组的EASI.IGA.VAS评分均高于常规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阶段第4月、6月试验组与对照组的EASI.IGA.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5.有效率与复发率:试验组在第二阶段随访的第2周、2月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6%vs56.5%:100%vs65.2%,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8.6%vs43.5%:0.0%vs39.1%,P0.05)。第4月、6月随访时,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与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每周2次0.03%他克莫司软膏主动间歇性维持治疗6个月以上可以有效预防、延缓及减少儿童AD的复发,延长患者的疾病缓解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58.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丽芳;微生物与特应性皮炎[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1年05期

2 宁静;特应性皮炎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两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2年08期

3 尤立平,刘永生,杨顶权,李燕柳;北京地区1340名学龄前儿童特应性皮炎调查[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2年02期

4 林麟;特应性皮炎的某些进展[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3年04期

5 周文明,张学军;特应性皮炎的环境因素[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3年02期

6 张亚芹,姜兰香,孙海东,周天宇;特应性皮炎的诊治[J];中国社区医师;2003年13期

7 郭恒岳;用色差计评价特应性皮炎的色泽改变[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4年02期

8 田剑贞,徐丽敏;特应性皮炎的治疗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年03期

9 Olesen A.B.;Bang K.;Juul S.;Thestrup- Pedersen K. ;惠海英;;丹麦20世纪90年代出生人群特应性皮炎的发病率相对稳定[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2005年08期

10 Krathen R.A.;Hsu S.;党倩丽;;奥马佐单抗不能改善严重的成人特应性皮炎[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玉峰;;特应性皮炎的防治[A];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李建红;李萍;刘建中;崔荣;冯进云;;特应性皮炎患者血中白介素17含量检测及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李彦希;赵鹏;;青鹏软膏治疗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A];2011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詹庆霞;;特应性皮炎的治疗进展[A];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5 刘玉峰;付萌;赵小东;廖文俊;;特应性皮炎的治疗[A];2006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蔡春霞;张梅;;畅迪治疗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A];华东六省一市第八次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7 姚志荣;;特应性皮炎的诊断与治疗[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8 申春平;邢环;马琳;;150例特应性皮炎患儿的生活质量调查研究[A];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汤建萍;树叶;张丹;曾迎红;;血清特异性IgE在儿童特应性皮炎中的意义[A];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0 邹先彪;李蕾;;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新进展[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 张建中;[N];健康报;2008年

2 周艳青;[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3 徐述湘;[N];中国医药报;2008年

4 记者 张洁 通讯员 周建跃 温红蕾;[N];湖北日报;2009年

5 哈医大一院皮肤科 郑淑云 (副主任医师) 通讯员 张新浩;[N];家庭医生报;2009年

6 出诊医生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副主任 项蕾红;[N];健康报;2012年

7 张炎;[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8 中国消费者报 张静波;[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9 李其林;[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10 健康时报记者 何佳颐;[N];健康时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勇梅;培土清心方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观察及作用机理初探[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2 雍磊;淋巴免疫治疗成人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3 莫秀梅;培土清心法治疗特应性皮炎的多维临床疗效评价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黄业坚;清心培土法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郭亚南;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小鼠特应性皮炎模型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0年

6 马蕾;特应性皮炎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丝聚合蛋白的相关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7 李扬;中国汉族人特应性皮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8 迟慧彦;特应性皮炎中医药治疗临床疗效评价[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年

9 刘炽;清心培土法对特应性皮炎患者IL-2/TNF-α及其受体的影响和疗效评价[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吕志荣;特应性皮炎的综合高通量研究:通过OMICS手段探讨疾病的核心蛋白与生物标志物[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锡伟;特应性皮炎住院患者的回顾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蒋增琼;中国汉族人群6个SNPs交互作用与特应性皮炎易感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3 周光泽;玉屏风颗粒联合抗组胺药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临床观察[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吴威翰;莫匹罗星局部治疗激素抵抗特应性皮炎/湿疹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5 李絮茹;维生素D受体激动剂对小鼠特应性皮炎模的治疗作用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6 李秀梅;甲壳质对小鼠特应性皮炎作用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7 易红;0.03%他克莫司软膏长期间歇维持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疗效及安全性观察[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8 张莉梅;298例儿童特应性皮炎临床特征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9 李存涛;中国南北方特应性皮炎患者临床特征患病率的差异[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10 李冬梅;儿童期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锌变化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0.03%他克莫司软膏长期间歇维持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疗效及安全性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55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1655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f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