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23例临床分析

发布时间:2016-12-12 18:21

  本文关键词:基于七点检查表准则的黑色素瘤诊断模型与检测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浙江大学》 2012年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23例临床分析

王超超  

【摘要】:目的初步认识国内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治现状及预后相关因素,结合国际恶性黑色素瘤的最新进展探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规范化诊治和个体化治疗,提高国内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预后。 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病例23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HE染色及免疫组化分析其病理特点,随访预后。 结果本组病例男性15例,女性8例。初诊平均年龄58(24-84)岁,中位年龄57岁。足底12例,肢端指(趾)甲周围5例,足背1例,手掌1例,大腿2例,上臂1例,面部1例。pTNM分期:Ⅰ-Ⅱ期11例(47.8%),Ⅲ期9例(39.1%),Ⅳ期3例(13.1%)。2012年3月随访结果显示:7例患者失访;随访到的16例中,目前仍存活14例,未定期复查5例,定期复查者9例(区域复发3例,远处转移1例,区域复发伴远处转移1例),死亡2例,1例死于远处转移,1例死于第二原发肿瘤“胃癌”,生存时间分别为13个月、28个月。 结论我国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发病多为中老年,以肢端型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国内治疗仍欠缺一定规范,与国际相比仍有不足。对于国内患者而言,普及防癌知识,加深对CMM认识,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强调CMM综合治疗的规范化、个性化有助于提高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预后。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739.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潘东升;宋建民;梁鹏;李晶;;肢体恶性黑色素瘤综合治疗临床对比研究[J];甘肃医药;2009年05期

2 刘巍峰;牛晓辉;;皮肤黑色素瘤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骨肿瘤骨病;2008年03期

3 赵志勇;庞东梓;卫江华;史宇霞;房永宏;;肢体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手术治疗的疗效评价[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魏世华;刘倩;张红;李莎;岳养军;田种泽;赵瑞;陈小华;;重离子束治疗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研究及疗效观察[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1年04期

5 杨锁林;;皮肤恶性黑色素瘤58例临床病理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09年25期

6 刘慧龙;刘端祺;介雅慧;徐留柱;;激光光动力学疗法治疗恶性黑色素瘤6例[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8年04期

7 徐纪为,陈丽荣,王培基,李智渊;原发性鼻粘膜恶性黑色素瘤病理和免疫组化观察[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5年02期

8 程艳;刘基巍;;转移性黑色素瘤的内科治疗[J];中国处方药;2008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亚辉,冯青杰;全鼻切除术治疗鼻中隔恶性黑素瘤[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997年03期

2 吴跃军,任正心,欧小毅,樊建刚;鼻腔恶性黑色素瘤15例疗效分析[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0年04期

3 符志龙,李妹;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特征(附78例分析)[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刘敏;吴玉瑛;赵丹;翟素娜;;鼻腔恶性黑色素瘤13例分析[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0年06期

5 周建华,蒋海鹰,傅春燕,刘艳红,奚剑敏;鼻腔无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的免疫组化研究[J];湖南医学;1999年06期

6 蒋洪;马显光;孙丽丽;邓渝;冯中正;刘俊康;;低剂量激光治疗黑色素瘤的实验研究[J];激光杂志;2009年04期

7 刘祎;陈爱霞;邢敬龙;张丹芳;韩健;马跃美;;恶性黑色素瘤-急性炎症复合动物模型的建立[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9年01期

8 李诗敏,王纾宜;耳鼻咽喉黏膜恶性黑色素瘤40例临床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年05期

9 王华林;詹文龙;陈惠敏;徐纪英;;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24例报告[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6年01期

10 白险峰;赵玉林;董明敏;;鼻腔恶性黑素瘤11例临床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年2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贵斌;半导体激光诱导多药耐药MG-63肿瘤细胞凋亡分子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祎;急性炎症对黑色素瘤微血管密度及明胶酶表达与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2 华秀秀;基于皮肤肿瘤表面颜色不对称性的黑色素瘤检测技术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3 王祥军;1447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D];郑州大学;2012年

4 殷子斐;二氧化钛光动力联合蟾毒灵对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5 杜金;皮肤恶性黑色素瘤33例临床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6 孟令全;基于七点检查表准则的黑色素瘤诊断模型与检测技术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红;局部热疗与肿瘤免疫[J];北京医学;2000年05期

2 魏世华;李莎;张红;岳养军;田种泽;李强;陈小华;;~(12)C~(6+)重离子束照射治疗复发性软组织肉瘤临床疗效探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3 师英强;傅红;赵广法;周烨;杜春燕;;100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分析[J];中国骨肿瘤骨病;2007年02期

4 闵凤玲;张红;李文建;高清祥;刘兵;周清明;段昕;周光明;;辐射基因治疗黑色素瘤的实验研究[J];核技术;2006年06期

5 段昕;张红;邱嵘;高清祥;闵凤玲;郝冀芳;刘兵;周清明;李小达;王燕玲;周光明;;重离子辐射提高腺病毒介导小鼠黑色素瘤细胞转染率的研究[J];原子核物理评论;2007年01期

6 魏世华;刘倩;;C离子束放射治疗肿瘤的进展[J];原子核物理评论;2008年04期

7 陈宏翔;李碧芳;吴艳;刘厚君;李家文;涂亚庭;;皮肤恶性黑素瘤预后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J];华中医学杂志;2008年01期

8 吕波;;皮肤恶性黑素瘤诊治的回顾性分析[J];实用医药杂志;2006年07期

9 梁鹏;田文斌;宋建民;李晶;;肢端恶性黑色素瘤的区域热药灌注化疗[J];卫生职业教育;2007年02期

10 李涛;谢尚闹;;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外科治疗进展[J];中国肿瘤;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RNA-interference-mediated downregulation of Pinl results in suppressed tumorigenicity of malignant melanoma A375 cells[A];全国第十二届生化与分子药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Gene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Panel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Distinct Epitopes of Human CD146[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3 ;Uniquely modified RNA oligonucleotides targeting STAT3 suppress melanoma growth[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10年

4 James B.McCarthy;;RASSF1A IS A TUMOR SUPPRESSOR GENE IN MELANOMA THROUGH MEDIATING APOPTOSIS,CELL CYCLE PROGRESSION AND INHIBITION OF AKT/P70S6K/EIF4E SIGNAL PATHWAY[A];2010’全国肿瘤分子标志及应用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国中青年肿瘤专家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5 ;RNA-interference-mediated downregulation of Pin1 results in suppressed tumorigenicity of malignant melanoma A375 cells[A];2011医学科学前沿论坛第十二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Putative functional variants in the PSMB9 gene associated with risk of melanoma-a new finding from melanoma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A];2012年中国青年遗传学家论坛会议文集[C];2012年

7 Meng-Yin Yang;Chiung-Chyi Shen;;Therapeutic effects of multiple sites peptide-pulsed dendritic cells vaccinations for malignant brain Tumor[A];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丁宝月;丁雪鹰;高静;范伟;武鑫;高申;;抗DR5单克隆抗体介导恶性黑素瘤治疗的靶向纳米粒研制(英文)[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9 ;Anti-tumor effect of C.speciosa(Sweet) Nakai ethanol extract in vivo and in vitro[A];2010’全国肿瘤分子标志及应用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国中青年肿瘤专家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10 丁春艳;桑梅香;单保恩;;MAGE-A4在乳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对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A];河北省免疫学会第六次免疫学大会资料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Omer Abdelsalam Mohammed Musa;小鼠软脑膜黑色素瘤原位模型的建立及其在评价脑肿瘤疫苗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3年

2 Ali Abdul Wahid Abdul Hussein Al Shawi;通过高通量筛选技术从中药材中发现抗黑色素瘤的新天然化合物[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爽;关于CD147通过IGFBP2调控恶性黑色素瘤凋亡的体内外相关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4 李熳;黑色素瘤转移相关蛋白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5 叶艳;组蛋白低乙酰化下调PIB5PA表达在人黑色素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6 周凌;黑素瘤三维培养模型的建立及肉桂醛抑制黑素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7 曹永倩;紫杉醇及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对恶性黑色素瘤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陆成伟;姜黄素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人脉络膜黑色素瘤细胞死亡[D];吉林大学;2010年

9 时蕾;炎性微环境对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的血管化和预后的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王震英;微小RNA-let-7a对黑素瘤细胞系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玉男;人参皂苷Rg3通过下调去乙酰化酶3的表达影响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及凋亡作用的初步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2 王超超;皮肤恶性黑色素瘤23例临床分析[D];浙江大学;2012年

3 杜金;皮肤恶性黑色素瘤33例临床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4 张士法;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3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D];山东大学;2012年

5 吕俊杰;原发性皮肤恶性黑色素瘤预后因素的临床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6 许三雄;乙酰肝素酶与β联蛋白及淋巴样增强因子-1在人肢端恶性黑色素瘤中基因表达的对比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7 徐礼亮;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病例报告一例并相关文献复习[D];山东大学;2012年

8 李文波;MicroR-33对黑色素瘤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1年

9 邓法明;已酮可可碱对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增殖和迁移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3年

10 杨萍;皮肤CD30+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一例[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七点检查表准则的黑色素瘤诊断模型与检测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09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2109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4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