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厦门地区浅部真菌病5833例病种及病原菌分析

发布时间:2016-12-16 11:59

  本文关键词:厦门地区浅部真菌病5833例病种及病原菌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安徽医科大学》 2015年

厦门地区浅部真菌病5833例病种及病原菌分析

李正  

【摘要】:目的:调查厦门地区浅部真菌病患者的病种及病原菌分布情况,分析疾病和病原菌与性别、年龄、时间的关系及变化趋势。从而基本掌握该地区浅部真菌及其病原菌分布情况,为更好地指导临床诊疗,合理规范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解放军第174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浅部真菌病患者。取拟诊患者患处皮屑、毛发、指(趾)甲、分泌物等标本,以10%或20%KOH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镜检阳性者列入研究组中。将拟诊为霉菌、念珠菌的标本在改良沙氏斜面培养基上接种,同时接种两管,分别置于26℃和37℃恒温箱内培养;对拟诊为马拉色菌的标本采用橄榄油培养基培养。霉菌根据菌落生长速度、形态、产生的色素以及显微镜下菌丝、孢子形态等特点进行菌种鉴定;念珠菌接种在科马嘉培养基上根据菌落颜色进行菌种鉴定。收集并整理入组患者资料,结果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经镜检阳性确诊患者5833例,男性3354例,女性2479例。居首位的病种为股癣1405例(23.88%),其次为足癣1087例(18.64%)、甲真菌病919例(15.76%),其他病种分布情况:头癣32例(0.55%)、体癣683例(11.71%)、手癣346例(5.93%)、花斑癣533例(6.25%)、真菌性毛囊炎268例(4.59%)、念珠菌间擦疹165例(2.83%)、包皮龟头炎236例(4.05%),女外阴真菌病159例(2.72%)。通过培养分离出病原菌4219株,其中红色毛癣菌1856株(43.99%),居首位,其次为白念珠菌,共953株(22.83%),须癣毛癣菌610株(14.46%),其他病原菌有马拉色菌574株(13.61%),犬小孢子菌33株(0.78%),铁锈色小孢子29株(0.69%),石膏样小孢子菌7(0.17%)株,絮状表皮癣菌11株(0.26%),光滑念珠菌株47(1.11%),热带念珠菌38株(0.90%),克柔念珠菌21株(0.50%),其他霉菌40株(0.95%)。浅部真菌病及其病原菌在性别、年龄、时间上分布差异情况:手癣、甲真菌病、念珠菌间擦疹三种疾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其他病种均为男性患者更多;絮状表皮癣菌、白念珠菌、霉菌感染者女性多于男性,其他病原菌均男性患者更多。浅部真菌病及其病原菌随年龄变化情况,大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26—50岁年龄段达到峰值。第三季度发病率及分离出病原菌显著高于其他季度,发病率最低的为第一季度,二、四季度差异无明显差异。结论:厦门地区浅部真菌病居前三位病种为股癣、足癣、甲真菌病。病原菌中居前三位是红色毛癣菌、白念珠菌、须癣毛癣菌,白色念珠菌感染有上升趋势。浅部真菌病及其病原菌的分布受性别、年龄、时间等因素影响,表现为26—50岁年龄段、第三季度的高发,男女间在病种与病原菌分布上存在一定差异。厦门地区浅部真菌病及其致病菌的分布情况大体与国内流行趋势相符,亦具有其自身特点。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5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春亭;;1914例浅部真菌病及病原菌种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年21期

2 刘桂英,韩应盛,路云环,崔桂华;1801例浅部真菌病病原菌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2年02期

3 田华;马元龙;乌日娜;张金锁;;呼和浩特地区浅部真菌病病原菌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7年07期

4 景东云;;2293例浅部真菌病及病原菌种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8年11期

5 冉玉平,刘德操,李志玉,罗汉超,李薇,代亚林,杨毅,王晓霞,熊琳,周光平;1981年至1997年10982例皮肤真菌病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9年05期

6 朱慧兰;肖常青;李振洁;梁碧华;李平;李润祥;赖维;;201例浅部真菌病及其病原菌分析[J];中国真菌学杂志;2007年03期

7 聂振华;孔祥君;刘亚红;李少平;赵百合;;天津地区浅部真菌病及致病病原菌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刚;侯廷政;蔡开颜;;579例浅部真菌病病种及病原菌的临床分布特点[J];重庆医学;2010年24期

2 吴建华,温海,陶苏江,顾军,李岷,刘维达,孙秋宁;萘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体股癣的安全性和疗效[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8期

3 于中蛟;杨亚平;薛承岩;段昕所;;789例浅部真菌病特点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09年03期

4 南晶,张宁,刘素琴;哌瑞松霜治疗炎性皮肤真菌病100例[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5 杨健,侯捷;广州地区1015例浅部真菌病病原学分析[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6 仲爱芳;潘虎;何益民;王洁;赵光红;;常州某部官兵浅部真菌病病原学分析[J];东南国防医药;2013年06期

7 张春亭;;1914例浅部真菌病及病原菌种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年21期

8 张敏;;402例浅部真菌病临床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9 杨亚平;于中蛟;薛承岩;段昕所;蒋青;;承德地区浅部真菌病病种分析[J];河北医药;2009年19期

10 于智明;蔡丽敏;刘会彬;杨明霞;于龙;李鹤玉;;173例浅部真菌病致病性真菌菌种分析[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信生;香莲制剂外用治疗足癣的临床研究及评价指标的构建[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朱红梅;浅部致病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及药物敏感性的相关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3 周汛;申克孢子丝菌酵母相和菌丝相cDNA消减文库的构建及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菊;氟曲马唑乳膏治疗足癣的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巧巧;新疆儿童头癣分离的紫色毛癣菌的基因分型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3 刘玲玲;复方苦参汤外洗治疗足癣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抗皮肤癣菌作用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吴长龙;中药成份配方“皮癣净”凝胶剂的研制及其抗真菌活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5 尹瑜;双花解毒汤治疗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2年

6 青春;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从一例泛发性红色毛癣菌病患者6个不同部位分离的菌株[D];四川大学;2006年

7 邱莹;祛屑洗药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8 何晓丹;红色毛癣菌病家庭成员中不同个体间菌株差异性分析[D];四川大学;2007年

9 王平凡;1081株致病真菌菌种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10 黄霞;海洋抗生物质吲哚-2,3-二酮抗菌及抗炎作用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健,侯捷;广州地区1015例浅部真菌病病原学分析[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吴伟伟 ,盛晚香 ,王望梅;1048例浅部真菌病发病及镜检情况分析[J];华中医学杂志;2005年03期

3 胡丽华;陶亦帆;高锦伦;黄佳;华海飞;;浙北地区浅部真菌病及病原菌种类分析[J];江西医学检验;2006年03期

4 冯爱平,邬焱清,刘凌,郑岳臣;武汉地区994株致病真菌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8年01期

5 马琳,郝玉霜,韩立华,陈萍;北京地区儿童头癣的病原菌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2年06期

6 金学洙,刘兵,李福秋,王劲风,王平凡,王延龙;吉林省15年浅部真菌病菌种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3年01期

7 朱敏,王家俊,李莉,章强强,王侠生;上海地区600例头癣病原菌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年01期

8 吴绍熙,刘维达,郭宁如,廖万清,李若瑜,王家俊,章强强,席丽艳,冉玉平,赖维,郑岳臣;2002—2003年中国部分地区甲真菌病致病菌流行病学调查报告[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年09期

9 吴绍熙,廖万清,郭宁如,李春阳,毛玲娥,张宏,曾凡钦,李锡儒,封绍奎,李若瑜,石玉秀,郑岳臣,冉玉平,王家俊,喻楠,谭升顺,江致德;中国致病真菌10年动态流行病学研究[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9年01期

10 陆善词,蔡昌金,吴昌辉,梁连辉,陈述文;161例甲真菌病真菌培养结果分析[J];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远静,李新杰,林庆美;派瑞松霜治疗浅部真菌病40例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0年02期

2 李若瑜;浅部真菌病的治疗[J];中国劳动;2001年08期

3 杨宝甲;派瑞松霜治疗浅部真菌病81例[J];皮肤病与性病;2001年03期

4 杨家彬;派瑞松霜治疗浅部真菌病172例[J];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5 吴宣树,赵小明,孙乐栋,周再高,曾抗;三亚地区舰艇部队浅部真菌病的调查[J];临床军医杂志;2002年05期

6 戴艺锋;易菲莎霜治疗浅部真菌病60例[J];皮肤病与性病;2002年04期

7 杨承敏,朱玉;伊曲糠唑治疗浅部真菌病的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2002年06期

8 庞才滨,严煜林;派瑞松霜治疗浅部真菌病156例疗效观察[J];华夏医学;2003年03期

9 王恂;派瑞松霜治疗浅部真菌病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03年06期

10 李华信,刘云金,黄建荣,江同良,周保存,刘光辉,宋相保,王海伟;驻中原某部浅部真菌病感染调查[J];人民军医;200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小明;孙乐栋;张艳红;李泽;周再高;曾抗;;三亚地区舰艇部队浅部真菌病的调查[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2 叶晗;;去癣净酊治疗浅部真菌病的临床研究[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3 宋业强;刘卓琳;;浅部真菌病中药治疗研究进展[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马志红;章强强;鲁长明;陈伟;李莉;席丽艳;李若瑜;;不同地区浅部真菌病病原菌流行状况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聂振华;孔祥君;刘亚红;李少平;赵百合;;天津地区浅部真菌病及致病病原菌分析[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邵丹;耿承芳;李智华;薛玮;王小兵;周柳华;喻玉华;徐标;叶发舜;罗保香;杨春华;杨惠玲;刘微娜;江情;;江西省农村地区浅部真菌病现场调查及致病菌的研究[A];2007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医学真菌学术会议暨医学真菌实验室研究技术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7 易顺强;刘丽;;部分浅部真菌病中癣菌和念珠菌混合感染的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8 宋秋荷;;浅部真菌病误诊原因分析[A];2013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9 张建平;杨秋艳;周宗立;胡佳圆;;几种浅部真菌病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调查[A];2013浙江省医学会皮肤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10 孙虹;;中药癣洗液治疗浅部真菌病的临床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六次学术年会、赵炳南学术思想研讨会、全国皮肤科中医外治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北大医院皮肤科 李若瑜 教授;[N];中国消费者报;2001年

2 余进;[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3 苏定华;[N];战士报;2008年

4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皮肤科 戴君来;[N];家庭医生报;2003年

5 泰雅;[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6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刘志刚 (主任医师);[N];家庭医生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红梅;浅部致病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及药物敏感性的相关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正;厦门地区浅部真菌病5833例病种及病原菌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2 翁立硕;天津地区浅部真菌病发病情况调查[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3 孔祥君;天津地区皮肤浅部真菌病原菌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4 韦冠京;广西南宁地区10844例真菌病临床及病原菌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5 冯镜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皮肤科10年间临床分离浅部致病真菌的分析[D];山东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厦门地区浅部真菌病5833例病种及病原菌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52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2152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6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