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基于Caspase-3、Bcl-2、Bax的阿魏酸对表皮黑素细胞抗氧化保护效应及凋亡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4-23 09:05

  本文关键词:基于Caspase-3、Bcl-2、Bax的阿魏酸对表皮黑素细胞抗氧化保护效应及凋亡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本课题拟以自由基调控黑素生成这一热点作为切入点,通过体外实验,将阿魏酸对黑素细胞的调控作为整体进行研究,在细胞水平,进一步研究阿魏酸对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抗氧化效应及凋亡的影响,阐明和揭示阿魏酸治疗色素障碍性皮肤病的部分作用机制,为中药治疗色素障碍性皮肤病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及新的思路。方法1.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的传代培养及鉴定将引进的黑素细胞株进行传代培养,用L-DOPA染色法鉴定所培养细胞为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2.不同浓度阿魏酸处理后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内ROS、SOD、MDA水平的检测采用免疫荧光术检测不同浓度阿魏酸处理后正常人黑素细胞内ROS水平,采用WST-1法测定阿魏酸处理后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内SOD水平和TBA法测定MDA水平。3.不同浓度阿魏酸处理后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内caspase-3、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的测定采用Western blot蛋白质印迹法测定不同浓度阿魏酸溶液对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内caspase-3、Bcl-2、Bax蛋白的表达水平。4.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所有数据采用()表示,运用One-Way ANOVA法进行组间分析,方差齐时运用SNK法进行两两比较,当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经L-DOPA染色后,呈阳性反应,各细胞树突及胞浆呈现棕褐色或黑色。2.对照组含有蓝绿色荧光的细胞数最多,实验组内含有蓝绿色荧光的细胞量随阿魏酸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少,反映黑素细胞内ROS水平随着阿魏酸浓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3.实验组与对照组相对比,黑素细胞内的SOD活性升高(P0.05);MDA含量下降(P0.05)。4.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对照组与其他各组比较,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内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较高(P0.05);随着阿魏酸溶液浓度的递增,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逐渐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Bcl-2蛋白表达水平对照组与其他各组比较,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内Bcl-2蛋白表达水平较低(P0.05);随着阿魏酸浓度的增加,Bcl-2蛋白表达水平逐渐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Bax蛋白表达水平对照组与其他各组比较,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内Bax蛋白表达水平较高(P0.05);随着阿魏酸溶液浓度的递增,Bax蛋白的表达水平逐渐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不同浓度阿魏酸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内ROS水平。2.阿魏酸可能是通过升高SOD活性来降低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内ROS水平,同时减少MDA的生成。3.阿魏酸可以抑制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上调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内Bcl-2蛋白表达水平,同时下调caspase-3及Bax蛋白表达水平来进行调控。4.阿魏酸可减少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内ROS含量,并且抑制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凋亡,提示阿魏酸抗黑素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效应有关。
【关键词】:阿魏酸 黑素细胞 抗氧化 凋亡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58.5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前言8-12
  • 1 色素障碍性皮肤病的研究现状8
  • 2 色素障碍性皮肤病与自由基损伤8-9
  • 3 自由基损伤与细胞凋亡9-10
  • 4 细胞凋亡蛋白Caspase- 3、Bcl-2、Bax10
  • 5 阿魏酸与色素障碍性皮肤病10-11
  • 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12
  • 第一部分 黑素细胞的培养及鉴定以及阿魏酸溶液的配置12-18
  • 1 实验目的12
  • 2 实验材料12-14
  • 3 实验方法14-16
  • 4 实验结果16-17
  • 5 实验讨论17-18
  • 第二部分 不同浓度阿魏酸溶液对正常人表皮黑素细胞ROS、SOD、MDA水平的影响18-27
  • 1 实验目的18
  • 2 实验材料18-19
  • 3 实验方法19-21
  • 4 实验结果21-24
  • 5 实验讨论24-27
  • 第三部分 不同浓度阿魏酸溶液对黑素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cl-2、Bax表达水平的影响27-35
  • 1 实验目的27
  • 2 实验材料27-28
  • 3 实验方法28-30
  • 4 实验结果30-32
  • 5 实验讨论32-35
  • 全文小结35-36
  • 参考文献36-39
  • 附录39-42
  • (一)中英文对照表39-40
  • (二) 附图40-42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研课题42-43
  • 致谢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大光,朱文元;干细胞因子对黑素细胞调控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3年05期

2 劳力民,陈积愫,朱可建,孙国均,熊切正信;色素性基底细胞上皮瘤中共生的黑素细胞超微形态计量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3年11期

3 张宪旗,牟宽厚,马慧群,赵静,闫小宁,冯捷;α-黑素细胞刺激素对体外培养黑素细胞迁移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5年05期

4 张宪旗;冯捷;牟宽厚;马慧群;牛新武;刘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α-黑素细胞刺激素对体外培养黑素细胞黏附和迁移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2期

5 鲁严;周梅华;李雪;吴迪;王大光;朱文元;;新型黑素细胞涂布法移植卡波姆胶载体制备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年04期

6 潘兴华,陈志龙,黄丽娜;黑素细胞及黑素的生成与调节[J];生理科学进展;1998年02期

7 项蕾红,郑志忠,祝绿川,廖康煌,傅雯雯;同种异体淋巴细胞与黑素细胞混合培养的实验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1年01期

8 贾虹;黑素细胞的生物学和黑素生成的新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2年02期

9 曹文新,吴士明,唐建民;超快脉冲激光对黑素细胞作用及机制[J];激光杂志;2002年02期

10 张汝芝,朱文元,夏明玉,冯岩;人表皮黑素细胞、毛囊无色素黑素细胞和鼠黑素瘤细胞的原子力显微镜观察[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3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新瑜;林鸿刚;何飞;段西凌;;白介素—6对体外培养的黑素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洪为松;傅丽芳;尉晓冬;许爱娥;;建立黑素细胞个体化培养体系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A];2011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林新瑜;段西凌;林鸿刚;何飞;;白介素-6对体外培养的黑素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A];2011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许爱娥;尉晓冬;;传代培养的黑素细胞遗传稳定性的研究[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5 宋智琦;高丽丽;王楠;;谷氨酸信号通路对表皮黑素细胞黑素转运的作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6 雷铁池;;表皮黑素细胞黑素生成、黑素小体转移及其对氧化应激抵抗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坚哲;李凯;张莹;王玲;王志勇;刘玲;李春英;高天文;;过氧化氢诱导人黑素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的建立[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8 王玲;李承新;朱东宁;坚哲;;Q开关ND:YAG 1064nm激光照射对体外培养的人表皮黑素细胞黑素合成的影响[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卢涛;高天文;刘玉峰;李春英;李强;高鸽;曹云新;;一种安全简便的黑素细胞体外培养法[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10 訾绍霞;连石;朱威;;天然植物成份对黑素生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中桥;两段法培养的黑素细胞应用安全[N];中国医药报;2005年

2 张中桥;含黑素细胞的表皮替代物构建成功[N];中国医药报;2005年

3 吴一福;移植同种异体黑素细胞治疗白癜风[N];中国医药报;2006年

4 杨丽佳邋通讯员 吴倪娜;激活前黑素细胞可治白癜风[N];健康报;2008年

5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李映琳;“黑白同治”双向调节[N];健康报;2009年

6 吴一福;浮萍和紫丹参治疗白癜风有据可依[N];中国医药报;2005年

7 小琼;手掌为什么晒不黑[N];山西科技报;2000年

8 张学全;黑素细胞移植治疗白癜风[N];中国医药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马晓林 通讯员 廖艳苗;病因众说纷纭 治疗方案不一[N];大众卫生报;2002年

10 ;少年白头为哪般?[N];大众卫生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淑君;毛发移植对头皮白癜风复色的临床疗效评估及作用机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刘丽红;AngⅡ对黑素合成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3 黄也;PDGFRα在人黑素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4 谭城;中药单体对黑素合成的影响及黑素细胞分化标记分子在毛囊及白癜风皮损处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2年

5 马慧军;中药单体促黑素合成作用及毛囊外根鞘无色素性黑素细胞激活和移行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5年

6 王大光;人毛囊外毛根鞘无色素黑素细胞的激活与移行和中药淫羊藿苷等抑制黑素瘤细胞及黑素细胞黑素生成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5年

7 刘栋;皮质类固醇、维甲酸、积雪草甙对黑素细胞黑素合成的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2003年

8 汤芦艳;维生素D衍生物治疗白癜风的临床观察及对黑素细胞生物学作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9 卢涛;利用组织工程技术探索同种异体黑素细胞移植治疗白癜风[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10 李强;白癜风相关黑素细胞膜抗原的分析及鉴定[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通过诱导抗氧化酶提高黑素细胞的抗氧化能力[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2 蒋森阳;用于人体黑素细胞培养和移植的壳聚糖纳米纤维膜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3 朱龙飞;黄芩素改善线粒体功能、增强白癜风黑素细胞抗氧化应激能力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4 田军;白癜风黑素细胞凋亡小体形成及自身抗原再定位的分子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5 程赛;人表皮和毛囊的细胞培养及黑素细胞重编程的研究[D];蚌埠医学院;2015年

6 蔡兰花;基于Caspase-3、Bcl-2、Bax的阿魏酸对表皮黑素细胞抗氧化保护效应及凋亡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5年

7 杨红;人表皮黑素细胞体外培养及过氧化氢对黑素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8 王磊;紫外线对人皮肤黑素细胞生长及黑素生成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9 牛建荣;热应激对体外培养人黑素细胞生长及黑素合成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10 王芳;白介素-10,白介素-17,白介素-22,白介素-23对人表皮黑素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D];泸州医学院;2012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Caspase-3、Bcl-2、Bax的阿魏酸对表皮黑素细胞抗氧化保护效应及凋亡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21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3221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3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