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中国汉族瘢痕疙瘩致病基因初步连锁分析和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4 17:53
  中国汉族瘢痕疙瘩致病基因初步连锁分析和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前言瘢痕疙瘩(Keloid)是易感个体在皮肤损伤修复过程中成纤维细胞大量增殖,胶原基质大量分泌形成的良性真皮肿瘤,临床特征为瘢痕组织超越原有损伤范围,侵袭周围外观正常皮肤,手术切除后易复发。虽然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随着遗传学特别是分子遗传学的发展,遗传因素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被越来越多的学者重视。大量的研究显示,遗传在本病的发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存在着明显的遗传异质性。Marneros等通过对一个瘢痕疙瘩日本家系和一个非洲裔美国人家系的家族成员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将瘢痕疙瘩易感基因分别定位于2q23和7p11,为下一步寻找和克隆致病基因,揭示瘢痕疙瘩发生的遗传本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于两个家系的易感基因定位在不同的染色体区域,提示瘢痕疙瘩的发生存在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目前国内还没有关于瘢痕疙瘩易感基因成功定位的报告。研究证实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大量增生和凋亡相对减少与p53基因的功能状态密切相关。p53基因是一种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在凋亡调控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人p53基因第72... 

【文章来源】:中国医科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中国汉族瘢痕疙瘩致病基因初步连锁分析和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家系2先证者胸前区典型瘫痕疙瘩皮损

电泳图,电泳图,基因


100M12345p73基因PCR产物电泳图

电泳图,电泳图


Sty工酶切p73基因PCR产物电泳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瘢痕疙瘩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舒春梅,何春涤,陈洪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6(09)
[2]中国人群瘢痕疙瘩家系与染色体2q23和7p11的连锁分析[J]. 陈阳,高建华,刘晓军,严欣,宋玫.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6(03)
[3]病理性瘢痕组织微血管计数和趋化因子表达[J]. 钱利,赵柏程,皮立,鲁青.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03)



本文编号:34081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34081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a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