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寻常型银屑病表皮细胞中Sp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发布时间:2021-10-26 11:16
  目的在银屑病和正常对照者的皮肤组织、表皮角质形成细胞(KC)中比较转录因子特殊蛋白(Sp1)的差异性表达,验证其与银屑病的相关性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Western blot检测寻常型银屑病组与对照组皮肤组织中Sp1在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差异及分布情况;采用基因敲降技术对Hacat细胞中的Sp1基因处理后,检测细胞的增殖功能。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Sp1在银屑病组较对照组表达高,银屑病组广泛表达于表皮各层细胞核,以棘层和基底层为主。分子研究显示银屑病组Sp1在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对处理后Hacat细胞行绝对细胞计数法和CCK-8计数法,敲低组细胞生长缓慢,细胞数量减少,提示Sp1可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结论 Sp1与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可能存在相关性,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皮损中Sp1表达水平的增高可能通过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增殖作用参与银屑病的发病过程,同时Sp1的表达情况可为评价银屑病生物学行为和治疗有效性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文章来源】: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20,55(10)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寻常型银屑病表皮细胞中Sp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银屑病组和对照组皮组织Sp1的表达

生长曲线,银屑病,差异性,计数法


由于银屑病原代KC培养困难,故使用Hacat细胞系替代(永生化非肿瘤性KC,为目前公认可替代KC完成功能实验的细胞系)。通过siRNA基因敲降技术降低Hacat细胞Sp1的表达(图3A),并应用Western blot检测证实Sp1表达已被成功敲降,最后采用CCK-8计数法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细胞数量(图3B),采用绝对细胞计数法记录各组之间Hacat细胞的生长曲线(图3C),结果表明实验组Hacat细胞增殖功能受到抑制,Sp1的表达降低能够抑制Hacat细胞的增殖,即反向证明Sp1可影响角质形成细胞增殖。本实验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 讨论

序列,实验组,统计分析,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多基因参与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通过免疫介导的多条通路最终引起KC增殖的慢性炎症性免疫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为表皮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棘层增厚、真皮炎症[7]。银屑病的发病机制累及多环节多通路,目前普遍认为IFN-γ/TNF-Th1轴在银屑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8]。TNF直接或间接诱导产生IFN-γ,后者通过与相应受体结合启动3条主要的免疫调控通路:NF-Kappa B活化和炎症的产生;MAPK(促分裂元活化蛋白激酶)通路活化KC的分化增殖、细胞的死亡信号,从而在同一个细胞内通过凋亡和抗凋亡信号共同调节,引起多种调控KC生长分化的细胞因子异常表达,导致免疫介导下KC过度增殖最终发生银屑病[9]。Sp1是Sp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其成员与3个相邻的Cys2His2型锌指共享高度保守的DBD(序列同一性超过65%),因此它们以重叠的特异性和亲和力结合到GC或GT盒上。其成员包括Sp1、Sp3、Sp4,其中Sp1在人体皮肤、子宫等组织内呈结构性表达,许多管家基因及组织特异性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因富含GC序列而受Sp1调控。其参与细胞生长和凋亡、细胞周期发展、血管生成和转移等生理过程[10],是细胞周期的关键调控因子[11]。研究[12]表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的表达可通过SP家族中Sp1和Sp3相互作用而调控,尤其是Sp1的正向调控起主要作用。其在胃癌、胰腺癌、结肠癌和肺癌等多种肿瘤中特异性高表达,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其表达强度与肿瘤患者的愈后呈正相关[13]。目前对于Sp1在银屑病中发挥的作用仍然知之甚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银屑病发病机制相关信号通路研究进展[J]. 姜蔚蔚,张春雷.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8(06)



本文编号:34594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34594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e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