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黑色素瘤来源的微颗粒通过巨噬细胞促进肺转移

发布时间:2022-01-10 04:00
  目的:恶性肿瘤的进展往往伴随着转移,特别是肺转移,其频率及相关的死亡率很高,但肿瘤细胞是如何向肺部定植并转移的仍然不清楚。我们在之前的研究中发现来自肿瘤细胞的微颗粒(microparticles,MPs)在肿瘤的转移过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具体机制未知。因此,我们将在本文探讨黑色素瘤通过微颗粒向肺部转移的机制。方法:(1)提取B16-F10、4T-1和LLC细胞微颗粒,用NS300纳米粒度仪检测微颗粒的粒径分布。(2)为研究B16-F10细胞微颗粒处理对黑色素瘤肺转移有无促进作用,用PBS或B16-F10微颗粒尾静脉注射处理B16-F10黑色素瘤荷瘤小鼠21天,HE染色比较肺转移情况。(3)为探究巨噬细胞是否在B16-F10微颗粒促黑色素瘤肺转移中发挥作用,将黑色素瘤小鼠用氯膦酸盐脂质体(clodronate liposome,一种巨噬细胞清除剂)预处理三天后尾静脉注射微颗粒的同时氯膦酸盐脂质体处理21天,观察肿瘤肺转移情况。(4)用PKH-26染料标记的B16-F10细胞的微颗粒静脉注射小鼠,24h后观察微颗粒能否进入肺部并与巨噬细胞共定位;流式和荧光显微镜检测B16-F10细胞微...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黑色素瘤来源的微颗粒通过巨噬细胞促进肺转移


16-MPs能促进黑色素瘤肺转移

黑色素瘤,肺转移,巨噬细胞,微颗粒


五天后小鼠用 B16-F10 细胞微颗粒处理每隔一天一次一共三个星期,同时长出的黑色素瘤体积(图 2A),发现注射了 B16-F10 微颗粒的小鼠的黑色素生长比对照组相比并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微颗粒对原发部位肿瘤生长速度没响。于是我们将研究重点转向了肿瘤转移的肺部,肺部含有丰富的肺泡和间噬细胞,而巨噬细胞是肿瘤转移前微环境中的主要细胞。有研究表明巨噬细肿瘤的转移相关[22]。于是我们在小鼠腹侧皮下接种 5×105的 B16-F10 细胞后,用巨噬细胞清除剂给一部分小鼠滴鼻清除小鼠肺部巨噬细胞,为便于操作小鼠麻醉后,通过鼻腔给与 60μl 的氯膦酸盐脂质体,60μl 分为六次每次 1鼻以防止小鼠窒息,每天一次一共处理三天。然后给荷瘤小鼠尾静脉注16-MPs,每次 50μg 隔天一次,共 10 次。同时每个星期两次与之前操作相同氯膦酸盐脂质体处理。三个星期后取小鼠肺脏我们发现注射 B16-F10 微颗粒鼠肺部的瘤结节明显多于对照组,而氯膦酸盐脂质体可以抑制转移(图 2B说明在微颗粒促进黑色素瘤肺转移的过程中巨噬细胞必不可少。

微颗粒,肺部,巨噬细胞,细胞


包括 DNA,RNA,蛋白质等,一旦巨噬细胞吞噬微颗粒,物就有可能被释放出来,对巨噬细胞产生影响。为了证明这H-26 标记的 B16-MPs 微颗粒注射小鼠后,取小鼠肺脏免疫记巨噬细胞,结果发现了巨噬细胞和微颗粒的共定位(图 3胞会吞噬进入肺部的微颗粒。吞噬微颗粒后微颗粒可能会对响。我们用 B16-MPs 和脾细胞微颗粒通过尾静脉处理小鼠,共 10 次,然后取小鼠肺脏,消化处理为单个细胞后用流式瘤部位除肿瘤细胞外还存在大量的免疫细胞,它们也会释放影响我们使用了脾脏细胞提取的微颗粒做对照。通过流式发胞在 B16-F10 细胞微颗粒处理后明显增多而在脾细胞微颗的变化(图 3B)。然后我们将小鼠的肺脏用组织固定剂固定,80 标记巨噬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图 3C),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


本文编号:35800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35800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2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