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皮肤病论文 >

荆翘地丹汤联合依巴斯汀治疗风热型瘾疹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22-02-16 22:07
  目的:荨麻疹,中医称为瘾疹,是皮肤科常见过敏性疾病,导师临床运用荆翘地丹汤联合依巴斯汀治疗风热型瘾疹取得较好疗效,本文通过对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做统计学分析,旨在探讨此方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病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结束后完成病例共计72例,治疗组(37例)予荆翘地丹汤联合依巴斯汀口服治疗,对照组(35例)予单纯依巴斯汀口服治疗,分别比较分析治疗前、4周后、8周后两组的症状评分下降程度、疗效情况,分析复发及不良反应情况,客观根据所得数据得出结论。结果:1两组治疗前一般情况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显愈率86.49%,对照组显愈率57.14%,P<0.05。2两组治疗4周后、8周后症状评分下降趋势明显,组内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4周后组间比较P>0.05。8周后组间比较P<0.05。3停药1月后随访,治疗组复发2例,对照组复发5例,分别占各组显愈数比例分别为6.25%和25%,组间比较P>0.05。4停药3月后随访,治疗组累计复发3例,对照组累计复发12例,分别占各组显愈数比例为9.37%和60%,组间比较P&... 

【文章来源】: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一、临床材料及一般分析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剔除标准和脱落标准
    6 一般材料分析
二、临床设计
    1 治疗方法
    2 注意事项
    3 统计数据的选择
    4 临床观察指标选择
    5 统计学分析方法
三、实验结果
    1 疗效评价
    2 不良反应分析
    3 显愈病例随访复发结果比较
    4 病例完成情况分析
四、讨论
    1 本研究立法依据
    2 方药组成与组方分析
    3 药物分析
    4 临证加减
    5 依巴斯汀的现代研究
    6 疗效分析
    7 问题和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综述一 中医文献综述
    综述二 慢性荨麻疹的西医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临床诊治荨麻疹65例[J]. 梁同静,卢益萍.  光明中医. 2017(18)
[2]固表清热祛风汤治疗慢性荨麻疹50例疗效观察及其对细胞因子的影响[J]. 韩冠卿,宋业强,唐志坤,吕宁,范玉,王庆华,许力文,尤莉莎,朱飞飞.  湖南中医杂志. 2017(08)
[3]陆子贤“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评析[J]. 金丽,郑洪.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04)
[4]慢性荨麻疹发病因素的研究进展[J]. 胡继荣.  华夏医学. 2016(05)
[5]王玉玺教授经方治疗荨麻疹的经验[J]. 杨素清,赵海艳,安月鹏,石光煜.  环球中医药. 2016(09)
[6]依巴斯汀递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J]. 甘霞.  中外医学研究. 2016(16)
[7]加味消瘾方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 宋淑红,王岩军.  山东中医杂志. 2015(10)
[8]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的研究进展[J]. 张倩雯,梁碧华,李润祥,朱慧兰.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5(04)
[9]依巴斯汀联合赛庚啶、多塞平长疗程递减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 张静娴,刘晓春.  中国社区医师. 2015(16)
[10]针刺配合放血与灸法治疗荨麻疹疗效的思考[J]. 徐菲鹏,陈泽林.  光明中医. 2015(02)

硕士论文
[1]禤国维教授荨麻疹辨证用药规律及经验总结[D]. 叶枫.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
[2]防风多糖的提纯、结构分析及生物活性研究[D]. 张泽庆.陕西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287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pifb/36287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8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